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最近常圳給我推薦了 《如何閱讀一本書》 這本書。這本書最初出版于 1940 年,然后于 1970 年進行了增補改寫。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面世 70 多年,在我寫這篇筆記的時候,該書在京東上的 銷售排名 位于社會科學銷量榜第 2 名,可見該書是多么暢銷。 在花兩周讀完本書之后,我最大的收獲是學會了如何更加科學地閱讀。在本書中,作者將閱讀分為四個層次,并且逐條講解每一個層次的閱讀方法,以及需要達到的目標。本書將閱讀分為如下四個層次:
我一直對這 4 個偏學術的名詞記不太清,我對這四個層次的理解如下:
我們常常會出現(xiàn)這樣一個對話場景:
我想《如何閱讀一本書》的價值就在于這兒吧,它讓以上這種場景盡可能地避免了。我們來看看它的「方法論」到論是什么樣的。 檢視閱讀基礎閱讀我就不介紹了。因為基本的識字和認識能力應該是每一個成年人都應該具有的。我們直接來看看檢視閱讀的方法。 檢視閱讀的第一階段:系統(tǒng)的略讀。具體的做法如下:
檢視閱讀的第二階段:
分析閱讀作者認為一個主動的閱讀者,需要解決如下四個問題:
為了解決以上問題,作者將分析閱讀分成如下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解決問題 1),找出一本書在談些什么的四個規(guī)則:
第二階段(解決問題 2):診釋一本書的內(nèi)容規(guī)則
第三階段(解決問題 3 和 4):像是溝通知識一樣地評論一本書的規(guī)則
在我看來,第三階段指出的批評觀點的標準,使得人們更加容易清楚自己的立場是如何而來的。作者是這樣說的:「如何你不能用相關證據(jù)顯示作者是知識不足、知識有誤,或不合邏輯,你就不能反對他」。很多人面對一些結論的時候,表現(xiàn)出強烈的反對,但是如果你發(fā)現(xiàn)他不能按以上標準來反對的話,就說明他并不真正在反對,只是「不喜歡」這個結論,而這只是在表達一種情緒或者偏見。我們應該盡量避免陷入情緒中,或者至少應該在陷入情緒中時,知道自己當前只是在發(fā)泄,而不是在討論問題。 主題閱讀作者將主題閱讀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準備:
第二階段:閱讀:
主題閱讀的理想上要保持客觀,當你要解讀作者的某個觀點時,必須從他文章中引一段話來并列。 總結《如何閱讀一本書》是一本用「方法論」來指導閱讀行為的圖書。這本書將閱讀分為四個階段,每個階段又細分為一些具體的執(zhí)行方法。使用書中介紹的方法,可以使得我們更快、更有效地獲取圖書中的關鍵信息。 更寬泛地說,《如何閱讀一本書》培養(yǎng)的是一種獲取有效信息的手段和習慣,不管是閱讀圖書,還是閱讀博客、郵件以及平時討論問題,我們都可以利用書中提到的分析閱讀的方法,來獲得有效的信息。另外,當涉及爭論時,書提到的批評別人觀點的方法也非??陀^,這會使得大家的爭論會更加理智。 本書不太好的地方在于內(nèi)容太過啰嗦,如果能夠?qū)?nèi)容再精簡一半,我可能會更喜歡一些。另外,將「略讀」和「精讀」換個名字成「檢視閱讀」和「分析閱讀」,也讓我覺得有些太夸張了一些。 |
|
|
來自: 聯(lián)合參謀學院 > 《讀書方法&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