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 林徽因(1904~1955)致梁思懿、周念慈罕見詩稿二種 文稿二頁 1936年10月29日作 發(fā)表:《獨行》一首:《大公報·文藝副刊》,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3月7日)。 《獨行》一首部分著錄:1. 《林徽因詩集》P59,林徽因著,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年。 2.《新月派詩選》P255,徐志摩等著,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年。 3.《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總第57期》P156,作家出版社,1993年。 4.《林徽因文集文學卷》P210,梁從誡編,百花文藝出版社,1999年。 5.《林徽因詩文集》P65,譯林出版社,2011年。 說明:本標的為林徽因《十月獨行》、《看葉子》二首詩歌最初稿,及林徽因親筆中、英文附言各一段,分別贈予梁思成二妹梁思懿、梁思成大姐梁思順之女周念慈。不僅記錄了林徽因兩首詩歌不為人知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過,也見證著林徽因與梁家人之情誼。其中《獨行》后發(fā)表于《大公報·文藝副刊》,而《看葉子》一詩從未經(jīng)發(fā)表。 林徽因?qū)ⅰ丢毿小焚浻栊」昧核架玻⒏叫艛?shù)語。梁思懿當時為燕京大學學生,是梁思成、林徽因家中???。從林徽因信中來看,二人一直有詩歌交換,并曾與周念慈一起圍坐讀詩,可見其間親密?!丢毿小吩凇洞蠊珗蟆の乃嚫笨钒l(fā)表時,改名《十月獨行》,全詩均有個別字詞改動,其中第三節(jié)“我惶惑又抱歉”改為了“我更自己抱歉”。 1936年間,周念慈亦在燕京大學念英文科,故林徽因在贈其的詩后以英文致信。林徽因在信中寫道,《看葉子》的靈感來自于燕京大學的秋葉與歡樂的青年們。而對于詩中“我疑心你已變了模樣”中的“你”,林徽因則俏皮地表示此人的范圍很大,周念慈盡可以猜測。周念慈讀書期間,常在梁思成家留宿,與林徽因一度親密無間,后因其母梁思順不悅,往來才漸稀疏。 從時間上看,兩首詩均寫于林徽因詩歌創(chuàng)作最為集中的時期,這一時期的林徽因,與剛剛改革后的《大公報·文藝副刊》聯(lián)絡密切,不僅頻繁發(fā)表作品,也應蕭乾邀請,編輯了《大公報文藝叢刊小說選》。此二首詩寫作的前幾天,林徽因參與簽署了《平津文化界對時局宣言》,指陳嚴峻的抗日形勢下政府的消極態(tài)度。而隨著局勢緊張,在《十月獨行》發(fā)表數(shù)月后,林徽因、梁思成一家出走北平開始流亡,林徽因作品亦日趨蒼涼,《十月獨行》與《看葉子》中的清麗與恬靜從此遠離了林徽因的詩情。 LIN HUIYIN AUTOGRAPH POEM MANUSCRIPTS SIGNED TO LIANG SIYI AND ZHOU NIANCI Two pages Dated October 29, 1936 Published: Tai Kung Pao · literature and Art Supplement, March 7, 1937 26.5×20.5cm×2 RMB: 100,000-200,000 上款簡介:1. 梁思懿(1914~1988),為梁啟超第三女,著名的社會活動家。 梁思懿于1933年考入燕京大學醫(yī)學預備班,準備三年后進入?yún)f(xié)和醫(yī)學院學醫(yī)。后來為參加革命,轉(zhuǎn)入燕京大學歷史系,并自1935年開始投身學生運動。她思想活躍,積極進步,曾任中國共產(chǎn)黨的外圍組織“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的大隊長,是“一二·九”運動中的學生骨干,是燕大學生領(lǐng)袖,為“燕京三杰”之一。 2. 周念慈(1915~?),梁啟超長女梁思順之長女。三十年代畢業(yè)于燕京大學英語系,后前往美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