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朝瓷器最有代表性的是四個時期。第一個時期就是洪武,洪武的瓷器是開國皇帝朱元璋他在臺上這個時期。這個時期的瓷器它是繼承了元代青花瓷器成就基礎上的發(fā)展。它表現(xiàn)的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器型比較大,大型比較厚重,花紋比較嚴謹,層次比較多,這些都是繼承了元代的風格。開始的時候,洪武的青花瓷器,跟元朝的瓷器很難分辨清楚。永樂時期的瓷器,邊緣也很舒展,而且做得很秀氣,瓷器的胎體比較薄,畫得非常秀麗。到了宣德的時期,在工藝技巧上,完全繼承了永樂,人物景觀,在繪畫上面更賦有人情味,它的瓷器就是一幅中國畫,這個畫畫得非常含蓄,非常優(yōu)美。到了成化時期,最主要的作品,它的表現(xiàn)方式就是規(guī)范,它是一絲不茍地按照皇家的藝術的要求?;y的布局,一個主體花紋,輔助花紋,它做得非常秀美,另外也寫銘款,皇帝的國名,皇帝的年號。都寫得規(guī)規(guī)矩矩,該寫在什么地方就什么地方。 明朝的青花瓷器,它既美又有很強烈的時代風格。比如三點花紋的布局,這種藝術在明朝的院畫藝術里是非常流行。洪武和永樂繪畫的原料,是進口原料,進口原料它含鐵高,含錳低,那么含的鈷也比較高,也比較純,所以它畫出來的東西很艷美,非常艷美,而且原料里面由于含鐵,它有一種結晶斑點,結晶斑點就跟中國的水墨畫上的皴法的藝術一樣的。所以它濃淡,陰暗,各個表現(xiàn)非常突出,一看這幅畫栩栩如生,宣德以后,因為大多數(shù)是國產的原料,它是含錳高,含鐵低,那個鈷料它不很浸漫,不很浸漫,工匠畫這個瓷器,他就可以很緩慢地畫,他不用著急,畫畫得很舒慢,那么更有文人畫的味道。成化(瓷器)呢細膩,所以成化無大器,當然也有一點大的,但是多數(shù)是細小的作品。 明代青花瓷器,明朝瓷器的鑒定, ,第一是造型,永樂時期的造型,造型它是亭亭玉立,線條收放很自然。第二個是胎泥這個原料,它在明朝的時候,它用的是最優(yōu)秀的景德鎮(zhèn)的瓷土,那么這個瓷土到現(xiàn)在要做胎體沒有了,用現(xiàn)代瓷土,現(xiàn)代瓷土做不出來,做不出來就配,你翻過來看,它不上釉的地方,拿放大鏡一看它的本質完全不一樣。第三是原料,真品原料是非常精美的,很優(yōu)倩,很悅目,另外它里頭有凝而不舒的結晶斑塊,使人感到很舒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