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真,這世間再沒有什么比廣州早茶更能滿足一個吃貨的小貪心了——水晶蝦餃、干蒸燒麥、豉汁鳳爪、豉汁排骨、蛋撻、XO 醬蘿卜糕、鮮蝦腸粉、艇仔粥.
港真,這世間再沒有什么比廣州早茶更能滿足一個吃貨的小貪心了——水晶蝦餃、干蒸燒麥、豉汁鳳爪、豉汁排骨、蛋撻、XO 醬蘿卜糕、鮮蝦腸粉、艇仔粥......上百種點心小食,蒸、煎、炸、炒做法不一,更難得的是,它們每一樣都秀色可餐!早茶的點心因為分量都不大,往往三五次舉箸,在談笑間就被吃(qiang)光了......所以選擇困難癥患者完全不需要擔心,更不需要壓抑自己的天性——但凡想吃的,通通都下單就好了! 早些時候,要“嘆”(粵語,享受的意思)早茶真的得起很早,去晚了點心就全售罄了。但是近年來,“一盅兩件”、飲茶吃點心已經(jīng)成為了廣東很普遍的生活方式,聚會、閑聊都適宜,所以“早茶”的時段往往會一直持續(xù)到午市、下午茶,甚至還出現(xiàn)了做“全天茶樓”的酒樓飯店;另外,日式、港式,甚至川湘菜式的元素也會被吸收進來,不斷推出更多的創(chuàng)新茶點??傊褪牵?jīng)典的吃不膩、新品又吃不完就對了...... 1、廣州早茶史 廣州的早茶習慣由來已久。早在咸豐同治年間,民間就有茶寮,雖然那里的環(huán)境設(shè)施極其簡陋,基本上就是一個搭在路邊的木棚子,上有瓦遮頭、內(nèi)有板凳木桌若干,如此而已。但勝在提供茶水,供普通百姓休憩歇腳。而且因為當時在茶寮喝一盅茶只要一厘錢(1元=1000厘),所以被稱為“一厘館”。 為什么這些茶可以如此便宜?當時實行“一口通商”政策,全國的茶葉、瓷器、絲綢源源不斷運到廣州并銷往世界各地,茶自然成為了很普遍且價格低廉的東西。對外的頻繁活動也帶動了廣州經(jīng)濟的發(fā)展,賺錢了就想要吃好吃的啦。 這些館子的選址大多都靠近碼頭、魚檔、果欄、肉市場等人流密集之地,后來經(jīng)營的好的“一厘館”就升級為了茶館,除了提供茶水外,也會制作些點心小食給過路的客人。于是,落座后劣茶一盅,粗制點心兩件就成為了當時的標配,這也就是現(xiàn)代人常說的“一盅兩件”。因為價格也不貴——只要二厘錢,后來,茶館的規(guī)模做大后,變成茶樓,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來此談生意、娛樂和消遣。從此廣東人上茶樓喝茶就蔚然成風了。 但茶樓怎么說也是個品流復(fù)雜之地,談不上大雅之堂。于是有些上檔次的老式大茶樓往往會分等級——樓下用來賣糕點,任其嘈雜,越熱鬧越好;樓上則地方寬敞,不僅設(shè)有廳堂雅座和安靜套間,更配置電風扇。故廣州有句老話叫:有錢樓上樓,無錢地下“mou”(這個“mou”就是“蹲”的意思啦~)。 另外,廣東人做事精明、講求實際的性格,真可謂是深到骨子里頭的。之所以熱愛喝早茶,也因為其實惠、精致。聚會起來,不僅輕松隨意選擇多,還不會太破費,待客會友還不會寒酸,總之就是其樂融融噠。
2、蒸品、甜點、粥粉面,廣州早茶的一百種選擇 溫馨提示:多圖預(yù)警! | 蒸 品 | 蝦餃 廣州早茶好吃,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原料(尤其是海鮮)新鮮。在茶樓里每桌必點的蝦餃,就是用鮮蝦仁配以豬肉、筍等作餡,被薄而不綿的水晶皮包裹住。這個水晶皮也很講究,并非越透明越好,反倒是略發(fā)黃的口感更佳。另外,個人認為蝦餃千萬不要太大(有些酒家會做巨型蝦餃,里面放兩三個蝦仁),大小在一兩口之間最合適。 干蒸燒賣 適合肉食動物。這款點心神奇的地方就在于,肉多且滑,吃起來完全不會覺得肥膩。雞蛋液、水和著面做成皮,將豬肉、冬菇包裹成石榴花形狀,面上再加上新鮮的蝦肉、蟹子,稍含汁液,甚是滿足吶。
蒸鳳爪 這道點心的制作過程非常復(fù)雜:把洗凈的雞腳放入沸水中汆燙,撈起控干后放入油鍋,將其表面炸至金黃;然后,再將之放入滾水中,和蔥、姜、八角等配料用小火燜煮;最后,將雞腳放入蒸鍋中蒸煮。復(fù)雜的工序讓雞爪異常濃郁入味,口感非常松軟,一吮即脫骨。
豉汁蒸排骨 排骨咸淡適中,非常入味。入口綿滑,吃起來又有點爽滑的感覺。碟中一般還會放芋頭、南瓜等配料,香味清新又可解膩。
| 甜 點 & 點 心 | 酥皮蛋撻 凝結(jié)的黃色香甜蛋漿包裹在松脆的酥皮內(nèi),蛋漿融入口中唇齒留香,像棉花糖般松軟,但因為有香脆的酥皮,就不似棉花糖般膩人了。蛋撻一定要趁熱吃,只有那時最能體會入口即化、甜而不膩的完美口感。
叉燒包 叉燒包有一個制作標準:“高身雀籠型,大肚收篤(頂端),爆口而僅微微露餡?!辈鏌陌ろ敳恳粤验_,剛好能露出肥瘦適中的叉燒餡,內(nèi)里加入蠔油等調(diào)味料,讓味道更濃香。
流沙包 別看流沙包長相平平,但每次吃它都是一次“冒險”。只要一下嘴,她就如炸彈一般,金燦燦的餡料自然地噴出,像流沙一般滑過舌尖,隨后味蕾會感受到些許清淡的咸味。要是不小心,餡汁還會從你嘴角滴落下來......但你就是沒辦法放慢速度,你只想趁熱啃掉整個流沙包。
榴蓮酥 外皮厚而酥松,包裹住內(nèi)里的榴蓮餡,每每下口,總是先感受到酥皮松脆、香甜的口感,隨后榴蓮鮮迅速溢出……實在是欲罷不能。
馬蹄糕 外表如水晶,口感和啫喱、布丁相似,但又不像布丁那么軟綿綿。因為里面有馬蹄粒,所以很清甜,不會那么膩味。
糯米雞 在糯米里放入雞肉、叉燒肉、咸蛋黃、冬菇等餡料,用荷葉包實放入蒸籠蒸煮。荷葉的清香、糯米的香甜,再加上豐富的餡料(葷素皆有),太滿足啦!
| 粥 粉 面 | 及第粥 關(guān)于及第粥,有一個傳說:清朝時廣東林召棠中狀元回鄉(xiāng)拜祖,他每天都喜歡吃用豬肝、豬腰和豬肚煮的粥。有一天,一位隱退的御史前來探訪林召棠,剛巧他正在吃粥,便問他吃的是什么粥。林狀元知道老御史盼望兒子能科場高中,因此指著那粥恭敬地回答:及第粥。御史回到家后,便命人依法炮制給兒子吃,最終他的兒子果然高中狀元。及第粥也便廣為流傳開來。 當然啦,意頭是好,但這真的是一道重口味小吃——豬瘦肉丸、豬肝片、豬粉腸,喜歡的人自然覺得香甜鮮淳,但不敢吃動物內(nèi)臟的朋友嘛,恐怕又要黑我廣州人無所不吃了!
艇仔粥 舊時,荔枝灣河上的船家會向游玩的旅客販賣粥品,主配料有新鮮的河蝦和魚片,后來又增加了海蜇、涼皮、香脆花生、蔥花、姜和蛋絲等。如果岸上或另一艇上游客需要,粥艇上主人便一碗一碗地把粥品遞賣過去,是謂“艇仔粥”。
腸粉 主要的食材就是米漿啦。傳說在乾隆皇帝游江南之時,紀曉嵐帶他專門去品嘗一種米粉,乾隆皇帝吃后贊不絕口,說:“這米粉爽、嫩、滑,就是長得有點像豬腸子?!庇忠驗槟c粉的薄皮是用布拉成的,所有腸粉又稱為“布拉腸”。 現(xiàn)在最常見的內(nèi)陷是羅漢齋、牛肉、豬肉和鮮蝦仁,牛肉、豬肉滑而不老,鮮蝦仁則要鮮嫩且有嚼勁。
紅米腸 這是腸粉改良后的升級版本,和軟趴趴的腸粉不同,紅米腸脆而香口。金黃的油炸物(如油條)為骨架,最外層是紅米漿做成的腸粉,內(nèi)里包著鮮蝦球、韭黃等食材,口感層次極為豐富。雖然紅米腸遠沒有腸粉普及,只有部分酒家在做,但只要在菜單上見到,千萬不要錯過?。?/p>
干炒牛河 干炒牛河之于廣東,就像炸醬面之于北京,陽春面之于江南......其實一開始,河粉都是濕炒的——將炒熟的豆豉辣椒等調(diào)味料和蔬菜牛肉勾芡,和河粉一起爆炒;但據(jù)說有一天汪偽政府到大街上偵(bai)查(chi)監(jiān)(bai)管(he),看到一家大排檔點名要吃牛肉河粉,可是店家沒有生粉勾芡了......為了不讓偵查大隊借題發(fā)揮,店家靈機一動,先爆炒牛肉,再加醬油炒河粉。沒想到官爺們竟然贊不絕口,還到處宣傳……干炒牛河就這樣火了(筆者到現(xiàn)在都只吃過干炒的,加點辣椒,炒雞美味啊?。?/p>
3、喝早茶的魔性儀式 茶樓的服務(wù)員都不會太體貼溫柔,大多數(shù)時候用粗魯來形容都不為過。置身在嘈雜大廳的他們,手執(zhí)紙筆,頻繁地對著耳麥或?qū)χv機大聲講話,說的最多的是“收到!收到!”,緊張程度仿佛置身戰(zhàn)場! “幾位啊?” “要飲咩茶???” “要食D咩?。俊?/p> 剛?cè)胱?,咨客(負責領(lǐng)位、寫菜的服務(wù)員)就扯著大嗓門問道——場子旺的茶樓真的很吵的,講話談笑和涮碗筷呯呤啪啦的聲音都有,神奇的是,這種“吵”卻不讓人反感,倒是很有生活氣息。 入座后的第一件事,是挑選一種想喝的茶,例如鐵觀音、菊花茶、綠茶、茉莉花茶等,也有不喜茶的客人會點開水。此稱之為“開茶”,或者叫“開位”,客人需要根據(jù)入座的人數(shù)(專門的叫法為“茶位”),付茶位費。噢,對了!開吃之前還有一項很重要的儀式——用熱茶或熱開水沖洗碗筷(這個動作對應(yīng)的字,發(fā)音類似“l(fā)ong”,就是《上海灘》主題曲的第一個字的發(fā)音!)茶樓一般會提供一個透明的塑料大碗,裝洗過碗筷的茶水。
斟茶都是先人后己,而且茶杯一般只斟到七分滿。和老一輩喝茶的時候,每次給他們斟茶,他們都會一邊說著“多謝,多謝”,一邊將食指和中指彎曲以敲擊桌面數(shù)次,以示感謝。這個手勢據(jù)說是有個典故:乾隆皇帝喜歡微服出巡以體(you)察(shan)民(wan)情(shui),一天他心血來潮就帶著侍從去飲茶了。一心想要體驗平凡人生活的皇帝,順手拿起茶壺,就給侍從斟了茶。侍從當場就心生恐懼?。哼@小的太不敢當了呀!但皇上的身份是萬萬不能暴露的,所以小的不能下跪......咋辦?最后侍從靈機一動,把手指彎曲敲擊臺面數(shù)下,以代表磕頭和謝禮。 如果茶水都喝完了,只需將茶壺的蓋子揭開,服務(wù)員看到后就會過來加水的。但是如果她太忙或者很白目,那么請大聲叫喚他們!而且!一定要稱呼他們“靚仔”或者“靚女”,叫服務(wù)員的話,他大概不會太想理你……靚仔、靚女在粵語當中,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禮貌用語,基本上對陌生人,但凡有事麻煩,都是這么稱呼的了。 至于為什么有開蓋的習慣嘛,據(jù)說在清末的時候,廣州有個八旗子弟到茶樓飲茶,他將自己的寵物鷓鴣放進了沒水的茶盅里,并蓋好蓋子以防它飛走。侍應(yīng)不知,就往里加了熱水,直接燙死了鷓鴣,對方大鬧,開口索要賠償。從此,茶樓伙計就長了教訓(xùn),客人要先開茶壺蓋,再加熱水。 5、謠言五問五答 廣州早茶是減肥殺手? 雖說早茶食材富含高蛋白,且烹飪方式導(dǎo)致其淀粉油水一樣都不少,熱量極高,所以胖人是難免的。但因為其分量都不大,一般朋友聚餐,頂多吃到兩口,兩三件點心下肚也就差不多滿足了,所以.....早茶其實是不會胖人的! 廣州人很冷血,用妻兒老公做早茶? 煲仔飯是有煲但是沒有仔(兒子)啦,老婆餅里面是沒有老婆的,同樣老公餅、盲公餅也沒有老公和盲公。 廣州人很有錢,吃早茶還送游艇? 請你告訴我哪家送游艇,我這就去吃!你們說的艇仔粥,是因為相傳歷史上,每次吃艇仔粥都必須在艇仔上,不是送游艇啦。 廣州人很兇殘,用人頭拌飯! “人頭飯”里是沒有人頭的,只是服務(wù)員根據(jù)人頭數(shù)上米飯的一種方言講法。 廣州人很變態(tài),還會吃自己! 廣州人說“吃自己”才不是在教你吃自己,不過是說自己吃飯的意思…… 6、廣州早茶指南 大部分的老字號和新式茶樓都是連鎖經(jīng)營的了,而且廣州早茶的好處是,但凡落座點單了,呈上來的食物都不會差(在其他省份,譬如北京也有廣式早茶啦,但......你懂的)。 古語有云“食在廣州”嘛。如果想要體驗老廣氛圍的,建議還是到老店坐坐,而且記得早起噢! 關(guān)于廣州早茶,盡情問我 文章來自:玲瓏APP用戶-@喔豆Club |
|
|
來自: 寂寞的季節(jié)314 > 《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