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jīng)常聽一些車友說剎車要剎后輪,剎前輪危險,因為剎死前輪,要么滑倒要么人會栽個跟頭。其實這種主要剎后輪的觀念是錯誤的。剎車的目的,是利用車輪與地面的摩擦力,讓車子減速甚至停下來。事實上,后剎車是用來減速的,前剎才是用來剎車的。前剎的剎車作用比后輪大,后剎主要控制行進速度。原則上,是與地面的摩擦力大的輪子承擔主要的剎車任務(wù),在剎車時,由于慣性,整車的重心會向前輪移動,剎的越急,重心就越偏向前輪,后輪上分布的重量減少了,對地面的摩擦力也會跟著減少,剎車效果就會變差。如果只剎后輪,車子停不下來,只能繼續(xù)加力剎車,然后后輪抱死,發(fā)生側(cè)滑,險象環(huán)生。那么如何剎車才是最安全的呢? 對于山地車和折疊車常用的碟剎和V剎,設(shè)計上的剎車力都大于輪胎與地面的摩擦力。也就是說全力剎車的時候,都會造成輪胎鎖死。所以,山地車和折疊車在急剎車的時候,應(yīng)該同時使用前后剎車,前剎的力道占6-7層,后剎的力道占3-4層。同時用力向前推車把,盡量使自己身體重心壓向后輪,這樣才能獲得最大的剎車效果,最大限度的避免輪胎鎖死造成的側(cè)滑。 公路車剎車時仍需要按照前7后3的比例使用剎車,因為公路車騎乘時中心更靠前,剎車時慣性會使前輪與地面的摩擦力遠大于后輪。公路車的剎車夾器由于使用了較短的剎塊,設(shè)計上剎塊與輪圈的摩擦力稍小于輪胎與地面的摩擦力,所以公路車比較不容易造成輪胎鎖死,高速剎車的安全性要高于V剎和碟剎,但低速時的急剎效果略差。 自行車在彎道中的剎車非常危險。彎道中前輪的抓地力情況變的非常復雜,前輪或后輪意外鎖死都會導致立即摔車。所以在彎道中使用剎車要非常的慎重,力度前后平均,并完全避免彎道中的大力剎車。只要入彎前完全減速才能杜絕危險。
|
|
|
來自: 茶香飄萬里 > 《騎行技術(shù)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