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補陽御寒艾灸法(附視頻),這個冬天不再怕冷! 脾胃之病,灸中脘就對了!如果再配合這幾點,效果更佳! 寒冷冬季,黃豆灸和推腹是絕配! 2017年1月5日11:55,星期四,農歷臘月初八,小寒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節(jié),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則大矣。” 小寒一過,就進入“出門冰上走”的三九天了。對于中國而言,小寒標志著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根據中國的氣象資料,小寒是氣溫最低的節(jié)氣,只有少數年份的大寒氣溫低于小寒的。
一候雁北鄉(xiāng)——鄉(xiāng),向導之義,二陽之候,雁將避熱而回,今則鄉(xiāng)北飛之,至立春后皆歸矣,禽鳥得氣之先故也。 二候鵲始巢——鵲,喜鵲也;巢之門,每向太歲,冬至天元之始至,后二陽已得來年之節(jié)氣,鵲遂可為巢,知所向也。 三候雉始雊——雉(zhì),文明之禽,陽鳥也;雊(gòu),雌雄之同鳴也,感于陽而后有聲。 在自然界中,禽鳥都能感受到大自然天地陰陽之氣的升降變化,那么人類呢? 中醫(yī)里也有“天人相應”理論,人體內在陰陽也要受到自然界陰陽消長變化的影響。所以,節(jié)氣灸顯得尤為重要,灸好了,灸對了,對身體健康起著事半功倍的作用。 那么,小寒節(jié)氣該如何灸呢?
春應肝,夏應心,長夏應脾,秋應肺,冬應腎。 寒氣當令,人體陽氣收藏,氣血趨向于里,皮膚致密,水濕不能從體表外泄,大部分下注膀胱成為尿液,加重了腎臟的負擔。故而到三九隆冬,腎炎、腎盂腎炎、遺尿、尿失禁、水腫等病易復發(fā)或加重。冬季的寒冷最易傷腎,腎藏受損,會出現周身骨骼拘急、抽搐、活動不利等中風癥狀,還能引起各種虛寒性的性功能障礙。所以,隆冬季節(jié)最重要的是“避寒養(yǎng)腎”,小寒時節(jié)再不養(yǎng)腎就晚了! 養(yǎng)腎最有效的穴位就是關元穴和腎腧穴。 1、關元穴 關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3寸(四橫指),為任脈穴位,小腸募穴,是足三陰會穴,故統(tǒng)治足三陰,小腸,任脈諸經病,古今均作為保健要穴,可培腎固本,調氣回陽。灸關元以回元陽,道家倡之意守丹田,亦即元氣歸根之意。
腎腧穴屬足太陽膀胱經,在第二腰椎棘突旁開1.5寸,左右兩指寬處。腎俞穴與命門穴相平,與肚臍在一條線上,為腎氣所聚之處?!队颀埜琛吩唬骸?span style="COLOR: rgb(0,82,255)">若知腎俞二穴處,艾火頻加體自康”。腎腧穴是延緩衰老的要穴,艾灸該穴可具益精補腎之效。 不方便艾灸或不喜艾煙的人群,可以按摩養(yǎng)腎。 推薦兩種按摩養(yǎng)腎的療法: 一是搓擦腰眼。兩手搓熱后緊按腰部,用力搓30次。所謂“腰為腎之府”,搓擦腰眼可疏通筋脈,增強腎臟功能。 二是揉按丹田。兩手搓熱,在用部丹田按摩30-50次。常用這種方法,可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起到強腎固本,延年益壽的作用。 當然,也可以熱敷,艾絨和大粒鹽炒熱后裝入袋中,熱敷腎俞、關元?;蛴命S豆灸法亦可,熱水袋也行,總之,做了總比不做強。 一:冬季養(yǎng)腎吃黑有理,黑芝麻、黑米、黑豆、黑木耳等要多吃,不少堅果也具有補腎養(yǎng)腎功效,如核桃、板栗、松子、榛子等。今年小寒恰逢臘八,臘八粥里不妨多放些“黑”“紅”為主的谷物和堅果。
三:多燉一些溫補的湯品??捎眯┌滋}卜、山藥、蓮藕,配合羊肉、排骨、雞肉、鵝肉等,再放入一些黃芪、當歸、人參等中藥材燉湯,用這些湯品溫補一下。當然對體質偏熱、偏實、易上火者應注意緩補、少食為好。 中醫(yī)認為“寒性凝滯,寒性收引”,天氣寒冷,關節(jié)痛、頸椎病、心腦血管疾病都容易發(fā)病。在此節(jié)氣里,患心臟病和高血壓病的人往往會病情加重,患“中風”者增多。中醫(yī)認為,人體內的血液,得溫則易于流動,得寒就容易停滯,所謂“血遇寒則凝”,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所以: 保暖是第一要務,尤其是對肩頸部、腳部等易受涼的部位要倍加呵護。 第二要務就是鍛煉,民諺曰:“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欢綉幸粦?,多喝藥一碗。” 第三:精神上宜靜神少慮、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心態(tài)平和,增添樂趣。 現在最有情調的事情是什么?
雖三九寒天,但不乏一絲生機和暖意,既有香甜的臘八粥,也有艾火的熏烤,插梅烹茶樂無邊,何必糾結于瑣事煩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