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 真本已人昭陵,世徒見此而已,然此本最善。日月愈遠(yuǎn),此本當(dāng)復(fù)缺壞,則后生所見愈微愈疏矣。《題蘭亭記》 仆嘗見歐陽文忠公,云《遺教經(jīng)》非逸少筆,以其言“觀之信若不妄”。然自逸少在時小兒亂真,自不解辨,況數(shù)百年后傳刻之徐而欲必其真?zhèn)?,難矣。顧筆畫精穩(wěn),自可為師法。(題遺教經(jīng)》 筆墨之跡托于有形,有形則有弊,茍不至于無而自樂于一時,聊寓其心,忘憂晚歲,則猶賢于博弈也。雖然,不假外物而有守于內(nèi)者,圣賢之高致也,惟顏子得之。《題筆陣圖》。 筆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獻(xiàn)之;筆禿千管,墨磨萬錠,不作張芝作索靖?!额}二王書》 王會稽父子書存于世者蓋一二數(shù),唐人褚、薛之流硬黃臨放,亦足為貴?!栋像已εR帖》。 辨書之難,正如聽響切脈,知其美慫則叫,目謂必能正名之者皆過也。今官本十卷法帖中,真?zhèn)蜗嚯s至多,逸少部中有《出宿餞行》一帖乃張說文。又有“不具釋智永白”者亦在逸少部中,此最疏謬。余嘗于秘閣觀墨跡帖似是獻(xiàn)之真筆。皆唐人硬黃臨本,惟《鵝群》一帖似是獻(xiàn)之真筆。又于李瑋都尉家見謝尚、王衍等數(shù)人書。來源書法 屋,書法 屋是一個書法學(xué)習(xí)基地。超然絕俗,考其印記,王涯家本。其他但得唐人臨本皆可畜?!侗娣ㄌ?/span> 此卷有云:“伯趙鳴而戒晨,爽鳩習(xí)而揚(yáng)武?!贝藦堈f《送賈至》一文也。。乃知官帖中真?zhèn)蜗喟??!侗婀俦痉ㄌ?/span> 《蘭亭》、《樂毅》、《東方先生》三帖皆絕妙,雖摹寫屢傳,猶有昔人用筆意思,比之《遺教經(jīng)》則有間矣?!额}逸少書》。 譯文: 真跡已人昭陵,世人只見此本而已,但此本最完善。日月愈遠(yuǎn),此本當(dāng)更缺壞,一則后人所見愈少愈簡陋了?!额}蘭亭記》 仆曾見歐陽文忠公,說《遺教經(jīng)》不是逸少筆跡,以其中一句話“觀心清凈就不虛妄”。然而從逸少在世時,小人亂真,自己不能分解辨別,況且經(jīng)數(shù)百年傳刻之后而要想肯定其中的真?zhèn)?,難了??垂P畫精嚴(yán)工穩(wěn),自然可當(dāng)作老師傳授的技藝?!额}遺教經(jīng)》 筆墨之跡,依托于有形,有形則有弊病,如果不至于無而自樂于一時,聊以寄托心意,忘卻晚年的憂愁,則還勝過于局戲和圍棋了。雖然如此,不假借外物而有守于內(nèi)心的,可是圣賢之高雅情致了,只有顏子能如此?!额}筆陣圖》 筆成家,洗筆硯的墨水成池,不如羲之也追得卜獻(xiàn)之。筆禿了千管,墨磨了萬艇,不作張芝作索靖?!额}二王書》 王會稽父子的書跡留存于世的大概很少。唐人褚、薛之流的硬黃紙臨摹仿效,也足以為貴?!栋像已εR帖》 辨別書跡之難,正如看病聽聲切脈,知其好壞則可,自以為必能辨正名稱的人都過了。今官府收藏的書本十卷法枯中,真?zhèn)蜗嚯s極多。逸少部類中有《出宿餞行》一帖乃張說的文字,又有“不詳備釋智永告語”的也在逸少部類中,此最粗疏謬誤。我曾在秘閣觀看墨跡,皆唐人硬黃紙的臨摹本,只有《鵝群》一帖似是獻(xiàn)之的真跡。后又在李瑋都尉家見到謝尚、王衍等數(shù)人的書跡,高超不俗,考查其中的印記,王涯家的藏本。其他只要得到唐人臨摹本皆可收藏?!侗娣ㄌ?/span> 此卷有言:“伯趙鳥鳴叫而報曉警睡,爽鴻鷹練飛而顯示武力?!贝藦堈f(送賈至》的文字哩,乃知法帖中真?zhèn)蜗喟??!侗婀俦痉ㄌ?/span> 《蘭亭》、《樂毅》、《東方先生》三帖皆精妙絕倫,雖是摹寫多次的傳本,優(yōu)有古人用筆意思。比之《遺教經(jīng)》,就有差別了?!额}逸少書》 書法之家(微信號:sfzhijia) 最專業(yè)的書法資料庫!
|
|
|
來自: 神韻古風(fēng) > 《書畫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