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明王朝1566》十年之后終于要重播了。十年了。這十年里,這部劇我在網(wǎng)上看過不下三遍。在我看過的所有古裝電視劇里,它可以說是最優(yōu)秀的一部,沒有比它更好的。 它不是一部真正意義的歷史劇,因為它并不忠實于歷史。稍微熟悉點明史的人,都可以輕松從里面挑出無數(shù)的bug,比如當時張居正根本沒有入閣,嚴世藩不是劇里演的那種蠢貨,什么改稻為桑,什么往西洋賣絲綢,更是無中生有。 但這一點沒有削弱這個電視劇。因為它根本不是什么歷史劇,它是一部古裝寓言劇。 而且是中國從沒有有過的偉大的古裝劇。
一 中國的古裝歷史劇里,幾乎都洋溢著一股對權(quán)力的崇拜和意淫的心態(tài)。比如那部著名的《雍正王朝》。《雍正王朝》拍的不是不精細,不是不專業(yè),但導演和編劇都有一股對權(quán)力的諂媚勁兒,濃的簡直化不開?;噬鲜怯⒚鞅瘔训?,家奴是光榮可愛的,書生是虛偽可惡的,反動勢力是螳臂當車的。里面那個鄔思道更是從傳統(tǒng)話本小說里穿越而來,一股子三家村知識分子的意淫相,幻想著當?shù)弁鯉?,當?shù)弁跤?,自己不敢占有?quán)力,但躲在皇上背后播弄一下權(quán)力也是好的,那種自神自圣、高深莫測的樣子看了簡直讓人惡心。當然這也不全是導演的錯兒,二月河的原著就是這個奴氣撲鼻、迂腐低賤的味兒。 什么《漢武大帝》、《唐明皇》、《武則天》等等等等,雖然沒有《雍正王朝》那么露骨,但是底色是一樣的。即便是《瑯铘榜》這樣的架空電視劇,一樣或多或少含對權(quán)力的迷戀,意淫著播弄權(quán)力的那點所謂權(quán)術(shù)。 我看過的幾乎所有古裝劇里都有這種底色:艷羨權(quán)力、迷戀權(quán)力、意淫權(quán)力。《大明王朝1566》幾乎可以說是唯一的例外。它也描寫了權(quán)術(shù),也描寫了政治斗爭,但它的視角是跳出權(quán)力之外的,它是從權(quán)力之外看待權(quán)力的。整個電視劇籠罩著一種悲憫的氣息,權(quán)力是丑惡的,權(quán)力是孤獨的,權(quán)力是反噬自身的。有情皆孽,眾生皆苦。但是在這個骯臟天地里,有一種精神力量終究像把劍一樣地聳立著,堅持著錯就是錯,對就是對。 我再沒見過第二部國產(chǎn)電視劇能拍出這種氣息,這種胸懷。
二 這部電視劇的前半部分主要講一些政治斗爭,也寫了著很多權(quán)術(shù)角逐。但是它的氣息始終與眾不同。 其他電視劇里提到權(quán)術(shù)斗爭,就跟官場小說一樣,總有一股代入感,總想要找出點播弄權(quán)力的快感來。但是在《大明王朝1566》里,沒有那個人物能讓你代入,沒有誰能讓你找到梅長蘇的感覺?!洞竺魍醭防锏臋?quán)力,完全是不可測的。它里面的人物大多都很聰明,每走一部棋都想了很多很多,就像楊金水、就像鄭泌昌、就像沈一石,或者就像嚴嵩,但是沒有用。他們看上去很聰明的想法,馬上就會證明是錯誤,害的他們身敗名裂。 所有人的命運其實都維系在一個人的意志上,那就是嘉靖皇帝。 所有人在他看來,無非都是奴隸。就像海瑞當面指責他說的話:你設(shè)百官如家奴!這個奴隸世界里,哪有什么鄔思道,哪有什么梅長蘇?有的只是深宮里某人意念間的一個反復。 就像我說得,這個電視劇的情節(jié)和歷史完全不符合,但是它傳達出的氛圍和邏輯,卻是完全符合歷史的。任何一個仔細讀過《明史》的人都會體會到這種感覺。就拿劇中出現(xiàn)的幾個人物而言,嚴嵩末年要了飯,嚴世蕃砍了頭,高拱九死一生,張居正家人被活活餓死,胡宗憲在獄中受虐而死。他們中,哪個不是人精?可對面那個至高無上的權(quán)力,那點聰明又有什么用?明朝是這樣,后來的朝代何嘗又不是這樣? 在這部劇里,你意淫不了任何一個政治人物。
三 按照常理,當然也可以有一個例外,那就是皇帝。既然皇帝的權(quán)力是至高無上的,我們當然可以意淫皇上的權(quán)力,替皇上過癮。就像太監(jiān)在床前默默給皇上加油一樣。 但是《大明王朝1566》里的嘉靖皇帝沒有給觀眾提供任何意淫的機會。 他可能是全劇里最孤獨的一個人。他沒有真正的朋友,沒有真正的伴侶。他想要長生不老卻健康日壞,他想要萬民稱頌卻地位日孤。他如果蠢一點也許還能快活些,偏偏他又是個聰明之極的人。 《大明王朝》里出現(xiàn)過好幾次嘉靖皇帝身披長袍,伸開兩手撲向鏡頭,導演的原意大約是想隱喻他想捕獵的老虎一樣兇狠(背景音樂里有老虎的咆哮),但是給人的感覺卻說不是兇狠,而是孤獨。他一個人坐在安靜空曠的房子里,他無人可談只能和太監(jiān)聊天,他披著袍子在雪地里慢慢地踱步。躲在陰森宮殿里的嘉靖,權(quán)力無邊又寂寞疲倦,像個苦毒的鬼魂,他不是歷史上的那個明朝皇帝,而是關(guān)于中國千百帝王的一個隱喻。 嘉靖皇帝洗腳的時候,伺候他的太監(jiān)說:您的洗腳水不能倒,底下小太監(jiān)們都盼著主子您的洗腳水呢,說這水沾了仙氣,拿回去喝了能治病。水放那兒且有人搶呢。這話在其他電視劇里,多半都是些無恥太監(jiān)的臺詞,但是這個太監(jiān)卻是電視劇里的一個正面人物,而且說得那么誠懇,那么自然。這也是這個電視劇的高明之處。
四 然后是海瑞。 這個海瑞當然不是歷史上真實的海瑞。真實的海瑞有點不近人情,挺招人煩。他媽也不是電視劇里的那個慈祥人物,而是百年一遇的惡婆婆。 但是在電視劇里,他成了一種象征,象征著人的精神、人的道義、人的尊嚴。 我不知道導演和編劇在他身上傾注了多少感情,演員又在這個角色上下了多少工夫,才塑造出這樣一個像鋼劍、像利刃、像石柱一樣的人物。在這個奴隸的世界里,他一個人肩負起了人類尊嚴的重擔,面對權(quán)力絲毫也沒有屈服,甚至絲毫也沒有動搖。中國電影電視里極少有過這樣的形象,而且即便有,也沒有塑造得這么可信過。 五 海瑞和嘉靖有過兩次對話。大家談的最多的是第二次對話,我前些天看過公眾號的評論文章,也是分析那段對話,嘉靖在里面打探清流是江,濁流是河,必須平衡等等,很多人覺得好像找到了這部電視劇的主旨。其實不對。那段對話是這部電視劇的一大敗筆,說得都是些老生常談的廢話,跟電視劇的主旨完全無關(guān)。 真正的高潮時嘉靖和海瑞在獄中的對話。已經(jīng)身染重病的嘉靖裝成普通官員,去問訊海瑞,海瑞猜出了他是誰,但還是一句一句地直言不諱。嘉靖說:“你無君無父!” 海瑞回答說:我從小沒有了父親,母親告訴我說,你既食君祿,君就是你的父親。我是拿皇上當成父親,其實不光我拿皇上當成父親,大明朝千千萬萬人民也都拿皇上當成父親。 ——可是皇上把我們當成兒子了么?皇上是怎么對待人民的? 最后,他一字一句地問道:君父——知否? 這不是一段關(guān)于皇帝和臣子的對話,這是一段權(quán)力和人的對話。 這樣的對話在歷史上確實出現(xiàn)過。戰(zhàn)國時候,孟子對齊宣王: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齊宣王問孟子:“君王死了,已經(jīng)離開這個國家的舊臣要為他服喪么?”孟子回答:“如果君主對臣下好,對人民好,臣下想離開國家的時候,好好地送走他,離開三年還不回來,才收回他的財產(chǎn),這樣的君主,臣下就該為他服喪。如果君主對臣下惡劣,對人民惡劣,臣下想離開這個國家的時候,就迫害他,就馬上沒收他的財產(chǎn),這就是仇敵。為仇敵,服哪門子的喪?!” 電視劇里,海瑞大喊過一聲:大明朝還有利劍嗎? 他就是大明朝的利劍。就像孟子是戰(zhàn)國的利劍一樣。他們身上灌注了人類的尊嚴,人類的價值。 君王又如何?權(quán)力又如何?孟子說:雖千萬人,吾往矣!
六 我再重復一遍,對這部電視劇分析什么權(quán)力的平衡,什么權(quán)力的運作,什么規(guī)矩,那都是皮相之見,都大大低估了這部電視劇。 《大明王朝1566》講的是權(quán)力與人類價值、人類尊嚴的戰(zhàn)斗。講權(quán)術(shù)講規(guī)矩的電視劇在中國一抓一大把,但是講這種悲劇性戰(zhàn)斗的電視劇,即使不是獨一無二,也是寥寥無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