|
寶寶 孩子受寒感冒,多會表現(xiàn)為咳嗽,有痰或無痰,痰質(zhì)清稀,伴鼻塞,流清涕,或頭痛等癥狀。如果寶媽置之不管的話,有些孩子能自愈。但是也有些孩子會落下個病根兒,比如經(jīng)常咳嗽,嗓子長時間呼呼有痰好不了等等。所以,寶媽們辛苦一下,幫助孩子做做小兒推拿,其實是將孩子的“后患”消除了! 平時大家說的感冒在中醫(yī)即是外感,根據(jù)感受的邪氣不同,又分為外感風寒和外感風熱。冬天以外感風寒居多。所以我們今天就說說寶寶外感風寒時,如何推拿、食療。 揉膻中 膻中穴位于小兒兩乳頭連線的中間處,揉100-200次,可寬胸理氣、化痰止咳。 分推肩胛骨 用兩拇指分別自肩胛骨內(nèi)緣自上而下推動,稱為分推肩胛骨,200-300次,可調(diào)補肺氣,止咳化痰。 天突穴 在頸部,前正中線,胸骨上窩中央。寶媽記住,天突穴是個“止咳穴”,效果非常好,小兒推拿師非常喜歡用它。用中指按揉此穴位30下,止咳化痰。 逆運內(nèi)八卦 內(nèi)八卦位于掌心周圍,通常以內(nèi)勞宮穴為圓心,以內(nèi)勞宮穴至指根的2/3為半徑作圓即為內(nèi)八卦。用運法即指端在穴上,由此往彼作弧形或環(huán)形推動;逆時針運稱逆運八卦。能降肺胃之氣,進而達到止咳目的。 開天門 天門位于兩眉中點至前發(fā)際成一直線,兩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即為開天門,30-50次。 推坎宮 坎宮從眉頭至眉梢成一橫線,兩拇指自眉心向兩側(cè)眉梢分推,稱推坎宮,30-50次。 揉太陽 眉梢與目外眥中點向后一寸凹陷處,用中指端揉,稱揉太陽,30-50次。寶媽們記住,揉天陽與開天門、推坎宮合用,可以疏散外邪。 還有兩個食療方非常不錯 干咳無痰的咳嗽用“三白湯” 取百合、荸薺各30克,雪梨1個,把新鮮的百合剝成小塊兒,把荸薺和雪梨削皮切成小塊兒。然后一起放在鍋里煮熟。中醫(yī)說,白色入肺嘛。百合有潤肺止咳的功效;荸薺利濕化痰;梨生津潤燥、化痰止咳,還可以通便助消化。所以三白湯孩子喝效果非常好。 咳嗽痰多喝陳皮水 如果孩子咳嗽的話,可以到藥店買點陳皮回來給孩子泡水喝。不拘量,就像泡茶葉一樣取兩片開水沖泡即可。陳皮苦溫,可以少加點白糖調(diào)味,能夠理氣健脾,燥濕化痰。如果孩子還有食積的話,可以切幾片白蘿卜,加上陳皮熬水給孩子喝。 溫馨提醒:點擊“健康去哪了”菜單項的“寶媽之家”,1、可查詢你的孩子身高、體重達不達標。2、小兒推拿穴位快速查找。3、經(jīng)典育兒文章隨意看。4、海量視頻、育兒文章隨意看!5、寶媽們有什么問題可留言。 |
|
|
來自: 緣圓7arhzjozrb > 《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