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文章
發(fā)文工具
撰寫
網(wǎng)文摘手
文檔
視頻
思維導圖
隨筆
相冊
原創(chuàng)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圖片轉(zhuǎn)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慢性胃炎
胃陰不足證
證候:胃脘隱痛、嘈雜,口干咽燥,五心煩熱,大便干結,舌紅少津,脈細。
治法:養(yǎng)陰益胃,和中止痛。
方藥:益胃湯加減。
消化性潰瘍
證候:胃脘隱痛,似饑而不欲食,口干而不欲飲,納差,干嘔,手足心熱,大便干,舌紅,少津少苔,脈細數(shù)。
治法:健脾養(yǎng)陰,益胃止痛。
方藥:一貫煎合芍藥甘草湯加減。
祝您學習愉快!
來自: 關東老圃 > 《脾胃》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腸炎
芍藥甘草湯治胃脘痛
芍藥甘草湯治胃脘痛。患者自訴,有胃病史20余年,時感胃脘部疼痛不適,噯氣、吞酸。處方:芍藥30克,甘草6克,川楝子12克,延胡索12克,香附9克,木香6克,黨參12克,神曲12克。按:芍藥甘草湯乃《傷寒...
脾胃系病證
胃痛胃痛,又稱胃皖痛,是以上腹胃皖部近心窩處疼痛為主癥的病證。歷史沿革“胃皖痛”之名最早記載于《內(nèi)經(jīng)》,如《靈樞·邪氣臟腑病形》指出: “胃病者,腹瞋脹,胃皖當心而痛?!辈⑹紫忍岢鑫竿?..
胃痛:的中醫(yī)診斷、分型及治療
胃痛:的中醫(yī)診斷、分型及治療一、胃痛的定義。胃痛的基本治則為理氣和胃止痛,常用治法有散寒止痛、消食和胃、疏肝理氣、清胃瀉熱、活...
?芍藥甘草湯方
芍藥甘草湯方。劉某,男性,50歲,1968年9月21曰初診。前陰抽痛,伴經(jīng)常胃脘痛半年,經(jīng)補腎養(yǎng)肝等法治療不效,經(jīng)友人介紹來會診。舌苔薄白,脈沉細弦。脈沉細弦,胃脘痛,里虛寒痛。前陰抽痛,津虛筋肌...
胃瘍((西醫(yī)病名: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消化性潰瘍)診療最佳特效方
胃瘍(消化性潰瘍)診療方案。二、辨證應用中藥治療 1.肝胃不和證:胃脘脹痛,竄及兩脅;3.脾胃虛寒證:胃脘隱痛,喜暖喜按;治法:疏肝泄熱 方藥:化肝煎加味,梔子6g、丹皮6g、青皮6g、陳皮6g、浙貝...
朱進忠:消化性潰瘍的辨證論治
臨床表現(xiàn): 胃脘疼痛反復發(fā)作,勞累或天氣變化時加重或復發(fā),饑餓時亦容易發(fā)作,食后疼痛減輕,食欲正常,舌苔白,脈弦緩或右脈弦大而左...
慢性胃炎的中醫(yī)治療
方藥:柴胡疏肝散加減——柴胡、香附、蘇梗各12克,枳殼、白芍、郁金、佛手、海螵蛸、延胡索各15克,甘草6克。胃痛甚者加延胡索、郁金各15克,以止痛;方藥:香砂六君子湯合補中益氣湯加減--黃芪30克,...
2020中醫(yī)確有專長考試:胃痛的辨證論治
2020中醫(yī)確有專長考試:胃痛的辨證論治胃痛的辯證論治。胃痛又稱胃脘痛,是一種非特異性癥狀,是以上腹胃脘部兩側(cè)肋骨下緣連線以上至劍...
微信掃碼,在手機上查看選中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