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chuàng)建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 申 請 報 告 我校依據(jù)冀震發(fā)[2010]51號文中要求,認真貫徹落實市、縣防震減災工作會議精神。在市、縣地震局、教育局、科技局、科協(xié)的大力支持下,積極開展防震減災科普教育活動,增強廣大師生的防震減災意識和自覺性,提高師生地震災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F(xiàn)呈上承德市平泉縣小寺溝中學創(chuàng)建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申請報告。 目的:通過創(chuàng)建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達到“教育一個孩子,影響一個家庭,帶動整個社會” 創(chuàng)建目標:從2011年3月開始,在市、縣地震局、教育局、科技局、科協(xié)的聯(lián)合指導,利用一年多的時間,創(chuàng)建成為省“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 一、學?;厩闆r 平泉縣小寺溝中學是燕山深處的一所農村初級中學。學校始建于1956年,有著50多年的辦學歷史。半個多世紀來,學校歷屆領導、教師勵精圖治、嘔心瀝血,使得一個原本薄弱的農村學校傲然崛起,成為塞上教育的一顆璀璨明珠,不斷聚焦著世人的目光。2009年完成校區(qū)合并,校址由原校址遷到南五十家子村。學?,F(xiàn)有38個教學班,2363名學生,170名教職工。學校先后獲得“全國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教育工作先進單位”、“河北省文明單位”、 “河北省國防教育工作先進單位”、“河北省優(yōu)秀業(yè)余少年軍?!薄ⅰ昂颖笔⌒睦斫】到逃痉缎!薄ⅰ昂颖笔∫婪ㄞk學示范?!?、 “中華傳統(tǒng)美德百佳示范?!?、“十二五中華美德,民族精神實驗基地”、“河北省優(yōu)秀少年軍校”、“承德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平安創(chuàng)建工作先進單位”、“承德市國防教育樣板單位”等40多項榮譽稱號。 二、申請理由 我校十分重視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工作,積極響應省、市提出的“教育一個孩子,影響一個家庭,帶動整個社會”的要求,組織全體教職工認真學習,全面動員,人人參與,以創(chuàng)建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為契機,開展了一系列“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實踐活動,把防震常識、應急避險、自救互救、求生技能、應急設施、工程防震等普及到廣大師生中,宣傳工作的扎實開展為應急工作打下了堅實的輿論和思想基礎,師生應急意識得到極大提高。 三、科普設施 校園建筑設施達到國家標準抗震設防度,安全疏散標志齊全;校園運動場占地8768平方米,可以作為應急避險場所。學校開展科普活動設施設備齊全,配備有專門的科技活動室,校醫(yī)室,定期組織學生開展專題的科普教育活動;校園內設立了宣傳櫥窗和專欄,各班設有科普教育專欄,定期更新更換科普教育內容;每天中午是我校校園之聲廣播時間,其中有固定欄目播出防震減災的科普教育內容,每周播出一次;2007年,學校建設了校園網站,專門辟出了防震減災科普教育板塊,每學期更新兩次,供廣大學生和家長上網瀏覽、學習了解有關知識。 四、科普能力 一)加強組織領導,提高創(chuàng)建工作認識 1、明確分工,密切配合。為了確保防震減災科普教育深入持久地開展,更好的起到防震減災知識的宣傳和普及,做到思想到位、措施到位,我校防震減災工作在上級領導下組織實施,成立了“創(chuàng)建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惫ぷ黝I導小組,由校長擔任組長,成員由學校班子人員組成,政教處、總務處主任為防震減災辦公室主要成員,主要負責防震減災具體事務,校長室為指揮部。形成了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的格局。 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各班主任作為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宣傳教育輔導員,每學期要求做到“四個一”即:召開一次防震減災主題班會,出版一期防震減災科普知識板報,舉行一次自救互救演練,觀看一次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影片,為我校防震減災科普教育營造了良好的氛圍。同時,注重教師隊伍業(yè)務素質的提高,嚴格落實我校兩導一點、名師研究、展示課、示范班會等活動,定期培訓考核交流,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改進,促進教師專業(yè)水平的發(fā)展,推進防震減災科普教育活動深入展開。 3、加強學科滲透:學校教導處每學期的教學常規(guī)中明確要求各學科教師必須將防震減災科普知識與學科知識有機結合起來,將科普教育與物理、化學、地理等學科課堂教學有機整合,依托課堂教學這個主陣地、主渠道,對學生開展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教育;學校向各班提供地震科普教學資料,加強地震科普與學科知識的滲透,找準切入點,拓寬學生防震減災科普知識,保證學生對防震減災的認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由于分工責任明確,工作力度大,加強了對學校防震減災科普教育的組織領導,提高了學校師生對防震減災教育意義的認識,激發(fā)了師生積極參與防震減災科普示范校創(chuàng)建工作的積極性,也有力提高了師生對防震減災的認識,深刻認識到防震減災事業(yè)是一項特殊的社會公益事業(yè),關系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經濟發(fā)展和社會穩(wěn)定。 二)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增強學生生命安全意識 我校在創(chuàng)建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顒又校o密圍繞課堂教學和課外學習,開展了以防震減災為主題,以災害防御科普知識教育為主線的系列科普教育活動,增強師生的防災抗災意識和自覺性,提高災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 1、開展防震減災知識科普教育。學校推薦盛志、張成明兩位老師為專職科普教師,具體負責本校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工作。由各班班主任為本班兼職科普教師,具體落實開展班級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工作。學期初將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工作納入學校工作計劃,確定防震減災知識作為專題教育的內容,制定教學計劃,安排兼職科普教師定時、定點、定內容,每班雙周一節(jié)安全教育課,每學期防震科普教育4課時;有條不紊的開展地震知識教學實踐活動。 2、成立“防震減災”科普興趣小組。為了增強廣大師生的防震減災意識和自覺性,提高地震災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促進“創(chuàng)建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惫ぷ鞯恼S行蜷_展,學校分年級組建了多個課外興趣活動小組,指定老師輔導,定期開展活動,每學期開展活動不少于4次,每學期舉行知識競賽一次,進行隆重表彰獎勵,邀請專家來校舉辦專題講座。特別是結合每年的《防震減災法》實施日、省科普宣傳周、國際減災日和“7.28”唐山地震紀念日、“5.12”汶川地震紀念日的等教育時機,重點舉辦教育活動;定期開展豐富多彩的地震科普活動。 3、設立防震減災知識科普場所。為了促進創(chuàng)建活動正常、持續(xù)、有效地進行,我校還設立相對固定的防震減災科普場所;平時還經常利用多媒體網絡資源,向學生進行大型的地震知識宣講2次。設有防震減災知識科普宣傳欄20平方米,還結合黑板報4期、???span lang="EN-US" xml:lang="EN-US">2期等陣地,及時更換宣傳內容。學校備有防震減災活動指導用書及科普資料,配備了防震減災科普展板20平方米、科普圖書以及光盤等,數(shù)量充足,能夠滿足師生們了解地震科普知識的需求。 4、聘請專家作講座。我校特別邀請縣地震局的專家專程來校舉辦防震減災專題講座,通過豐富的圖片資料向學生講解了地震形成、海嘯的形成、防震抗災的方法等知識,學生在專家的深入淺出的講解中,生動了解地震相關知識,深刻認識防震減災的重要意義。 5、開展緊急避震、疏散演練。根據(jù)校情的動態(tài)變化編制了詳細的、切合實際的“小寺溝中學地震應急避震預案”。在學校地震應急預案建立后,我校重視活動體驗原則,多次有組織地開展緊急避震、疏散演練,兩學期來大型的應急演練有4次,師生參與率100%,對培養(yǎng)學生緊急避險的意識與技能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8、組織學生觀看系列防震減災錄像。學生通過錄像資料一方面了解了地震小知識,防震自救互救的小常識等,拓寬了知識面,激發(fā)了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另一方面看到了地震給人類帶來的巨大災難,使學生在歷史事實面前認識到防御自然災害必要性和重要性,從小就樹立防災減災的意識。 三)編制預案,建立志愿者隊伍 為了搞好防震減災工作,根據(jù)我校所在的地形及板塊的分布狀況,編制學校的地震應急預案,定期不定期由總務處負責對疏期出入口進行隱患排查,成立了有30多人參加的防震志愿者隊伍。同時,每年組織兩次地震應急演練,提高師生防震減災意識。 四)凸現(xiàn)內引外聯(lián),推進工作長效發(fā)展 我校還充分利用校園廣播、校園網站等公用媒體向社會宣傳,增強廣大師生、社區(qū)群眾自覺識別地震謠傳,掌握防震避震技能和提高自救互救能力。我們發(fā)動學生自愿擔任義務宣傳員,組織了社區(qū)防震減災宣傳實踐活動,以《致家長一封信》的形式,號召學生與家長共同學習防震減災知識,共同編制防震減災手抄本,以帶動周邊社區(qū)居民提高防震減災意識,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損失,保障社會穩(wěn)定和經濟建設順利進行,并取得了一定效應。 五)實施保障 目標明確、責任分工,加大資金投入,搞好專題宣傳,配備相應設施,定期學習、交流、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 開展防震減災教育,提高師生地震災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人員及物質損失、保障社會和諧、促進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順利開展,具有重大的、積極的、深遠的意義和影響?;仡櫼荒甓嗟膭?chuàng)建活動,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科普活動形式以傳統(tǒng)型為主,創(chuàng)新型活動較少;社會化社區(qū)科普平臺有待進一步擴大。我們深知這項工作是一項長期的任務,我們將不斷努力,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把工作做得更實更細,將防震減災工作引向深入,促進我校防震減災科普工作躍上新臺階! 2011年11月24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