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話說:“家庭是兒童社會化的第一場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痹诩彝ブ校瑢⒆有愿裼兄匾绊懙某烁改傅谋砺首饔?、家庭的結構、家庭的情感氛圍等因素之外,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對孩子的影響最大,這會導致孩子出現(xiàn)不同的性格特征。 溺愛型 現(xiàn)在大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家庭,父母往往對孩子過度溺愛,有求必應。 影響:容易造成孩子依賴性強,缺乏獨立性,長大后較難適應社會。此外,過度溺愛還容易養(yǎng)成孩子任性、蠻橫、自私、肆意妄為等不良品行。 放任型 由于工作生活的壓力加劇,不少父母忙于工作,對孩子疏于管束,常常讓他們獨自玩耍。 影響:缺乏必要的監(jiān)督,會養(yǎng)成孩子自由散漫、我行我素的消極性格和行為,容易受到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 粗暴型 “棍棒出孝子”。這是一種落后的教育方式,但卻被很多父母奉為金科玉律,以至于孩子稍有不聽話,便“家法”伺候。 影響:孩子年齡小,做事不可能要求他們像成人一樣,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錯誤。如果經(jīng)常對孩子使用暴力,可能會讓孩子走向兩個極端: 一是使得孩子對父母產(chǎn)生敵意,并在行為上加以對抗,長大易形成粗暴性格; 二是孩子自尊心受到傷害,產(chǎn)生自卑心理,做事畏首畏尾。 忽視型 多出現(xiàn)在不和睦或離異的家庭,孩子長期得不到父母的重視。 影響:這類孩子會把自己和別的小朋友作對比,并形成強烈的妒忌心理,以至情緒常常不穩(wěn)定,自控能力也比較差。 矛盾型 父母在孩子面前說一套做一套,比如對孩子許下種種諾言,卻很少兌現(xiàn);平時教育孩子講道德,一旦孩子犯錯卻加以包庇。 影響:導致孩子不信任他人,為逃避懲罰而撒謊。 由此可見,錯誤的教養(yǎng)方式會導致孩子出現(xiàn)不良的性格。所以,父母要糾正錯誤,采取民主型的教養(yǎng)方式,即在給予孩子充分的支持和幫助的同時,有一定的要求和約束,培養(yǎng)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對孩子的教育要盡量做到寬嚴得當、收放適度。 同時,父母也要注意發(fā)揮正面的表率作用,既要發(fā)揮言傳,也要注重身教。父母只有從自我要求開始,在平時做到品德高尚,行為文明,性格良好,孩子就會自覺不自覺地加以摹仿,并最終整合到自己的性格行為中去。 (遼寧 教授 鄒曉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