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股市中投資,最重要也是最簡單的方法之一莫過于高拋低吸、低買高賣,特別是在市場面臨重要的底部區(qū)域時,投資者若能精選個股,抓住幾只翻倍的潛力黑馬股,往往有一舉扭虧增盈、事半功倍的奇效。接下來主要介紹一個牛股形態(tài)――“海豚嘴”。 “海豚嘴”,是主力一浪上升后洗盤回調(diào)到標志性K線或主要均線位置再次放量起來的形態(tài) 為什么“海豚嘴”形態(tài)的股票會大漲呢?因為“海豚嘴”是主力一浪上升后洗盤回調(diào)到標志性K線或主要均線位置再次放量起來的形態(tài)。“海豚嘴”形態(tài)背后已經(jīng)蘊涵 了主力控盤程度和拉升意愿。這種形態(tài)的可靠性之高就在于其背后蘊涵的主力意圖,無論主力借助什么題材,只要K線形態(tài)走出“海豚嘴”形態(tài),上漲的概率相當 大。 原理: 在第一波上漲階段中,短期均價線(如5日線),會依次上穿中短期均價線(如20日線)、中期均價線(如40、60日線),而中短期均價線通常也會向上移動接 近中期均價線。在隨后的股價回調(diào)當中,由于許多投資者視回調(diào)為前一階段的繼續(xù)下跌(即他們把第一波的上攻僅看作反彈),因此不敢進場抄底,而同時已建倉的 主力已經(jīng)開始鎖住部分籌碼,這時,只需很少的成交量股價就能被再度向上推起,就在股價止跌企穩(wěn)開始第二波上漲,5日均線回抽20日均線后迅速拐頭向上,形成“海豚張嘴”圖。 海豚嘴形態(tài)要點: 1、短線組在中線之上,中線組上行。 2、K線在中線組上方運行,股價縮量回調(diào)后在中線組止跌,股價至少有一次或兩次回碰中線組。 3、在中線組附近再次放量啟動起來就是主升浪。它的原理就是主力完成一浪建倉和二浪洗盤的動作,中線組是主力生命線,再次放量大陽或漲停板是主力進入主升的主要信號。 4、20均線保持多頭向上趨勢,在不受特殊原因的影響下(比如說大盤大跌),5均線每次向下碰及或向上穿越20均線時,必將會以此為支撐,引發(fā)新一輪的上漲行情,即海豚張嘴。 5、“洗盤形態(tài)的上漲”是指海豚張嘴在20日均線附近形成一個雙頂?shù)男螒B(tài),細節(jié)上后一波頂高于前一波頂。消化阻力,依托20日均線上漲。 最佳買點——海豚張嘴 當5日線、21日線、63日線呈多頭排列,股價上漲一段時間以后開始回落, 5日線也開始向下當5日線接近21日線時,股價被21日線托起,5日線開始反身向上,這就形成了標準的海豚張嘴。 海豚張嘴必須是前期強勢股,成交量前期有過放量,回調(diào)時溫和縮量。MACD最好也形成海豚張嘴形態(tài)。形成海豚張嘴后,不要急于介入,必須在成交量的配合下形成突破形態(tài)。只有形成突破,才能確認主力是真的要向上做,而不是為了出貨做騙線。 一 般標準的海豚張嘴形態(tài),牛市行情量度漲幅是以啟動低點到海豚頭部漲幅的距離作為后市的理論漲幅,一般是可以翻倍的,但是熊市就不能如此操作,在熊市操作, 第二天沖高就要出掉一半,因為熊市里,一只股票主力會反復(fù)操作,如果大盤不配合股票拉升,主力就會將此股反手做空,向下打壓,甚至跌破支撐位,將股票打到 低位繼續(xù)進行低位回補籌碼,所以用短線思維操作熊市股票。 也有很多變異,比如5日線粘合21線、 5日線幾個交易日擊穿21線都可以成立。關(guān)鍵是 63線、21線是向上的在5日線貼近21日線時,就是最好的買點。海豚張嘴需要成交量的配合成交量放大意味著股價上漲的漲的空間大,成交量沒有放大或者變 化不大,意味著上漲的空間不大。還要根據(jù)21均線的陡峭程度, 21線角度越是陡峭上漲的空間也越大。反之也一樣,一般出現(xiàn)海豚張嘴都意味著個股進入主升階段。 實例講解: 2011年2月28日,該股5日、20日、40日、60日均線較光滑,5日均線將近觸及20日均線后立刻彈起,形態(tài)已經(jīng)形成“海豚圖”,成交量呈萎縮狀,在MACD指標中,DIFF和DEA在0軸上方將近死叉后又開始走平,形成“海豚張嘴”,此時為最佳買入點。 2011年6月6日,該股5日均線將近觸及20日均線后立刻彈起,形成“海豚張嘴”,仍然是最佳買點。 用該種方法選股的優(yōu)點:此種圖形經(jīng)常出現(xiàn),極易掌握,買進即漲。 【總結(jié)】 1、一浪,短線組穿越中線組; 2、此時,中線組的順序是反著的; 3、二浪的過程中,中線組的順序發(fā)生逆轉(zhuǎn); 4、三浪,不破中線組,漲停啟動,同時中線組的順序逆轉(zhuǎn)已經(jīng)完成或接近完成,形成幾乎一條線,主升浪啟動; 5、如果2浪發(fā)生短線組死叉中線組,則有一種可能,中線組的順序卻發(fā)生逆轉(zhuǎn),則如果漲停突破中線組,同樣啟動主升浪; 歡迎加QQ群:309682985 |
|
|
來自: Confucius365 > 《股票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