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挑燈看劍】 現代戰(zhàn)爭是無人、無聲、無形的“三無”戰(zhàn)爭,無形并非真的看不見,而是讓雷達等探測裝備看不見。事實上,隱身技術的鼻祖還是偽裝,而偽裝最古老和最基本的樣式就是仿生化迷彩。如同坦克實現戰(zhàn)車的螺旋回歸,對應數字化技術發(fā)展應運而生的像素化迷彩,將實現偽裝技術的數字化回歸,給未來戰(zhàn)爭中的人和武器裝備穿上“隱身衣”,不僅可以給裝備隱身,還可以給人員隱身,不僅能讓雷達等探測技術看不見,而且能讓近在咫尺的肉眼也看不見,真正實現萬能隱身。 在過去的20多年中,世界各國軍隊開始拋棄以往的迷彩偽裝圖案,逐漸采取機械工程化、像素化的保護色。軍隊為何要開始使用這種奇怪的像素化迷彩呢,這和信息化技術的發(fā)展和戰(zhàn)場環(huán)境的需求是密不可分的。曾有一部美國大片叫作《像素大戰(zhàn)》。影片中戰(zhàn)爭的雙方都被像素化,由此展開激烈對決,這和像素化迷彩看似關系不大,但可以引入一個概念,那就是像素。早期電子游戲機的人物畫面由一個個肉眼可以辨別的色塊組成,這些色塊就是像素。通過這些色塊有規(guī)則的變換,我們看到的就是物體的位移。人眼的分辨率是有限的,如果觀察遠處物體時,肉眼能識別的也就是些像素點而已。利用這個基本原理,在實際應用中就可以發(fā)揮它的作用了。 軍用像素化迷彩服的誕生,就是運用像素變幻作用于肉眼的原理,改進提升原有迷彩服的隱藏效果,達到在相同色彩環(huán)境中,更好地隱藏自己從而不被敵人發(fā)現的目的?,F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使像素化迷彩越來越得到世界各國軍隊的喜愛青睞,逐漸替代傳統迷彩用于人員服裝和武器裝備設備的體表之上,各種各樣的像素化迷彩技術產品更是層出不窮。 像素化迷彩隱藏效果好于傳統的純色或者大斑點迷彩。因為將圖像像素化以后,小方塊就是小斑點,而小斑點有序組合就形成大斑點,即使你在遠方觀察和用望遠鏡拉近看,也很難發(fā)現它們的區(qū)別,大大延遲了目標的被發(fā)現時間。像素化迷彩成為現在軍隊服裝的標準配置。以美軍為例,新式陸軍數字迷彩通用戰(zhàn)斗服以灰色和淺褐為主,過渡分明,不花里胡哨,通用性強。 目前的像素迷彩雖然運用廣泛,但還有一定的缺陷。所有的迷彩都是在相同環(huán)境下遠距離靜止狀態(tài)下通過色彩來隱藏自己,色彩的不變動,讓原本很好的隱藏變得形同虛設。但這一缺陷并非無法克服?,F在的做法基本是在不同的作戰(zhàn)環(huán)境下穿不同的作戰(zhàn)服,這種非常被動的方法費時費力。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從美國電影《像素大戰(zhàn)》場景里得到啟示:像素化迷彩服可以跟隨背景變化顏色,就如同有了變色龍的皮膚。這并不是天方夜譚——現有的液晶屏或者是LED燈技術可以做到這一點。這項技術雖然成熟,但就是太重,可以運用在質量較大的固定目標或諸如軍艦、導彈發(fā)射車等大型移動裝備的偽裝上。 對人員和小型武器裝備,就需要使用感溫材料技術,讓顏色隨溫度的高低變化,這由紅外感光技術來實現?,F在的紅外感光技術非常成熟,紅外感光設備可以如紐扣般大小,嵌入人員衣服和裝備中,它能將背景信息以不同的溫度傳送到各個色塊上產生不同的顏色,這樣就很容易做到人或裝備在移動中隨著外部的環(huán)境變化顏色也一起變換。加裝紅外裝備的迷彩不僅能通過溫度改變迷彩色彩,同時也可以通過溫度對敵方熱成像探測儀產生干擾,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給自己再添一個保護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