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位專門研究武術技擊者,對傳統(tǒng)的武術套路不屑一顧,他以鄙薄口吻說:“套路者,在武術運動中占據一定的分量。說通俗點的意思,就是武術套路是把武術技擊上的東西串起來,便于記憶,不至于年久日遠失傳某個深蘊技擊內涵的寶貝,僅此而已”接著他又說道: “ 大凡技擊通家者,無不將套路里深蘊技擊內涵的東西單個拆開來反復練習,而非每日以通過背套路為習武之目的?!?br>讀了他的文章后,我們可以知道此君關于武術套路的認識;理解,邏輯思維相當混亂 ,可能是一位自學成才的 武林豪杰。 傳統(tǒng)的武術套路真的不重要嗎?中國的武術千百年以來主要以套路的形式來傳承。套路中幾個單式組成一勢,形成幾勢或十幾勢。(如太極拳又稱之謂十三勢)再現搏擊中的各種復雜情景,學者通過套路的練習逐漸掌握搏擊時的基本技能;應對各種復雜情況的能力;每個拳式含義和應用范圍;變化;增強體力;耐力。理解本門拳術的基本原理······。 說到單式,在套路中幾個名稱相同;姿勢一樣的單式,與其他拳式相配合運用,它的含義作用各不相同的,以傳統(tǒng)的楊氏太極拳套路中的“摟膝拗步”為例。套路里七個姿勢相同的,與白鶴涼翅配合它是配角,套路中模擬彼方以左拳擊來,白鶴亮翅將彼旋轉而起至我左側;其背部朝我,摟膝拗步順勢以兩小手臂連環(huán)橫劈豎砍,結束搏擊,即易經中的一陰一陽謂之道的原則。其他動作莫不如此,“摟膝拗步,手揮琵琶,摟膝拗步”前一個摟膝拗步打開其門戶后已閃至其左側;手揮琵琶將其旋至仰面后傾,后一個摟膝拗步則是補充動作往下將其砍倒。兩個摟膝拗步的含義是不同的。“摟膝拗步;海底針”摟膝拗步打開其門戶后,海底針補充,往下采拿其上盤,而左右摟膝拗步是散手中應對彼方兩手快速連環(huán)沖擊的。由此可見,光是單練并不能提高技擊能力,每一個拳式要放在套路中所呈現的搏擊環(huán)境中練習才能體現其效應。 愚意以為傳統(tǒng)的武術套路是武術的精髓。可惜真正得到傳授者不多。而那些信口開河,糊弄人者大都是些門外漢,中國的武術將逐漸式微。甚是可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