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顏氏家訓》是漢民族歷史上第一部內容豐富,體系宏大的家訓,也是一部學術著作。 作者顏之推,顏之推是南北朝時期我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詩人、文學家,他是當時最博通、最有思想的學者,經歷南北兩朝,深知南北政治、俗尚的弊病,洞悉南學北學的短長,當時所有大小學問,他幾乎都鉆研過,并且提出自己的見解。他的理論和實踐對于后人頗有影響,《顏氏家訓》是他對自己一生有關立身、處世、為學經驗的總結,被后人譽為家教典范,影響很大。
該書成書于隋文帝滅陳國以后,隋煬帝即位之前(約公元6世紀末)。是顏之推記述個人經歷、思想、學識以告誡子孫的著作。共有七卷,二十篇。分別是序致第一、教子第二、兄弟第三、后娶第四、治家第五、風操第六、慕賢第七、勉學第八、文章第九、名實第十、涉務第十一、省事第十二、止足第十三、誡兵第十四、養(yǎng)心第十五、歸心第十六、書證第十七、音辭第十八、雜藝第十九、終制第二十。 現(xiàn)推薦《顏氏家訓》教子篇全文如下:
上智不教而成,下愚雖教無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懷子三月,出居別宮,目不邪視,耳不妄聽,音聲滋味,以禮節(jié)之。書之玉版,藏諸金匱。生子咳提,師保固明孝仁禮義,導習之矣。
凡庶縱不能爾,當及嬰稚識人顏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誨,使為則為,使止則止,比及數(shù)歲,可省笞罰。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吾見世間無教而有愛,每不能然,飲食運為,恣其所欲,宜誡翻獎,應呵反笑,至有識知,謂法當爾。驕慢已習,方復制之,捶撻至死而無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長,終為敗德。 孔子云:“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笔且?。俗諺曰:“教婦初來,教兒嬰孩?!闭\哉斯語。
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惡,但重於呵怒傷其顏色,不忍楚撻慘其肌膚耳。當以疾病為諭,安得不用湯藥針艾救之哉?又宜思勤督訓者,可愿苛虐於骨肉乎?誠不得已也!
父子之嚴,不可以狎;骨肉之愛,不可以簡。簡則慈孝不接,狎則怠慢生焉。 人之愛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賢俊者自可賞愛,頑魯者亦當矜憐。有偏寵者,雖欲以厚之,更所以禍之。
齊朝有一士大夫,嘗謂吾曰:“我有一兒,年已十七,頗曉書疏,教其鮮卑語及彈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無不寵愛,亦要事也。”吾時俯而不答。異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業(yè)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為之。 版權聲明: |
|
|
來自: 東方竹馬 > 《儒家釋家道家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