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文章
發(fā)文工具
撰寫
網(wǎng)文摘手
文檔
視頻
思維導圖
隨筆
相冊
原創(chuàng)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圖片轉(zhuǎn)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甘菊,菊科菊屬多年生草本,野生。高50—100厘米,有地下莖匍匐莖。莖直立。自中部以上多分枝,或僅上部有花序狀分枝。莖枝上有稀疏柔毛,但上部花序枝上毛稍多。基部和下部葉花期脫落。中部莖葉卵形或?qū)捖研危?font color="#FF0000" style="word-wrap: normal; word-break: normal;">二回羽狀分裂。一回全裂或近全裂,二回半裂或淺裂。一回裂片2—3對或2—4對。最上部接花序下部的葉羽裂、三裂、或不裂。全部葉兩面同色或近同色,淡綠色,被稀疏柔毛,或上面幾無毛。中部莖葉柄基處有分裂的葉耳或無耳。頭狀花序直徑1—1.5厘米(或2厘米)。多數(shù)花朵在莖枝頂端排成疏松的復傘房狀花序。總苞碟形,外層苞片線形或線狀長圓形,無毛或稀毛;中層苞片長橢圓形至倒披針形。全部苞片頂端圓形,邊緣白色或淺褐色,膜質(zhì)。舌狀花黃色,舌片橢圓形,頂端全緣或2—3個不明顯的齒裂。
井窺齋按:末二圖是采回來的委陵菊與野甘菊的頭狀花序,兩種野菊的苞片明顯不同,野甘菊的苞片呈淡綠色,委陵菊的苞片則呈灰白色。本地有沒有不加修飾詞的野菊呢?我不敢確定。野甘菊與委陵菊明顯不同,但在本地都叫野菊花。在花發(fā)初期,含苞待放之時,倘若您在山坡上遇見它們,您一準發(fā)現(xiàn)它們二者不是一種植物,一種植株發(fā)綠,一種植株發(fā)白,特別明顯。野甘菊的頭狀花序似花稍稍小一些,但較密集。委陵菊的花盤稍大,莖枝也發(fā)白。對印象中固有的“野菊花”改稱為“野甘菊”或“委陵菊”,我有些于心不忍,更有些舉棋不定。照片分別拍于9月28日、10月5日、10月17日。
來自: 太極拳名字 > 《花草樹木》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青島常見野生菊科植物46種
青島常見野生菊科植物46種本篇收錄青島地區(qū)野生菊科植物46種,排序隨心所欲、不分先后。圖2.《山東植物志》列為獨立的種,《中國植物志...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7)
頭狀花序單生或多數(shù)再排成總狀、穗狀、頭狀或圓錐狀,頭狀花序外被總苞(periclinium),花序托有托片形成的窩孔或無,有時有毛;10.頭狀花序各有一朵小花,密集成復頭狀花序 ...............藍刺頭族 Ec...
詳解蒲公英
詳解蒲公英。圖二中的植物,花乍看像蒲公英,但是,且不說其它鑒別特征,僅僅是花莖上的分枝就出賣了它-----這并不是蒲公英,而是長裂苦...
帶你詳細了解蒲公英
帶你詳細了解蒲公英。圖〇:蒲公英的花序。圖三是桃葉鴉蔥的果序,有一點點類似蒲公英,但花莖上有呈鉆狀披針形的莖生葉(雖然很不起眼...
抱莖苦荬菜
抱莖苦荬菜_手機互動百科。(12)胡蘿卜苷 形態(tài)特征抱莖苦荬菜盛開的花抱莖苦荬菜屬多年生草本,具白色乳汁,光滑。分類進化抱莖苦荬菜...
常見野花識別(轉(zhuǎn)載)
抱莖苦荬菜:基生葉較苦菜短、圓,莖生葉基部全抱莖,且有耳狀裂片,舌狀花黃色較深,小苦苣菜:莖生葉基部寬而抱莖;少毛復葉葡萄,長鬃蓼,箭葉蓼,尼泊爾蓼,銀線草,照山白,衛(wèi)矛,六道木,黑榆,...
這些常見的花,見到也最好踩死
《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上收錄的外來入侵生物就有71種,其中植物40種,脊椎動物6種,無脊椎動物25種。馬纓丹很美,奈何長錯了地方成了...
微甘菊(菊科 假澤蘭屬)
微甘菊(菊科 假澤蘭屬)約在1919年薇甘菊作為雜草在中國香港出現(xiàn),1984年在深圳發(fā)現(xiàn),2008年來已廣泛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區(qū)。微甘菊: ...
菊科:硬葉藍刺頭
附: 硬葉藍刺頭(Echinops ritroGeorgi),菊科(Asteraceae)藍刺頭屬多年生草本。中上部莖葉與莖生葉及下部莖葉同形或披針形,無...
微信掃碼,在手機上查看選中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