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俺爹俺娘》是著名攝影家焦波,從給爹娘拍攝的近萬余張照片中精選出的作品集,這些照片真實地記錄了魯中山區(qū)兩個世紀(jì)老人幾十年間的生活片斷,張張深情、段段精彩。他的組照《俺爹俺娘》榮獲首屆國際民俗攝影比賽最高獎——“人類貢獻獎”大獎。  第一次看到這部片子,已是四五年前。這其實是一部非常粗糙簡單的片子,但就是這樣一個個簡單平凡的細節(jié),卻蘊含了最質(zhì)樸和飽滿的張力,令人感動不已。而是什么賦予了這部片子感人的魔力?無他,情感而已。
曾經(jīng)見過許多頌揚父愛母愛的影片,有紀(jì)錄片,也有虛構(gòu)的故事,無一不是用父母的辛勞付出和毫無保留來打動觀眾。從未有這樣一部片子,以兒子的角度,帶著款款深情和深切的感恩,將生活中再平凡不過的細節(jié)平鋪直敘來,仿佛不帶任何悲喜的,又似是訴盡了人間的悲喜。
這部片子記錄的,是他們對文化的渴望,對生活的熱忱,還有對兒孫的愛。

娘,一個身高1.41米,體重71斤的弱小女人……她屬牛
 爹,長著一雙倔犟眼睛的健壯男人……他屬兔
 這是我給爹娘拍的第一張合影,那時的爹娘一臉嚴(yán)肅
 每次我離家時,總不讓娘送,娘也答應(yīng)不送,但往往到了村頭,猛一回頭,娘就跟在身后...
 爺爺一輩子沒上過泰山,爹抱著爺爺?shù)漠嬒衽郎咸┥綐O頂。
 爹說:“往上點兒,再往上點兒,你聽見了嗎?”
 娘,還下地嗎?”“去!人活著不干活干啥!”這一年,娘已84歲了
 一字不識的娘曾說過:“要做成啥事都和推磨一樣,一步一步來,反正走一步就少一步……”
 家里蓋房,來了三十多個匠人、小工幫忙,娘出出進進,忙著為匠工們備飯
 “這是誰啃的西瓜,剩了這么多瓜瓤,扔了多可惜!”爹說著找來切菜刀,削下來再吃掉
 秋天,把成熟的葫蘆摘下來,中間鋸開成為兩半,再放到鍋里煮一煮,葫蘆瓤是一道極好的菜,而葫蘆瓢用作盛水的勺,又經(jīng)濟,又比買的鐵勺好使
 娘說:“俺過門前絞過一次臉,一輩子就‘美容’了那么一回”
 娘說:“俺這么大歲數(shù)了,咋還能穿這樣艷紅的衣服呢?”“實在好看,實在好看。挺像當(dāng)年結(jié)婚時你穿的那件啊!”爹說
 娘6歲纏腳,趾甲長成了蝸牛的樣子,爹常為她修剪。
 娘生病了,爹也成了半個赤腳醫(yī)生
 男在前,女在后,爹在任何時候都是唱“主角”。
 對爹的“旨意”,娘言聽計從,盡管有時不情愿。
 爹對著娘大聲吵嚷,看我要拍照片,便坐到暖氣包上“悶”起來了,我想,他這樣悶著比吵更難受。
 娘生爹的氣,病倒了,在打吊瓶的那幾日,爹又燒水,又做飯,格外勤快
 要過春節(jié)了,娘的肺氣腫病突然發(fā)了,住進醫(yī)院進行搶救,爹一個人在家孤孤單單,整天打不起精神來
 娘的病稍有好轉(zhuǎn),爹迫不及待到醫(yī)院探望,一進門就直抹眼淚?!霸蹅z結(jié)婚 68 年,這可是頭一回不在一塊兒過年啊 ! ”爹邊哭邊說
 清明(4月5日)過后,春暖花開的時候,娘的病慢慢好轉(zhuǎn)。五月初,竟神奇般地站了起來,出院回來了
 爹喜歡這張照片?!叭嗽诓≈貢r,全家人都悲戚戚的,病好了,看看這張照片又讓人樂,這叫‘悲喜相生’
 爹摔斷了股骨,但還是那倔脾氣,吃飯還是不讓人喂。
 娘心疼爹這把老骨頭,扭頭哭了。
 娘給爹擦洗了全身,又給他剪腳趾甲。
 病好了,他們還是閑不住,又下地干活了。爹常說,你娘的小腳走不快??擅看巫咧咧?,爹又落在娘的身后
 爹是俺家第三代木匠,開了幾十年棺材鋪,“文革”前就剩下這一口棺材。爹對娘說:“你跟著我受了一輩子苦,這口棺材你就占了吧,俺再做口薄的自己占。”對此,娘十分滿足。逢人便說:“俺沒白跟當(dāng)木匠的過一輩子啊?!?/span>
 每年春天,娘都把壽衣拿出來曬一曬。家鄉(xiāng)有種說法,多曬壽衣,人會長壽的。
 每到過年,娘總是坐在家門口的石頭上,盼望兒回家。
 娘每年都把灶王爺貼在灶邊,其實她自己也在灶上忙碌了一輩子
 1980 年代末,時興大美人頭掛歷。娘說:“看這些閨女長得多俊呀,拆開來并排貼在墻上更好看?!钡f:“城里人家也都這樣掛
 要過年了,爹娘整理一下相框里的子孫們的照片,也算過個“團圓”年吧  年除夕,爹從小賣部買來四根香蕉,說是祭祖用:“他們生前沒見過這稀罕物呢!”爹說。
 過年了,一家人團團圓圓。難得娘這么暢快的笑臉,又殺雞又宰羊,忙里忙外。娘說:“怎么累都值得??!”
 娘包大包子,葷的素的包成不同形狀,愿意吃哪一種,一看就分辨明
 剜點野菜給孩子們換換口味。她說:“早年缺糧食用野菜填肚子,現(xiàn)今吃野菜是嘗新鮮了
 娘85歲大壽,我和姐姐們又給她買了一個大號帶“壽”字的生日蛋糕
 這個柜子是娘的姥姥的陪嫁品,又是我姥姥的陪嫁品,姥姥又把它傳了我娘。
 娘過75歲生日,我和姐姐給她買了一個生日蛋糕。喝完酒了,該吃蛋糕了,娘拿來了切菜刀,劃來劃去,怎么也切不成塊。
 家里剛安上電話,爹娘就想打一個試試。爹撥號碼,娘拿耳機聽?!罢]聲呢?”娘直埋怨爹不會撥號碼
 是全家第一張合影。爹娘生了8個兒女,死了4個,剩下我和傻子大哥,還有兩個姐姐。大哥始終是爹娘最牽掛的
 我兒子的第一步,是在娘的扶持下開始的。
 兒子上了大學(xué),暑假回家看奶奶,非用小鐵車推著奶奶在村子里轉(zhuǎn)轉(zhuǎn)。娘說:“坐俺孫子的小鐵車,比坐兒子的小轎車還舒
 我兒子考上了北大研究生。臨走時,娘拉著孫子的手,囑咐了一遍又一遍...
 “隔代親,隔代情!”“八十老翁賽頑童?!?/span>
 近一點,再近一點!”重外甥女晶晶讓爹和娘親親熱熱照張相
 爹娘爬上了泰山極頂,碰上了一對青春戀人
 手挽著手,爹娘來到天安門
 爹娘說,坐在地鐵里啥都好,就是弄不清東南西北
 第一次進大城市,第一次吃快餐
 給孩子們買的“小電影”爹娘倒先瞧上了
 娘,你在看啥呢?爹,你在干啥呢?
 一起生活了幾十年,隔著廊柱歇息,動作、神情都快一致了!
 一生相扶持,還是老夫妻
 一對來自加拿大的夫婦看到爹娘雙雙攜手登上長城,羨慕不已。
 不到長城非好漢,咱登上長城,也成好漢啦!”爹對娘說
 爹娘結(jié)婚70周年這一天,到北京游覽,這是他們第一次坐飛機。娘有些緊張,緊握著爹的手不放
 爹深情地拉著娘的手,念了一句戲詞:“咱手把手兒把話啦……
 90歲大壽那天,我給爹娘拍了這張合影。沒想到,這竟是他們最后一張合影……
 爹已經(jīng)去世了,就從娘的病房前送走的,雖說沒有人告訴娘,但那一瞬間娘仿佛知道了什么…… 后來家人告訴娘說爹去了北京療養(yǎng),娘只是偶爾問一句“他在那邊好嗎?”就很安靜的看著床單…… 說不下去了…
沒有浩大的場面,沒有絢麗的色彩,有的僅僅是一個個平凡的鏡頭,卻打動了無數(shù)兒女跳動著的心。焦波編導(dǎo)的《俺爹俺娘》用最真實的照片為主體,帶給人們沖擊心靈的人生觀。
從1973年第一張合影到2002年的最后一張,時間充斥著整部紀(jì)錄片。在影片中爹娘結(jié)婚70周年時爹對娘一句“又溜溜,又勾勾”帶給多少人無盡的回憶?從白金婚到最終相伴的72周年,這難道不是“持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典型?2002年,時間仿佛定格,爹與娘最后的離別。娘沒有來得及見爹最后一面,匆匆而過,說不得別離,甚至爹的死都被“我”隱藏在心里,沒有告訴娘,怕她……接受不了。
影片中沒有真正意義上戳中淚點的句子,平凡的鏡頭,樸實的言語竟讓人情不自禁。片中大量運用空鏡頭,通過對于山路的空鏡頭引發(fā)觀眾聯(lián)想,這是“我”對于爹娘的不舍。焦波影片中的特寫值得人們深思,娘在二姐家時,“我”離開那里,娘依舊走到門邊送“我”,如同當(dāng)時在老家一樣,而下樓后對娘在窗邊向外張望的特寫,感動了我們,感動了世界。娘早已年老力衰,再也不見當(dāng)年的風(fēng)采,布滿皺紋的雙手,體現(xiàn)出娘的蒼老,這個對雙手放在膝蓋上特寫的鏡頭,娘是在想爹嗎?
最后的一個長鏡頭,“我”利用山谷間的回聲高呼“爹,娘”,仿佛是在用生命吶喊,具有強大的穿透力。這并不是影片中第一次運用這種具有“生命力”的聲音,《俺爹俺娘》多次使用聲畫分立,爹蒼老的聲音伴隨著空曠的大地,讓人們不禁感嘆歲月的無情。1973年到2002年,焦波用27年的照片把爹娘定格在影片里,或許只有這樣,才能讓爹娘永遠留在身邊。
落花有意,時間無情。不管我們運用什么手法留住爹娘,可惜的卻是逝者如斯夫。用有限的時間來留住爹娘最后的日子,將生命定格在那一刻,這就是《俺爹俺娘》帶給我們的。

同時推薦大家看下原著,一本永遠讀不完的書。  《俺爹俺娘》(百年紀(jì)念珍藏版)
焦波 著丨2016.01 
可以在公共號后臺回復(fù):俺爹俺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