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以熟知,先以真知。 導(dǎo)語: 沈銓(1682—1760),字衡之,號南蘋,浙江湖州市德清縣新市鎮(zhèn)(一作吳興(今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qū))人。少時家貧,隨父學(xué)扎紙花。20歲左右,從事繪畫,并以此為生。其畫遠師黃筌畫派,近承明代呂紀(jì),工寫花卉翎毛、走獸,以精密妍麗見長,也擅長畫仕女,畫人物得不傳之秘。嘗寫花蕊夫人宮詞為圖,殊極巧妙。 雍正九年(1731)沈銓應(yīng)日本天皇之聘,偕弟子鄭培、高鈞等東渡日本,歷時3年,形成“南蘋派”寫生畫,深受日人推崇,被稱為“舶來畫家第一”,從習(xí)畫者頗多,日本江戶時代長崎畫派即在其影響下形成,尤以圓山應(yīng)舉最為著名。歸得金帛散給友朋,橐仍蕭然。 沈銓歸國后聲譽大震,傳至京城,朝廷便下旨命沈銓作畫上貢,乾隆7年作《花蕊夫人宮詞意》受到好評,除此,沈銓還陸續(xù)為宮廷作吉祥寓意之畫,由此沈銓及弟子童衡在中國畫史上被稱為宮廷畫家,沈銓晚年寄居于蘇州,孜孜不倦地致力于書畫藝術(shù)之研究,在乾隆27年81歲的沈銓還能作《花鳥圖》。 1762年沈銓逝世后,從子沈天驤進新市南頻府,守孝三年,繼承畫業(yè),唯一入室弟子童衡離開沈宅到新市明因寺為僧,閑余作畫終身。沈銓把一生獻給了繪畫事業(yè),在繼承院體派傳統(tǒng)的基礎(chǔ)上,獨創(chuàng)了強大的南頻畫派,在當(dāng)時的江南獨樹一幟,有詩予以很高的評價“江南高手誰第一,吳興沈生世無匹”。
來源:頂尖藏品 |
|
|
來自: 伯樂書香小屋 > 《伯樂美術(shù)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