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時刻訓練我們的“攝影眼”。 即使沒有相機在手,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應該多練習我們的一雙攝影眼,看到任何場景和畫面,我們不僅可以使用手機進行拍攝練習,也可以在腦海進行默認構圖,默想著我若使用相機,那該使用什么樣的操作設置來達到最佳效果? 二:玩懂弄通自己的裝備器材,細致到能熟悉每一個功能。 你對自己的相機各項設置參數都了解嗎?相信絕大多數攝友,都會使用相機主要功能了解,一些細致入微的偏功能設置,很多人都是云里霧里。而往往就是一些偏功能,為你的作品起到畫龍點睛之效。你連自己的器材性能都沒摸透,談何攝影輔助借力呢? (三) 自己一個人或一兩個攝友去練習。攝影是一門享受孤獨的藝術,當自己靜心思考的時侯才是你創(chuàng)作的最佳時刻。平常去練習拍攝你會跟朋友一起去嗎?除非朋友也是喜歡攝影的,否則請自己一個去練習 (但要注意安全),這樣你才可以慢慢自己嘗試、改進和尋找不同的角度、構圖而不怕令朋友久等,這樣你才可以真正投入學習攝影的世界。 四:不怕臟或累,只是為了得到更好的角度。 整體來說,常人越是看不到的角度和場境,我們越要拍出來,相片越是會吸引人,因此在按下快門前請先看看能否找到一些特別、有趣或與別不同的角度才拍攝,有時候我們?yōu)榱说玫礁吒鼜V更有層次的風景角度,不惜翻山越嶺,有時候為了得到更有特點的角度,甚至會趴躺在地上也在所不惜。 五:專心鉆研一個主題,再慢慢涉及其他題材。常言道:術有專攻。很多初學攝影的同學常常會同一時間拍攝不同的主題 (風景、人像、微距 等等),但其實每一個主題也會有專屬的技巧,如果可以把大部分時間也用來鉆研其中一種技巧,一定可以拍出更漂亮的相片!當然有信心拍攝該題材后也可以慢慢發(fā)掘其他興趣。 (六) 錢花在刀刃上,要花在必須置配的物件上。對于攝影來說,顯然是技巧為王,再次是器材的精通。都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必須使用的器材配件裝備,對于相片或拍出來的效果會具有決定性的影響。但對于可用可不用,或性能重疊性的,就沒有必要入手購買造成成本浪費。除了相機主套件外,基本我們會配備下列主流配件: – 穩(wěn)定實用的三腳架和云臺 – 減光濾鏡:讓你拍攝高質素的長曝夜景、車軌、星空、流水等令人驚奇的作品 – PCL偏振鏡:去除反光、看到水底、令天空更藍水更綠,這效果是 Photoshop都難以處理的。 – 漸變鏡:平衡天空和地面的高光差,讓風景相片更專業(yè)。 --離機閃光燈:人像不可或缺的輔助補光。 --快門線:防止抖動,輕松使用。 --電池和儲存卡:出門攝影,備用無憂。 --攝影背包:合理容納空間,一包背行神州。 七:多參考和分析別人的作品。 網絡世界發(fā)達,我們在攝影群里,論壇里隨時也可以看到各地攝影師的精彩相片,隨了交流,鼓勵,羨慕稱贊外,我們也要學會分析相片是怎樣拍出來的,那些地方是值得自己去學習的,例如角度、構圖、光線、前景、背景等,然后去嘗試自行拍出來。經驗多了,技巧自然會日益增長。 八:虛懷若谷,接納思考其他攝友給出的不同意見。 良言往往逆耳,在有攝友給出不同的理論意見時,不要覺得面子掛不住或者自以為然,別人第一眼所見所想所指出的作品缺陷,絕對是值得我們去思考的:我下次再碰到這種題材時,可以彌補這個缺陷嗎? 自我批評與總結,療效往往很顯著。 九: 從實踐中去解決問題,通過這個過程得到學習。在攝影訓練班組織的活動中,是最容易學習中解決問題的,在與老師和其他攝友學員的交流過程中,碰到的困難問題往往都會引刃而解,這是筆者一直堅持的原則,也在同學身上看到了很大的成效。所以當有同學遇到拍得差的相片時,一定要主動去交流,有那些可以改進的空間,弄懂自己的疑惑,這樣你一定可以進步的。 注:本文部分借鑒于“攝影巴士”課堂圖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