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干志堅思苦 【原文】 (黃)干往見清江劉清之,清之奇之,曰:“子乃遠器,時學非所心處子也?!币蛎軜I(yè)朱熹。干家法嚴重,乃以白母,即日行。時大雪,既至,而熹他出。干因留客邸,臥起一榻,不解衣者二月,而熹始歸。干自見熹,夜不設榻,不解帶。少倦,則微坐一倚,或者達曙。熹語人曰:“直卿志堅思苦,與之處甚有益?!?/P> (選自《宋史·黃干傳》) 【注釋】 (1)熹(xī)天亮;光明。 (2)?。╠ǐ)高級官員住的房子:官邸。 (3)榻(tà)低而窄的床,泛指床。 【譯文】 宋朝的黃干,原來要去清江拜求劉清之為師,劉清之見到黃干,看他才貌很不一般,婉言對他說:“你是具有遠大志向和才能的人,我這里教學條件差,可不是接納你的地方,希望你到朱熹那里從師學習!”黃干的家規(guī)很嚴,于是他先把去朱熹那里上學的事告訴了母親,經(jīng)過母親允許,當天就到朱熹那里從師學習去了。這天正下大雪,當黃干到達朱熹的家里時,一打問,朱熹外出到別的地方去了。黃干便找了個旅店住下,屋里只有一個又窄又矮的小床,躺下是它,坐起還是它。在等候兩個月時間里,從來沒有脫過衣服睡覺,為的是不知朱熹什么時候回,他想朱熹一回來就去拜見他。果然朱熹從外地回來了。黃干自見到朱熹,夜間連床都不準備,總是穿著衣服休息,疲倦了,就稍微靠著東西坐一會兒,有時就一直到天亮。朱熹很感動,他對別人說:“直卿意志堅定,能夠艱苦地思考,和他相處很有益處?!?/P> 【參考資料】 黃干(1152-1221)南宋理學家,字直卿,號勉齋,福州閩縣(今福建閩侯)人。少受業(yè)于朱熹,深受器重,朱熹以次女許配黃干為妻。歷監(jiān)臺州酒務,知新淦縣、通判安豐軍、知漢陽軍等。吏治廉明,曾陳說抗金保民大計,知安慶府時,倡導百姓修筑堅城以御金兵入侵。后講《易經(jīng)》于白鹿洞書院。復召入,為大理丞。時邊備廢弛,忌者恐其直言邊事,排擠致使歸里,遂授徒著書以終。晚年傾心著述,講求學術。卒后贈朝奉郎,謚文肅。 黃干極為朱熹賞識,熹監(jiān)終前親以手稿付之。為朱熹四大弟子之一,配享廟祀。寧宗嘉定九年(1216),黃干舉家居建陽考亭,于建陽城內(nèi)建草堂,名環(huán)峰,以繼志傳道為己任,聚徒講學,身體力行,聲名遠播,諸生云集,“巴蜀江湖之士皆來受學”(《建陽縣志·黃干傳》)。嘉定十四年正月,寫成《朝奉大夫華文閣待制贈寶謨閣直學士通議大夫謚文朱先生行狀》,文中高度概括了朱熹一生坎坷的事跡,為研究朱熹生平提供了最可靠的依據(jù),全面論述了一代理學大師朱熹的學術思想和人品道德,并給朱熹以“紹道統(tǒng),立人極,為萬世宗師”的高度評價。當年病逝,有《黃勉齋文集》傳世。黃干一生著述彼豐,可考的專著有《五經(jīng)講義》,《四書紀聞》,《誨鑒衙》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