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帶下是指婦女陰道內(nèi)流出一種黏稠液體,如涕如唾,綿綿不斷,通常稱為白帶。在生育成熟期或經(jīng)期前后、妊娠期白帶可增多,但色白無臭味,屬生理性帶下。當(dāng)陰道、宮頸或內(nèi)生殖器發(fā)生病變時,帶下量明顯增多,色、質(zhì)和氣味發(fā)生變化,并伴有全身或局部癥狀者,稱為帶下病。 臨床以白帶、黃帶及赤帶多見。分為以下幾類:滴蟲性陰道炎:白帶量多,呈灰黃或灰綠色泡沫樣,稀薄污濁,有腥臭,伴外陰瘙癢,或有灼熱、疼痛、性交痛等,如尿道口有感染,可有尿頻、尿痛等膀胱刺激癥。檢查可見陰道黏膜有散在的紅色斑點,后穹窿有多量液性泡沫狀或膿性泡沫狀的分泌物。鏡檢有滴蟲。 真菌性陰道炎:白帶呈乳白色稠厚豆腐渣樣,外陰奇癢、灼痛,甚至坐立不安,影響工作和休息,還可有尿頻、尿痛及性交痛。檢查可見小陰唇內(nèi)側(cè)及陰道黏膜附有白色膜狀物,擦去膜狀物見黏膜紅腫,急性期可見表淺潰瘍。鏡檢有白色念珠菌絲孢子。 老年性陰道炎:多見于絕經(jīng)后婦女,白帶呈黃水樣,嚴(yán)重者可有血樣膿性白帶,伴外陰、陰道灼痛。檢查見陰道黏膜萎縮變薄、皺襞消失、黏膜充血,有散在小出血點,有時可有小潰瘍。慢性炎癥長期不愈,可發(fā)生陰道粘連,嚴(yán)重者也可閉鎖,因分泌物引流不暢,可形成陰道或?qū)m腔積膿。 化膿性陰道炎:多見于兒童,白帶為膿性,量多,陰道充血,有灼痛。也常見于產(chǎn)后、流產(chǎn)后、腫瘤壞死、盆腔炎和異物感染等。鏡檢大量膿球和一般化膿菌,無真菌、滴蟲等特殊病原體。 宮頸糜爛:膿性白帶,色黃量多,伴小腹部下墜感。 盆腔炎:急性盆腔炎白帶呈膿性,伴發(fā)熱、下腹痛,慢性盆腔炎呈黃色或白色,質(zhì)稠。 子宮頸癌:早期僅有多量水樣白帶,有時帶血絲,晚期宮頸癌有惡臭、米湯樣白帶,或膿性白帶。 卵巢癌:呈水樣白帶。 中醫(yī)認(rèn)為病因有濕熱或濕毒之邪入侵帶脈,或勞傷脾胃,濕濁下注,或產(chǎn)育過多、房勞傷腎,陰虛火旺,帶脈失固而致。 飲食原則 1.宜食清淡易于消化而有營養(yǎng)的食物。 2.少食或不食辛辣有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姜蔥、煙酒、胡椒等。 3.不能多食生冷瓜果類食物,或恣食油膩炙!之類食品,影響脾胃運化功能,而不能運化水谷,聚而生濕,濕注帶脈而致帶下病。 4.飲食要有節(jié)制,不能暴飲暴食損傷脾胃功能。 食療選方 1.鮮芹菜根1000克,洗凈榨汁,加白糖,每次100克,每日2~3次。適用于崩中帶下,小便出血。 2.大米100克,煮粥將熟,加馬齒莧30克,再煮幾沸,隨意食。適用于濕熱帶下。 3.去心蓮子300克,加水煮爛,搗碎成泥。粳米或糯米500克,水浸泡2小時,洗凈,與蓮子拌勻,放瓷盆內(nèi),隔水蒸熟,稍涼壓平切塊,撒一層白糖,每日早晚作點心。適用于脾虛泄瀉,崩漏帶下。 4.薏苡仁30克,先煮,繼入蓮子30克(去皮心),煮熟,加冰糖、桂花,作早餐食,或隨意食。適用于濕邪久蘊化熱,傷及脾胃而引起飲食不佳,大便溏泄,帶下過多。 5.白果15粒(去殼),加水煮熟,打入雞蛋1個同煮,每日1劑。適用于白帶過多。 6.白果12克(去殼皮),腐竹50克,粳米100克,煮稠粥。適用于脾虛帶下。 7.干白扁豆20克(鮮者30克),溫水浸泡1夜,晚粳米50克,紅糖適量,水500毫升,用文火煮至粥稠味香,?;鹁o燜5~7分鐘,每日2~3次溫服。適用于脾胃虛弱,赤白帶下。 8.冬瓜子仁50克,搗末,加冰糖50克,開水燉服,每日2次。適用于肝膽濕熱帶下。 9.蓮子50克,紅棗10個,糯米50克,煮粥,早晚服。適用于脾虛濕阻帶下。 10.藕汁250毫升,紅雞冠花3朵,水煎,放紅糖,每日2次。適用于濕熱型白帶過多。 11.淡菜50克,溫水浸泡半日,燒開去心,加粳米100克,加水至800毫升,入油、鹽,煮稀粥,每日早晚2次,溫?zé)岱?。適用于腰膝酸軟,婦女白帶,小腹冷痛,月經(jīng)不調(diào)。 12.糯稻葉若干,水煮取汁,加粳米100克,煮粥,空腹食。適用于婦女白帶多,濕熱蘊脾不思飲食。 13.鮮馬鞭草60克,洗凈切碎,放鍋內(nèi),加水煎取濃汁,加豬肝(切薄片),煮至熟,加油、鹽,每日1劑。適用于帶下色黃而稠,氣味腥臭,陰部作癢,或小便刺痛。 14.鮮墨魚2只(洗凈),瘦肉250克,燉熟,加鹽,每日1次。適用于白帶過多,伴有神倦乏力,頭暈腰酸。 15.白果10粒,去殼搗碎,豆?jié){300毫升,燉熟,每日1劑。適用于白帶過多。 帶下病人要注意外陰清潔,內(nèi)褲要用質(zhì)地柔軟舒適的布類織物,要勤洗換,日光下曬。如有滴蟲性陰道炎或真菌性陰道炎者,除藥物治療外,要重視杜絕交叉感染途徑,便盆隔離,毛巾浴具分開,禁止游泳與性交,廁所用蹬式,以防交叉感染。如白帶經(jīng)治不愈,出現(xiàn)五色帶或有惡臭者要慎防生殖道惡性腫瘤,應(yīng)引起警惕,及時作進一步檢查診斷。飲食方面不可偏廢,應(yīng)分別予以具有健脾補腎、清熱利濕作用的食物作輔助食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