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數(shù)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禍乎?”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壯者引弦而戰(zhàn)。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白話: 以前在北邊的邊塞地方有一個善于推測人事吉兇禍福的人,大家 都叫他塞翁,有一天,塞翁的馬從馬廄里逃跑了,越過邊境一路跑進了胡人居住的地方,鄰居們知道這個消息都趕來慰問塞翁不要太難過,塞翁一點都不難過,反而笑笑說:“我的馬雖然走失了,但這說不定是件好事呢?” 過了幾個月,這匹馬自己跑回來了,而且還跟來了一匹胡地的駿馬,鄰居們聽說這個事情之后,又紛紛跑到塞翁家來道賀,塞翁這回反而皺起眉頭對大家說:“白白得來這匹駿馬恐怕不是什么好事喔!” 塞翁有個兒子很喜歡騎馬,他有一天就騎著這匹胡地來的駿馬出外游玩,結果一不小心從馬背上摔了下來跌斷了腿,鄰居們知道了這件意外又趕來塞翁家,慰問塞翁,勸他不要太傷心,沒想到塞翁并不怎么太難過、傷心,反而淡淡的對大家說:“我的兒子雖然摔斷了腿,但是說不定是件好事呢!” 鄰居每個人都莫名其妙,他們認為塞翁肯定是傷心過頭,腦筋都糊涂了。過了不久,胡人大舉入侵,所有的青年男子都徵調(diào)去當兵,但是胡人非常的剽悍,所以大部分的年輕男子都戰(zhàn)死沙場,塞翁的兒子因為摔斷了腿不用當兵,反而因此保全了性命,這個時候鄰居們才體悟到,當初塞翁所說的那些話里頭所隱含的智慧。從這個故事,我們不難看出,表面上好的事情可能產(chǎn)生壞的結果,表面上壞的事情也可能產(chǎn)生好的結果今天分享塞翁失馬的故事,希望大家能夠體悟易經(jīng)當中對舍與得,吉與兇,禍與福的一些辯證的啟發(fā)。我們長講一句話,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出自老子第五十八章),指福與禍并不是絕對的,福與禍相互依存,互相轉化,比喻壞事可以引發(fā)好的結果,好事也可以引發(fā)壞的結果?!暗湣笔谷吮瘋?,“?!笔谷丝鞓?,因此“禍”“福”之間是一個既對立的矛盾。然而“禍”又有可能使人吸取教訓而產(chǎn)生“福”,“福”有可能使人樂極生悲而產(chǎn)生“禍”,因此“禍”與“福”之間又是一個統(tǒng)一的矛盾。因此生活中遇到禍,就要想到福,遇到福就要想到禍,這樣才能有良好的心態(tài)和處事方法,才能長久。所以曾仕強教授有句話說:“發(fā)生了的事情都是好的?!币驗闀r間總是會教會我們一些什么。老子說的“反者道之動“指事務發(fā)展到極點,就必然會向相反的方向發(fā)展。正所謂物極必反,否極泰來,任何事物我們都要想到他的相反面,有時候逆向思維會給我們解決問題帶來突破。好與壞,吉與兇都是生活中的一體兩面,站在當下與長遠的角度來看,都會有不一樣的結果,所以凡事不要只關注眼前,更應該看到未來。生活當中沒有那一支股票是永漲不跌的,沒有人永遠可以年輕常住,沒有人可以經(jīng)常勝利而不經(jīng)歷失敗。目標是直的,可是到達目標的路總是曲折的,理想總是好的,實現(xiàn)起來總是坎坷的,這是因為地球本身就是圓的,海平面是平的,人的命運是螺旋的。可當我們接近海平面時,又會發(fā)現(xiàn)波濤洶涌,海水也是波浪的,這是因為距離的遠近所看到不同的景象。兩點之間直線最短,可直線也是由點所構成的,放大百倍你會發(fā)現(xiàn),直線也是彎曲的,這是微觀與宏觀所不同的結果。所以永遠不要被眼前的表象所迷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