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雪]12月6-8日。太陽到達黃經255度時為大雪。本時節(jié)宜溫補助陽、補腎壯骨、養(yǎng)陰益精。同時此時也是食補的好時候,但切忌盲目亂補。 宜:溫補助陽、補腎壯骨、養(yǎng)陰益精。冬季應多吃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宜食高熱量、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溫補食物有蘿卜、胡蘿卜、茄子、山藥、豬肉、羊肉、牛肉、雞肉、鯽魚、海參、核桃、桂圓、枸杞、蓮子等。 忌:忌太過或亂補,不宜食用性寒的食品,如綠豆芽、金銀花均屬性寒,尤其脾胃虛寒者應忌食;螃蟹則屬大涼之物,也不宜在初冬食用,否則會影響健康。 推薦菜:木耳冬瓜三鮮湯;紅燒海參;蘿卜牛腱煲;豬肉蘿卜煲;蒜炒茼蒿。 [冬至]12月21-23日。太陽到達黃經270度時為冬至。此時節(jié)對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患者來說,要特別提高警惕,謹防發(fā)作。 宜:食種類要多樣化,谷、果、肉、蔬菜合理搭配,適當選用高鈣食品。食物要溫熱熟軟,并且要清淡。宜食胡蘿卜、西紅柿、梨、獼猴桃、甘蔗、柚子等(同“大雪”)。 忌:忌盲目吃狗肉、虛實不分、無病進補。不宜吃濃濁、肥膩和過咸食品。切記蘿卜不能和人參、西洋參、首烏同用,羊肉禁與南瓜同食。 推薦菜:醬牛肉;蒜茸炒生菜;蒜茸油麥菜;羊肉燉白蘿卜;炒雙菇。 [小寒]1月5-7日。太陽到達黃經285度時為小寒。小寒節(jié)氣正處于“三九”,是一年當中氣候最冷的時段。此時人們應注意“養(yǎng)腎防寒”。 宜多食用一些溫熱食物來防御寒冷對人體的侵襲。這些食物有韭菜、辣椒、茴香、香菜、薺菜、南瓜、羊肉、豬肉、狗肉、雞肉、鱔魚、鰱魚、木瓜、櫻桃、栗子、核桃仁、杏仁、大棗、桂圓等。此時比較適合吃麻辣火鍋和紅燜羊肉。 忌:忌盲目進補,易造成虛者更虛、實者更實,使人體內平衡失調,出現(xiàn)許多不良反應。 推薦菜:當歸生姜羊肉湯;山藥羊肉湯;栗子白菜;麻辣火鍋;紅燜羊肉。 [大寒]1月20-21日。太陽到達黃經300度時為大寒。大寒期間是感冒等呼吸道傳染性疾病高發(fā)期,所以應注意防寒。 宜:適當多吃一些溫散風寒的食物以防風寒邪氣的侵襲。飲食方面應遵守保陰潛陽的原則。飲食宜減咸增苦,宜熱食,但燥熱之物不可過食;食物的味道可適當濃一些,但要有一定量的脂類,保持一定的熱量。宜食用的食材同“小寒”。適當增加生姜、大蔥、辣椒、花椒、桂皮等佐料。 忌:忌黏硬、生冷食物,應少吃海鮮和冷飲。 推薦菜:雙菇豬肚煲;蘿卜炒蝦仁;木耳燒豆腐、羊肉燉白蘿卜;糖醋胡蘿卜絲。 你可能也喜歡: (關注第一星座微信公眾號,訂閱號搜索 “第一星座”關注我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