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滿洲里市扎賚諾爾區(qū)--猛犸公園(2016.05.23) 內蒙古:呼倫貝爾下轄的滿洲里.海拉爾(2016.05.23) 內蒙古:滿洲里市扎賚諾爾區(qū)--猛犸公園(2016.05.23)![]() 內蒙古:滿洲里市扎賚諾爾區(qū)--猛犸公園“高15.77米,長15.9米,寬4.4米的猛犸象王雕塑”(2016.05.23) ![]() 內蒙古:滿洲里市扎賚諾爾區(qū)--猛犸公園(2016.05.23) ![]() 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qū)--海拉爾站(2016.05.23) ![]()
![]() 【內蒙古:海拉爾.扎賚諾爾】踏遍青山人未老(117)專列之旅華北東北五省區(qū)(八)國家4A級景區(qū)“猛犸生活、遷徙景象”的再現(xiàn)--登上雞冠海拉爾... 專列于昨日傍晚18:10時離開哈爾濱后,從香坊區(qū)孫家站上專列經(jīng)大慶、齊齊哈爾等城市前往內蒙古自治區(qū)呼倫貝爾市的海拉爾區(qū)。2016年5月23日早晨06:00時到達海拉爾東站,06:20時到達海拉爾站。8:30時抵達內蒙古自治區(qū)呼倫貝爾市代管的滿洲里市。早餐后即到享譽中外的“扎賚諾爾文化”再現(xiàn)與弘揚地、集觀光休閑、運動娛樂、民俗文化展示、環(huán)境保護等多功能為一體的內蒙古“重點公園”旅游景區(qū)、世界規(guī)模最.大的猛犸雕塑群--扎賚諾爾猛犸公園尋蹤與恐龍一樣絕跡的猛犸象。愚者一行本想登上祖.國雄.雞(地圖)的雞.冠到扎賚諾爾當一回伯樂去相相千里馬,可是到了才知道這里的犸早在3萬多年前就作古了,我們只能去相猛犸象的骨骼化石了。或者說:只好仰頭對扎賚諾爾來一次遠古的呼喚啦... 海拉爾區(qū)(Hailar District)是內蒙古自治區(qū)呼倫貝爾市的市轄區(qū)之一,是呼倫貝爾市政治、交通和文化中心,也是呼倫貝爾市人民政府所在地。該區(qū)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東北部,區(qū)域范圍為東經(jīng)119°30′48〃~120°35′36〃;北緯49°5′44〃~19°27′15〃,面積1440㎞2。戶籍人口28萬(2012年)。有濱洲鐵路、301國道和G10綏滿高速公路等主要道路經(jīng)過。2015年,海拉爾區(qū)地區(qū)生產(chǎn)總值實現(xiàn)287.85億元,人均GDP達到10.25萬元(1.65萬美元)。 漢朝時匈奴擾邊,漢武帝遣衛(wèi)青出塞北征匈奴,至臚朐河(今克魯倫河),為中國兵力至呼倫貝爾之始。匈奴即滅,鮮卑人盡據(jù)匈奴故地。公元1世紀,東胡族的后裔鮮卑拓跋部逐漸強盛,經(jīng)海拉爾河“南遷大澤”,海拉爾為鮮卑部落聯(lián)盟東部轄地 隋時突厥強盛,為其屬地。 唐滅突厥,海拉爾地區(qū)歸室韋都督府轄。突厥的滅wang,使室韋——韃靼人得以向西逐步推進,呼倫貝爾全境為室韋——韃靼之地。 元朝建立后,海拉爾地區(qū)歸屬嶺北行省和林路轄,并把呼倫貝爾一帶封給成吉思汗的弟弟合撒兒。 【滿洲里】:是內蒙古自治區(qū)直轄縣級市和內蒙古自治區(qū)計劃單列市(準地級市),代管呼倫貝爾市扎賚諾爾區(qū),是中國最大的陸運口岸城市,是國務院確定的國家重點開發(fā)開放試驗區(qū)。境內滿洲里口岸是中國最大的陸路口岸。滿洲里市位于內蒙古呼倫貝爾大草原的西北部,東依大興安嶺、南瀕呼倫湖、西臨蒙古國、北接俄羅斯。全市總面積732平方公里(含扎賚諾爾區(qū));總人口(含扎賚諾爾區(qū))32萬,其中戶籍人口17萬,由蒙、漢、回、朝鮮、鄂溫克、鄂倫春、俄羅斯等20多個民族組成。滿洲里原稱“霍勒津布拉格”,蒙語意“旺盛的泉水”。1901年因東清鐵路的修建而得俄語名“滿洲里亞”,音譯成漢語變成了“滿洲里”。滿洲里是一座擁有百年歷史的口岸城市,融合中俄蒙三國風情,被譽為“東亞之窗”。 猛犸公園景區(qū):位于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扎賚(lài)諾爾新區(qū)、301國道扎賚(lài)諾爾至滿洲里7公里處以北。與中國最大陸路口岸滿洲里相鄰,距達賚湖、國門、套娃廣場等景點20公里左右。公園占地面積100萬平方米。猛犸公園以扎賚諾爾“猛犸故鄉(xiāng)”文化為主題,公園內共有古生物雕塑93座,猛犸象群雕塑87只、3座犀牛、1座大角鹿、2座劍齒虎。其中最大的猛犸象王高度15.77米,長15.9米,寬4.4米。有87頭猛犸象雕塑,再現(xiàn)猛犸生活、遷徙的景象。公園內還有飛馬廣場、扎賚諾爾博物館、金龍湖、生態(tài)園、兒童科技館、蒸汽機車文化園、觀光塔等景點和摩天輪、卡丁賽車場、越野拉力賽車場、無極碰碰車、旋轉木馬等綜合游樂設施。2013年被全國旅游景區(qū)質量等級評定會員會,授予國家AAAA級景區(qū),2013年榮獲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總部"規(guī)模最大的猛犸雕塑群”,2014年列入內蒙古“重點公園”,是集觀光休閑、運動娛樂、民俗文化展示、環(huán)境保護等多功能為一體的旅游景區(qū)。整個景區(qū)突出展示扎賚諾爾地域、民族和歷史文化特征,彰顯厚重的文化底蘊和多彩的文化特色,使享譽中外的“扎賚諾爾文化”再現(xiàn)與弘揚。景區(qū)與扎賚諾爾新區(qū)融為一體,城在景中,景在城中,互為依托,互為映襯,城市動感更加強烈,城市品位愈加濃烈,人居環(huán)境和諧美好。猛犸公園正以優(yōu)美的環(huán)境、優(yōu)良的秩序、優(yōu)質的服務和優(yōu)秀的文化迎接著國內外賓客。 扎賚諾爾猛犸故鄉(xiāng)的由來:1980年4月扎賚(lài)諾爾露天礦工人在達蘭鄂羅木古河道上進行剝離作業(yè)時發(fā)現(xiàn)猛犸象古生物化石,扎賚諾爾煤礦宣傳部與呼倫貝爾盟文物站通電,邀請到程道宏和陳鳳山兩位同志前來調查。工作人員將這具猛犸象化石命名為1號化石。同年5月15日凌晨,在露天礦又發(fā)現(xiàn)了2號化石,2號象挖掘工作于5月18日開始進行。1980年7月,2號猛犸象化石正式出土,完整程度高達70%,它身高4.75米,長9米,門齒長度3.1米,門齒根部直徑1.1米,是我國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古象化石標本中最大的一具,先后到美國、英國、日本、荷蘭等國巡展。1984年春天,扎賚諾爾礦務局露天礦又發(fā)現(xiàn)了3號猛犸象化石,扎賚諾爾也因此獲得“猛犸故鄉(xiāng)“之稱。 猛犸象化石: 1980年,扎賚諾爾露天礦先后發(fā)現(xiàn)2具猛犸象骨骼化石。猛犸象為松花江猛犸象,獸齡約45歲,生存年代為距今33760±1700年前的更新世晚期。兩具猛犸象骨骼化石經(jīng)修復后合并裝架成一具完整的骨架,骨架高4.7米,長9米,門齒長3.1米,是中國已知猛犸象化石標本中最大的一具,展出在內蒙古博物館。1984年又在露天礦發(fā)現(xiàn)一具猛犸象骨骼化石。 內蒙古:滿洲里市扎賚諾爾區(qū)--猛犸公園(2016.05.23) 內蒙古:滿洲里市扎賚諾爾區(qū)--猛犸公園(2016.05.23)![]() 內蒙古:滿洲里市(2016.05.23) ![]() 內蒙古:滿洲里市扎賚諾爾區(qū)--猛犸公園(2016.05.23)
![]() 內蒙古自治區(qū)游跡路線圖(2016.05.23) ![]() ![]() 內蒙古:滿洲里市旅游局的歡迎橫幅(2016.05.23) ![]() 內蒙古:滿洲里市鑫威大酒店及歡迎標語(2016.05.23) ![]() ![]() 維多利亞港(滿洲里 王震當年率眾所挖的人工湖 2016.05.23) ![]() 內蒙呼倫貝爾下轄的滿洲里市區(qū)(2016.05.23) ![]() 內蒙古:滿洲里市接待20團隊的大巴 (2016.05.23) ![]() ![]() 內蒙古--滿洲里市(2016.05.23) ![]() 內蒙古:滿洲里市扎賚諾爾區(qū)--猛犸公園 ![]() 內蒙古:滿洲里市扎賚諾爾區(qū)--猛犸公園(2016.05.23) ![]() 成吉思汗史跡玉文化博物館(2016.05.23) ![]() 內蒙古:滿洲里市扎賚諾爾區(qū)--猛犸公園(2016.05.23) ![]() ![]() ![]() ![]() 內蒙古:滿洲里市扎賚諾爾區(qū)--猛犸公園“高15.77米,長15.9米,寬4.4米的猛犸象王雕塑”(2016.05.23) ![]() ![]() ![]() ![]() ![]() 內蒙古:滿洲里市扎賚諾爾區(qū)--猛犸公園“高15.77米,長15.9米,寬4.4米的猛犸象王雕塑” (2016.05.2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