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學香,應該學什么?》中,提到一個香料的數(shù)量以及香料的類別。這里就說說香料怎么在日常中應用出現(xiàn)。 宗教,每當逢年過節(jié)都有點香。這個香并以佛香的方式出現(xiàn)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寺廟的香不是用來聞,而是用來祭祀敬佛。在寺廟中,香是一種磁場的醞釀。除去這樣的一種場所,那么古人身上能夠佩戴的有那些? 文人,自古以來少不了扇子、少不掛件擺設。最為突出的是,也是常說到的一個書香氣。書香氣,并不是單純說他是書呆子或者文化人。而是本身文人對香也是很了解,隨處可見的香草,以及文人對香草這類有一定的基礎底蘊,掌握好這些香草藥性在自身配伍的香囊。而通過香囊來培養(yǎng)自身的一個磁場。 屈原的離騷有提到:“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現(xiàn)代人翻譯過來就有提到秋蘭(今:蘭花)為佩,那么這個佩就是以香囊(香包)的形式存在。 佩戴香囊并不是僅僅佩戴就完事,同時要對香囊內的香草進行替代。人體的排泄物(汗水、灰塵)會影響到香囊中香料的變化,佩戴不注意反而會讓香囊內的香料變成毒藥,危機身體。佩戴更換為根據(jù)香料的藥性有效期,如驅除蚊蟲香囊,香料含丁香、薄荷、薰衣草、七里香等按1:1:1:1來配伍,更換周期一周,具體根據(jù)驅蚊的效果來判斷,不可沾水。有一些香料配伍時常只能兩三個小時左右,有的香料香氣存留周期很長。長期佩戴香囊(香料)可以滋長人體的體香,也就是一個人體香氣磁場,效果比現(xiàn)在的化學香水更佳。 假設一個場景,當一個人在一個充滿茉莉花香的場所內,滯留2~3個 小時的時間,那么這個茉莉花香就會依附在你的身上,略濃一些,那么其他人會遠離你;略淡一些,那么這種香讓周邊的人感覺會很舒適,與你親近一些。 人有體香,每個人的體香有所不同。而隨著年齡增長這種體香也會慢慢變更。比如嬰幼兒時期,小孩子身上會帶一股奶香味道,而隨著時間以及與母乳的切斷,這股體香會慢慢消散。有比如青少年(14~16歲)這個階段的孩子,身上的體香就多變,然而可以通過香囊去調整其體香或者去更正一些人體內器官所釋放的一種變化香味。 香囊,長期佩戴與更換同樣的香囊,那么這種香囊中的香料的香味會依偎在人體的衣服或者體表肌膚,慢慢的調整人體內部五行的變更。沉香的香囊能夠通過香味慢慢調整一個人的精氣神,以香通鼻,自身的氣場也能帶動周圍的磁場作用。以香聚友,同樣人的身體自帶一種讓人感覺很舒適的香味,身邊的人離你的距離會越近。而體香刺鼻,人的距離也有一個相對的調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