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異步電機的轉速計算公式:n=60f(1-s)/p
n:轉速 f:電的頻率 s:轉差率 p:繞組的極對數(shù)
電機運轉時轉速通常是不變的,空載時它輸出的功率小 轉矩小相應的電壓必定電流則低
功率公式:P=1.732UICOSΦ
cosg:功率因素
轉矩公式:T=9550P/n
T:轉矩 P:功率
空載時電機輸出功率小,此刻的電機輸出的功率大約占額外功率的30%,這個值依據(jù)不一樣的電機有所不一樣
當電機連著的機械設備運轉時,輸出功率將依據(jù)負載量的巨細增減,通常電機維護電氣元件設置的參數(shù)不允許電機過載運轉。
對于你的疑問有公式可參照剖析:
電機功率:P=1.732×U×I×cosφ
電機轉矩:T=9549×P/n ;
電機轉速:n=60f/p,p為電機極對數(shù),例如四級電機的p=2;
注:當頻率達50Hz時,電機到達額外功率,再添加頻率,其功率時不會再增的,會堅持額外功率。
電機轉矩在50Hz以下時,是與頻率成正比改變的;當頻率f到達50Hz時,電機到達最大輸出功率,即額外功率;假如頻率f在50Hz今后再持續(xù)添加,則輸出轉矩與頻率成反比改變,由于它的輸出功率即是那么大了,你還要持續(xù)添加頻率f,那么套入上面的計算式剖析,轉矩則顯著會減小。
轉速的狀況和頻率是一樣的,由于電源電壓不變,其頻率的改變直接反響的成果即是轉速的同比改變,頻率增,轉速也增,它減另一個也減。
對于電壓剖析起來有點費事,你先看這幾個公式。
電機的定子電壓: U = E + I×R (I為電流, R為電子電阻, E為感應電勢);
而:E = k×f×X (k:常數(shù), f: 頻率, X:磁通);
對異步電機來說: T=K×I×X (K:常數(shù), I:電流, X:磁通);
則很簡單看出頻率f的改變,也伴隨著E的改變,則定子的電壓也應該是改變的,事實上常用的變頻器調(diào)速方法也即是這么的,頻率改變時,變頻器輸出電壓,也即是加在定子兩端的電壓也是隨之改變的,是成正比的,這即是恒V/f比變頻方法。 這三個式子也可用于前面的剖析,可得出一樣成果。
當然,假如電源頻率不變,電機轉矩肯定是正比于電壓的,但是必定是在電機到達額外輸出轉矩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