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①上世紀三四十年代,英美煙公司出品的“象棋”煙標。
②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遼寧岫巖雪茄煙廠出品的“棋友”煙標中展現(xiàn)“七星聚會”殘局的一枚。
③上世紀80年代,湖北恩施地區(qū)煙草工業(yè)公司出品的“棋壇”煙標。 象棋是一種二人對抗性的棋類游戲。由于用具簡單、趣味性強,遂成為一種流行廣泛的棋藝活動。 象棋最遲在我國南北朝時期就基本成型。到了宋代,象棋的形制基本成熟。宋代理學家程顥曾寫道:“大都博奕皆戲劇,象戲翻能學用兵。車馬尚存周戲法,偏裨兼?zhèn)錆h官名。中軍八面將軍重,河外尖斜步卒輕。卻憑紋楸聊自笑,雄如劉項亦閑爭。”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看出,當時的象棋形制與現(xiàn)在的象棋形制基本相同。 在我國煙草工業(yè)企業(yè)出品的煙標上,可以感受中國象棋的獨特魅力。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英美煙公司曾出品“象棋”煙標(圖①)。該煙標主版畫面為雙方“將”“帥”在棋盤上對峙,這種設計雖然有違棋制,卻體現(xiàn)出博弈時那種劍拔弩張的緊張氣氛。煙標副版畫面上則是一局雙方互為攻守、斗智斗勇的棋局。 象棋殘局是學象棋的基礎,一般分為實用殘局和江湖殘局兩種,對提高棋藝、鍛煉思維有很大幫助。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遼寧岫巖雪茄煙廠出品的6套“棋友”煙標就展現(xiàn)了55種比較著名的象棋殘局。第一套“棋友”煙標共5枚,主版為兩位老者在竹蔭下專注對弈的畫面,副版為中國象棋殘局圖譜。之后出的5套“棋友”煙標10枚一組,統(tǒng)一編號,主副版為相同的殘局圖案,每枚煙標中間空白處右側印有殘局圖的名稱和序號。該套煙標所選殘局較好地展現(xiàn)了我國象棋藝術的博大精深,為象棋愛好者提供了一份學習棋藝的資料。如標號12的一枚,殘局名稱為“七星聚會”(圖②),因雙方各有七子得名,有“殘局之王”之稱。 上世紀80年代,湖北恩施地區(qū)煙草工業(yè)公司出品過一枚“棋壇”煙標(圖③)。該煙標主副版打通,展現(xiàn)了一張棋盤圖案,主版上有一枚紅色的“帥”棋,副版上有一枚黑色的“將”棋,兩枚棋子并沒有設計在棋盤內(nèi),但棋局的變化多端、對弈的緊張氛圍仍能通過這枚煙標感受到。 在我國煙草工業(yè)企業(yè)出品的煙標上很難看到圍棋的身影,但在我國火柴工業(yè)企業(yè)出品的火花上,可以感受圍棋的魅力。上世紀80年代,湖南洪江市火柴廠曾出品一套20+1枚“圍棋死活”火花,20枚火花上印制的棋局是精選中國古代《玄玄棋經(jīng)》一書中的死活題設計而成的。整套火花有助于推廣圍棋運動,深受當時廣大火花愛好者和圍棋愛好者的喜愛。 |
|
|
來自: 老劉tdrhg > 《2、煙酒標/火花//撲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