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濟源晨報記者 商恒露 文 圖由受訪者提供 如果有快遞員突然上門,為你送上一個陌生包裹,你會覺得是天上掉餡餅嗎?其實,這很可能就是你中圈套的開始。 近日,園丁苑小區(qū)的劉先生就遇到了一個“貨到付款”的騙局。幸運的是,他簽收快遞前撥打了寄件人的電話,發(fā)現(xiàn)關(guān)機,覺得有貓膩后果斷拒簽,才避免了上當(dāng)受騙。 沒購物,“37元包裹”莫名被送上門 11月28日13時許,劉先生接到了快遞員的電話,稱有一個包裹到了。劉先生和妻子都是購物狂,由于網(wǎng)購頻繁,到貨時間不一,劉先生經(jīng)常會忘記自己買了啥。但是,他從未使用過“貨到付款”。因此,看到包裹上面寫著“代收37元”,并且是從廣東發(fā)來的時,他猶豫了一下,撥通了寄件人的電話,而對方的電話處于關(guān)機狀態(tài)。 會不會是妻子購買的,讓他付款收件呢?他又撥打了妻子的電話,答復(fù)仍是“沒有”。于是,劉先生果斷選擇了拒簽。 劉先生繼而猜想,這會不會是騙局?他上網(wǎng)輸入“貨到付款被騙”后,網(wǎng)上顯示,此類事件在全國已多次發(fā)生。還有的包裹上寫著“老公這是我買的”等字樣,讓收件人稀里糊涂地上了當(dāng)。 家住源園社區(qū)的原女士就沒有這么幸運了。不久前,她回家看到母親替她簽收了一個包裹,上面寫著“代收25元”。由于她在上班,毫不知情的母親就付錢了??吹嚼锩媸且粋€制作得很粗糙的飾品,她才意識到上當(dāng)了。 “貨到付款”騙局,價格在20元到40元之間 對于類似的事情,快遞員小趙已經(jīng)見怪不怪了。他說:“每天都有兩三個是小額貨到付款快遞,鄉(xiāng)下和城市周邊村居較多?!?/p> 小趙稱,市民收到的“貨到付款”包裹五花八門,有的收到香水,有的收到吊墜,還有的收到了茶具、充電寶等。雖然東西不同,但有個相同的特點就是小額,價格在20元到40元之間。 “有的市民會向家人核實,如果不是家人買的就拒簽,我們會將快遞退回。但有的市民看也不看就簽收了,打開后才發(fā)現(xiàn)里面是個很廉價的商品?!睂τ诤笳?,小趙表示無可奈何。他的職責(zé)是將包裹安全準確地送到收件人手里,具體里面是什么物品,他也不清楚。 還有資料顯示,這類快遞一般會選用一些價格極低的物品騙取差價,80%左右的快遞費會返給發(fā)貨人。而且快遞一旦被簽收,這些損失就無法追回了。一些收貨人明知被騙,但因為數(shù)額較小,大多只能自認倒霉。 “騙子發(fā)10個快遞,如果有一個簽收,他們就能賺到?!毙≮w說。 撥打寄件人電話、付款前驗貨,避免上當(dāng) 采訪中,不少市民提出了自己的疑問:“騙子怎么會知道我的姓名、電話,甚至知道小區(qū)、門牌號?”民警稱,如今信息泄露的途徑有很多,有時候你填寫的表格或會員卡就可能“出賣”了你。 “市民在商場辦卡時,會留下很詳細的信息,包括住址?!泵窬治龅?,這些信息很有可能被別有用心者轉(zhuǎn)手賣掉。有時候電腦中病毒后,不法分子會趁虛而入,竊取信息。 另外,每位淘寶賣家手里會掌握很多客戶的信息,有人會向其購買,這也會導(dǎo)致個人信息泄露。再比如,有的老人經(jīng)不住誘惑,商家一打電話許諾贈送禮物,老人就會將所有的信息全部告知。 對于“貨到付款”這種騙局,民警建議,可通過撥打寄件人電話、付款前驗貨等方式求證,避免上當(dāng)受騙。同時,防范這類詐騙的最好辦法是不貪小便宜,若“貨到付款”包裹不是自己購買的物品,尤其是那些完全陌生的包裹,支付費用又超過快遞費用的,要果斷拒收。⑤ 提示: 小額“貨到付款”,新騙局的“障眼法” 1.收集消費者快遞地址,在和消費者無任何溝通的情況下送貨上門。 得逞原因:消費者不驗貨,直接簽收;親戚、朋友不知情,付款代收。 2.竊取消費者的信息,冒用商家名義,以回饋禮品的方式將快遞送上門,稱到付貨款為運費。 得逞原因:利用消費者對商家的信任,不驗貨就付款或親屬代收。 3.通過微信等社交工具發(fā)布免費領(lǐng)取試用品的信息,得到消費者的地址后送貨上門,稱到付貨款為運費。 得逞原因:消費者主動申領(lǐng),詐騙者不明示費用,消費者收到后誤以為是運費。 (濟源網(wǎn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