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火鍋不用底料,清水火鍋我最棒了” 喜歡在冬天吃火鍋,享受窗外寒風呼嘯,屋里熱氣騰騰的那種火鍋氛圍。一家子圍坐一桌,小火靜燃,鍋里砰砰砰的沸騰,任憑夾起鍋里任何的食材,蘸醬,嘴吹涼,放到嘴中,“嗯~”,都是無盡的美味。給予的溫暖讓人不想離開,就像冬天里的被窩,抓得住我的身體,還暗爽我的內(nèi)心。 外面吃的火鍋多了,能滿足胃口,但真正能暗爽到內(nèi)心的真不多。我是南方人,習慣了清口,北方火鍋濃郁的湯底,加上醇厚的芝麻蘸醬,一直都難以讓我高傲的味蕾滿意,如果還不巧,桌上碰到了鮮紅的四川火鍋,我心里總是念叨求吃飽,實在是辣。我一純吃貨,桌上動不了筷,著實是難受。 (殺豬叫) 不過,能讓被人找到自己身體的高潮點,也著實難。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的G點在哪里,點對點的刺激才會來得舒服。所以,放大招滿足自己,就只能自己下廚房動刀了。 家里火鍋,很多人怕不懂熬湯底。有人覺得這簡單,從超市貨架上挑款塑料袋裝的湯底就可以了。我慎加工好的原材料,因為有一次我就是用的超市湯底,袋子打開后,是一大堆白白的粉末,倒到清水里后立刻混混濁濁的,沒有食欲就不說了,我怕緝毒犬要來緝我。 所以要健康,就要舍去各種不明物體的加工品(商家良心我還是不太放心),清湯起火,超級新鮮的原材料,用蘸醬做美味助攻,家里火鍋這種單品也能做到美味爆炸。 我要開始做了 1、這次我做的是牛肉清湯火鍋,蘿卜鋪底,菌類做味道補充,魚丸豆腐做味蕾點綴,食材就這么簡單,要記住的是,這里的牛肉一定一定要新鮮,這可是牛肉火鍋,愛吃肉的話,對自己好一點。肉選好一點的,貴一點的,牛里脊最好了。 2、牛肉入鍋前,要“溫柔”對待,我會加少許木薯粉、花生油、胡椒碎還有小蔥到牛肉碗里,然后用手,揉捏到它們水乳交融,不能自己。這樣捏出來的牛肉,吃起來不會柴,木薯粉和花生油使得順滑入味,胡椒去味,完美。 3、打底的白蘿卜,切片,先過一遍沸水。媽媽說,不能用過過白蘿卜的沸水煮火鍋,因為會“辣”。這辣我也不太懂門道,但是過來人的美食建議我一般都直接采用的,不會錯。北方的大蘿卜比南方的好,煮沸個5分鐘就很柔軟了。 4、補充味道用的香菇和黃花菜,記得提前泡水,直到吸水豐滿后,煮起來才能散發(fā)本身的菌類香味。還有做味蕾點綴的墨魚丸,我是買的現(xiàn)成的冷制品,這個水沸的時候就直接放入就行了。
5、步驟是這樣的:蘿卜煮軟后,換水煮沸--加入菌類--加入魚丸--沸水后加入牛肉--調(diào)味--做醬料--開吃。
醬料也很重要,我會用花生油、蒜蓉醬、蠔油和生抽組成搭配,我認為的最佳美味組合,一塊牛肉入醬,“嗯~啊~哼哼哈嘿?!?/p>
清水火鍋,也可以做的很好吃呢,而且超下飯,哎呀,一不小心,兩大碗大白米飯又下肚,肚子鼓鼓的,舒服。 |
|
|
來自: 張節(jié)sddg7b376z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