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師治療肝脾下陷,其基本組方是:桂枝、茯苓、甘草。其中,桂枝達(dá)木,茯苓和甘草培土泄?jié)?,土燥則脾陽(yáng)左升。 肝氣為五行之溫氣,肝氣下陷,往往溫氣郁滯于下,是以下有熱,故黃師說(shuō),肝木下陷是下熱的基本原因。下有熱,用白芍。所以,肝脾下陷,下有熱,其基本組方是:桂枝、茯苓、甘草+白芍。 下有熱,并且形成風(fēng)的,則用阿膠、首烏,其基本組方是:桂枝、茯苓、甘草+白芍+阿膠,或者桂枝、茯苓、甘草+白芍+首烏。 肝氣下陷,如果溫氣不足,則易血淤,血淤輕者,用丹皮,重者用丹皮、桃仁,再重而成積聚著,用鱉甲。這個(gè)時(shí)候,其基本組方就是:輕者——桂枝、茯苓、甘草+丹皮,或者重者——桂枝、茯苓、甘草+丹皮、桃仁,或者重而成積聚者——桂枝、鱉甲、茯苓、甘草。 如果既有熱、又有風(fēng)燥、又有血淤的,則基本法為:桂枝、茯苓、甘草+白芍+阿膠+丹皮。 以上即為黃師肝脾下陷之定法,萬(wàn)變不離其中。 |
|
|
來(lái)自: 道佛儒醫(yī)舊葫蘆 > 《黃坤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