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預計完整閱讀本文需流量 500KB,請放心食用~ 今天又有一位童鞋來問,文檔里有一些奇怪的“空格”,為什么她沒法用替換掉。 然而這位童鞋并沒有意識到,這個拐彎的箭頭代表的符號并不是空格。 今天我要給你介紹,Word中的一個隱身家族,他們看不見,有些甚至還摸不著, 表面上看都是一片空白,內里卻大有不同。 很多Word新手對此一抹黑,甚至有經驗的老手都會懵。 比如下面的Word頁面,明明看上去有很多片空白,但卻不能用替換法批量清除空白區(qū)域。 再比如,明明有些文檔的頁面后面沒有內容,卻平白無故多出來一些空白頁: 到底是“何方妖孽”在此作怪?下面帶你看個究竟~
要分清楚隱身符號,首先咱們得讓他們顯出原形! 開始選項卡下有一面“照妖鏡”開關,可以讓這些有妖氣的隱身符號顯出真身。
偷偷告訴你這個按鈕的快捷鍵是 Ctrl+Shift+8(即Ctrl+*),打開“照妖鏡”以后,我們會發(fā)現,原來看起來一樣的空白區(qū)域,真的是群魔亂舞。
接下來一個一個看,到底這些妖魔鬼怪,從何而來。 比如,這個標題前的蜜汁小黑點! 其實你完全不用擔心,這個符號只是告訴你,這一行文字使用了標題樣式,并不會打印出來,隱藏段落標記以后就看不到了~ 剩下的標記符號(妖魔鬼怪)就簡單了,大體可以分為三類: 內容占位符 內容占位符最常見的內容占位符,就是空格。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空格也有孿生兄弟,瘦空格和胖空格。
不懂什么全角和半角的差別,可以戳這里補習一下:標點符號的胖瘦之分 段落排版符制表符、換行符、段落標記是為了讓段落排版更美觀而設的編輯標記。讓人哭笑不得是,很多人偏偏用空格去強行做各種排版對齊。 先來看看三種符號的差別:
換行符和段落標記都很好懂。然而什么是制表符呢? 最常見的用途是段首的首行縮進,可以直接按一下 Tab。 它更多出現在自動編號、項目符號和自動生成的目錄當中。它可以將一行文字切分成幾截,然后對每一節(jié)分別設置對齊方式和對齊位置。 比如目錄中的標題左對齊,頁碼右對齊,中間就是隔了個制表符。而且,制表符可以切換顯示形式,比如空白,或者目錄當中的一連串小圓點,小圓點可以打印出來,不用自己一個點一個點地輸入小數點了。 頁面分隔符顧名思義,這些符號都是為了控制分頁方式而設的符號。 每個符號都由符號名稱和一條虛線構成。
通過布局選項卡下分隔符菜單,可以插入不同類型的頁面分隔符,種類太多啦。
按常規(guī)套路,只要用“照妖鏡”讓他們現形,然后跑到這個符號前面去按Delete,或者跑它后面去按BackSpace都能刪掉。 但是有時它很討厭,如果段落最后一個字離頁邊距很近很近,分隔符就會藏得很深:
這就是為什么我們明明沒什么特別的設置,卻又莫名其妙地換頁了的原因。你下次可以再細心一點觀察。 有時它更狡猾,如果最后一個字剛好擠下一行,分隔符干脆就全躲到頁面外邊去了。 眼力不夠好沒關系,還可以請出GPS定位系統(tǒng):查找功能,就能精準的找到并定位每一個分隔符~
直接輸入 ^b ,或者點擊【更多】-【特殊格式】-【分節(jié)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