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掘金大講堂 9月13日,“海外資產配置大講堂”第20期,分享主題:資產配置技巧和案例分析。 主講人:郝燁,樂視金融高級金融產品經理,5年以上投資及資產配置經驗,曾就職于券商、大型財富公司、上市公司旗下平臺。 講座將持續(xù)進行下去,有興趣的朋友,歡迎添加智谷君(ID:zgtrender01),備注:姓名+職業(yè)+城市+聯系方式;智谷君將拉你入群聽課。 今天跟大家分享資產配置的相關話題。包括資產配置的概念,為什么要進行資產配置,現在的金融產品分類及每類產品的注意事項,最后以案例形式告訴大家資產配置該如何進行。 1什么是資產配置 資產配置是將你可以投資的資產,靈活的配置到不同產品上。舉個例子,我可以投資貨幣基金、固定期限產品,同時也投資股票。為什么不把我全部資產投資到股票上呢?因為股票波動風險非常大,若把所有資產投到股票上,和可能當股票下跌時沒有任何資金可用。也就是說跌的時候不能補倉,漲的時候也沒有更好的選擇去購買別的投資產品。 2為什么要進行資產配置 首先是為什么要進行配置。一些工作很拼命的人因過勞而去世,為什么出現這種情況?因為他把自己所有精力集中到壓力大的工作上,沒有很好地休息。從資產配置理論上說,把自己所有資產放到最有風險的投資上,沒有進行靈活配置。 所以說資產配置理念不僅在于投資理財,如何安排工作、休息都是一種配置。資產配置對投資有何意義?下面是人口老齡化圖。深紅色代表日本人口老齡化,1990年時日本人口出現拐點向下走,恰逢同年日本出現經濟衰退。橘色線是美國,大約在2008年的人口出現結構拐點,2008年發(fā)生次貸危機。歐洲是灰線,在2012年出現人口結構拐點,近幾年歐洲經濟狀況不佳。黃線是中國人口結構,大概2016年會出現一個類似日本的人口結構變化。 很多學者指出雖然人口結構不會完全決定中國經濟走勢,但也是很重要的一點。所以很多人說資產配置,尤其要配置到海外去,就是因為中國人口結構即將發(fā)生變化。 中國目前的貨幣供應量也值得關注。中國現在通貨膨脹比較嚴重,2000年貨幣供應量只有2萬億美元,現在大概22萬億美元。美國2000年時不到5萬億,現在也僅有11、12萬億。即美國這十幾年貨幣量上漲了一點幾倍,而中國上漲了10倍以上。中國的GDP平均只有7%左右,貨幣量的發(fā)行卻遠超GDP增速,所以說中國的錢不值錢了,需要把資產配置到海外。 第三張圖是澳洲央行的利率和澳元/美元匯率走勢。匯率和利率呈高度相關性,紅線是澳洲央行利率走勢,2012年時,澳洲開始連續(xù)降息,而大約過了半年后澳元走勢疲軟,從1:1跌倒1:0.7。 進行資產配置,一方面不要將資產過多投資到一個有風險的資產上。另外,大環(huán)境所致,希望將資產分散到世界各地,當單一風險發(fā)生時,資產能安全并獲得較好的收益。 3金融市場上主要投資產品類型 今天主要分享“寶寶類”、權益類、固收類、另類投資(房地產)、保障類產品、海外金融產品。 A“寶寶類”貨幣型基金 “寶寶類”產品配比多少合適?每月固定支出乘以6到18比較合適。比如,每月支出5000,那么購買“寶寶類”貨幣型基金3萬到9萬,正常來說12個月(6萬)剛剛好。需要注意,很多寶寶類產品并不是大家想的那樣比較安全,比如購買貨幣基金,它背后的資產可能是銀行存單、國債。但最近一些活期產品寶寶類產品收益可能6%-8%,這種產品背后配置的可能是借款標的,包括公司借款、個人借款,安全性和貨幣基金不是一個數量級的,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去配比。 B權益類產品 權益類產品在中國有兩類:股票、基金。大部分人投資股票都處于倒三角錯位狀態(tài)。這張圖是中國偏股型基金IPO現金流柱狀圖和滬深300走勢圖疊加,可以看到大盤從5877一路下跌到1628低點,IPO認購的金額非常低,且越下跌認購量越低。按說“高拋低吸”應該越跌越買,但通過該圖看,其實是越低越沒人買,越高越有人買。尤其是圖右側,2015年第二季度A股達到5314高點偏股型基金的認購量達到歷史最高值。 常聽人說股票會繼續(xù)跌,人們就不會買。漲一點會動心,會少量買入,又漲一些,就繼續(xù)加倉。最后漲到5354,就認為A股會漲到10000點,要把所有財產都放進去。這就是標準的倒三角操作,投資股票可以用技術面/基本面分析,但一定要規(guī)避此類倒三角操作,越漲越不能買,應該越減倉才對。 再說基金。基金推薦的是被動型和指數型基金,基金經理只會被動的的跟蹤某一個指數,如滬深300、中小板或創(chuàng)業(yè)板指數。這種基金的做法是獲得的收益就是行業(yè)平均收益。雖然是平均收益,但它的費用最低,管理費非常低。很多學者做分析發(fā)現,90%以上的基金經理的收益跑不贏平均收益。所以不管在成本上或收益上,被動型指數基金收益要比一般的基金好很多。 基金認購渠道現在常用的有螞蟻金服,天天基金,都是一些大型互聯網基金認購平臺。如果很多人不了解怎么投資,愿意買一些被動型指數型基金,這時會產生相關費用。我個人推薦網上渠道購買基金,相對來講他的手續(xù)費最低,在銀行購買手續(xù)費最多打三折,互聯網大部分打一折,認購費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如果再配合上指數型基金,不管在管理費和認購費上都非常低,幾乎沒有多余的手續(xù)費產生,費用的降低相當于收益的升高。 還有一點關于資金安全,在正規(guī)渠道開立股票賬戶,或者在網上購買基金,資金都比較安全。因為之前南方證券非法挪用資金被查了,自此以后所有的證券公司都采用第三方托管制,所有錢都直接放到銀行去,不會經過證券公司。購買基金,尤其在網上購買基金時也采用這種模式,錢直接進入銀行,不會在某平臺停留。因為有互聯網基金代銷牌照資格的平臺都要采用一個恒生系統進行交易,所以現在通過互聯網購買基金或股票,是比較安全的。 C固定收益產品 先說中國的整個信貸模式,固定投資收益模式是怎樣。中國購買理財產品原來都是以銀行為主,依照的信貸模式。相當于你不用管你的錢干嘛,把錢給我,到期我告訴你本金和利息是多少,就是一個借款。而這個模式延續(xù)到現在,所有線下的財富公司也被動的不得不采用這個模式。 比如某線下財富公司,在某一個地方發(fā)生了壞賬,他不能跟別人說這個月這一筆錢發(fā)生了壞賬,因為投資者會進一步認為你的所有平臺產品都有問題。所以目前中國所有的財富公司依然采用銀行銀貸模式,但是他又沒有央行兜底,所以發(fā)行的產品背后都是有風險的。但是風險卻采用了聚集的狀態(tài),很像擊鼓傳花,比如說這個月兌付很好,下個月兌付很好,突然有一個月對付不好了(如泛亞、易租寶)。先分辨哪些固定收益類產品可以投,清楚之后才去考慮收益,是一個比較好的習慣。 分辨固定收益產品,第一看收益,超過10%一般我都會非常審慎,因為收益過高。我投資一定是因為那個項目的贏利能力,他拿我的錢賺更多的錢之后把本息還給我。但中國目前經濟狀態(tài)是否允許投資者獲得10%以上的收益,我認為比較困難。 前些日子鬧得沸沸揚揚的一些互助平臺,采用的是饋贈模式。但是看收益就知道,月收益36%,年化400-500%,確實很有吸引力。但是簡單地講什么企業(yè)能在一年內翻五倍?所以通過收益,就能判斷出許多有問題的平臺。因為這個平臺如果有問題是支付不上來的,支付不上來他只能把收益提高,變相把高風險的錢吸收過來,這種項目本身就是有問題的??词找媸堑谝坏狸P。 第二點是交易模式是否安全。比如說這筆錢是通過信投公司投資的,那沒問題。如果這筆是通過資本計劃投資,那要看下背后投資主體是什么。如果交易模式是銀行的理財產品,沒問題。若交易模式是饋贈,所有的錢都是來源于贈與,你就在一個被贈與隊列進行排隊,什么時候排到你了,比如我送給別人10萬,一個月后別人又送給我30萬,這個就是我獲得的收益。但一想就知道,如果沒有人送我錢了怎么辦,不就虧錢了嗎?所以大家一看收益二看交易模式,交易結構是否合理的。 第三是公司背景。如果收益OK,交易模式合情合理,再去看看公司背景如何。這里的公司背景指公司是否專業(yè),比如一個信投公司,管理很正規(guī),規(guī)章制度方面都很好,就沒問題。但如果有的公司剛剛上市,或者轉型了,比如做拉面的后來做金融了,面對這種企業(yè)相對來說應該比較審慎,因為是進入另外一個行業(yè)的人談這個東西,還有沒有那種規(guī)范性、規(guī)章制度、嚴密性,都畫一個問號。所以我去看一個公司,看他的體系、架構,有沒有一系列監(jiān)管,能不能讓公司健康的發(fā)展,都是要考慮的。 第四點是回過頭來看項目的質地問題。像房地產這種我比較關注北京、天津、河北,包括上海、廣州、深圳,一線城市的房地產相對比較安全。某些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很不穩(wěn)定,會出現攔腰斬的情況,對于房地產來說這種項目不予考慮。 所以如果從收益、交易模式、公司的背景、項目質地去看,如果各方面都沒有問題的話,那么這個固定收益還是不錯的。目前一年期的固定收益最高在10%左右,再高就要審慎一點。 D另類投資 另類投資主要是房地產,包括大家關注的北上深房價都漲得非???,接下來是不是還應該在這些地方進行投資。但我先說中國房地產方面的一個悖論:是房地產帶動了中國經濟增長,還是經濟增長帶動了中國房地產。想明白后,再去看會清晰很多。 首先看經濟增長帶動房地產。舉個例子,這個地方GDP非常好,人口凈流入,工作需求量增長,那么這個地方很不錯,未來也可以建更多的房子。這個例子就是王石的PIE投資標準, 通過人口持續(xù)凈流入、基礎設施良好性、人口就業(yè),在很多城市進行搜索,找出可以建房子的地方。所以是經濟增長先行,房地產后走。包括潘石屹也有很嚴格的標準,GDP總量、增量、第三產業(yè)占GDP比重、每平方公里GDP量都會綜合考慮,再決定是否在這個地方建房。王石、潘石屹建房遵循經濟增長帶動房地產,他們的未來回報會還不錯,畢竟有數據基礎而且是推導出來的。 再看房地產拉動經濟增長。某地什么都沒有,突然建很多房子,硬生生把GDP帶動起來,這種情況會造就鬼城,比如內蒙古有很多,還有京津新城、康巴什、營口、鶴壁新區(qū)等,這都是當地政府需要通過房地產建設拉動經濟增長,這種結果也可想而知,帶動經濟的效果是非常低。 一個比較有意思的數據,在十一五、十二五規(guī)劃重點里,不完全統計全國有655個城市計劃走向全世界,188個地級市正規(guī)劃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稱得上國際大都市的是東京、倫敦,所以泡沫非常大,通過房地產拉動經濟增長,其實是在一個泡沫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這種房地產投資不建議。大家購買房產可購買通過經濟增長帶動房地產的房子,比如王石、潘石屹修建房子,可能房子和小區(qū)很貴,但在他周邊2公里以內可以挑選一個還不錯的房子。 另外一點該買多少房子,我有個投資人大概有六七套房子。除了一兩套剛需,剩下的估一個總價,看總共的投資里房地產占比多少。以中國目前的情況,大部分人都超過80%,有部分超過90%,這個比例很激進?,F在很難去臆斷中國未來的房價走勢是什么,但如果中國未來房地產價格走低的話,很容易因為房屋過多使自己陷入不利。這種資產配置太過激進。 再分享一個指標,大家購買房子,房價多少合理。“一碗面指標”,當地吃一碗面的價格乘以1500,一般都是當地比較合理的房價。這個指標以前很多人在購買房屋的時候經常使用,值得借鑒?,F在買房用于自住可以,但占比過高要審慎。理性告訴我們,沒有永遠漲下去的資產。2003年政府頒發(fā)的18號紅頭文件,為了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fā)展,房價才開始一直漲到現在,已經13年了,未來怎么漲是不知道的。 E保障類產品 目前來說主要還是保險,給大家推薦一下,今年7月也是海外掘金大講堂,有一期導師講的香港保險,很有價值,建議大家回看。一般情況下,購買保險是以重疾為主,壽險為輔,壽險的醫(yī)療都是次要的。保險占比一般是每年產生現金的10%,比如一個人年薪百萬,大概購買保險的占比是十萬左右,至多二十萬。 F海外金融產品 海外金融產品可分幾類,首先是可以在中國各大銀行購買的以美元或歐元計價的理財產品。收益不高,現在189天以美元計價的理財產品收益大概是1.4%,以歐元計價的半年理財產品收益1%,收益低,但相對安全。 另外一個可以在海外投資的產品就是房地產,中國的房產還是挺貴的,如果把中國一個200平的鴿子窩賣掉,在外國可以變成一個200平的別墅,所以有很多人選擇在外國置業(yè)。大家可以整體了解一下全球各國情況,然后可以有針對性的加入智谷的微信群,比如澳洲、日本群。大家可以入群仔細了解。 第三大家可以去在正規(guī)渠道買一些QDII,但是目前QDII各方面費用比較貴,但是大家如果去互聯網金融平臺購買,申購費打一折,大概0.15%。如果大家購買被動指數型基金,管理費比較低,一般只有0.5%左右,別的主動型基金管理費用可能有2%,所以即便是海外投資,被動型指數基金依然是首選。目前知道的一些道瓊斯、納斯達克、標普500指數,和其他指數,直接通過QDII購買或是定投,很多互聯網金融平臺都可以直接購買。如果想直接購買美股,大家可以通過比如像積木盒子、老虎、盈透開立一個美股賬戶,大家可以在里面直接購買美股。 最后分享一下,目前國內推出了一些“智能投顧”,投資于海外市場。目前來說比較有名氣的是彌財和投米。大家也可以對國內的一些智能投顧做一些了解,因為他投資的都是海外金融產品,包括債券、指數,進行合理配置,這是一種方向。 4資產配置該如何進行——案例分析 再說資產配置對金融產品如何進行運用。不說太多公式、模型,直接說幾個實用的比例,大家記住就好了。第一個是80-X投資模型,用80減去你的年齡X,得到的數值是可以投資浮動收益類產品的占比。比如我今年30歲,80-30=50,那么我可以投資的浮動收益占我資金比例的50%,固定收益投資50%。 另外投資海外產品多少比較合適?我個人認為占自己投資總金融資產的30%是不錯的配比。如果短時間內突破30%,比如到50%,也可以。但整體來講,投資海外占比能到30%就不錯了。一般情況下,美國投資海外資產只占15%,新加坡是外向型國家,他們投資海外產品占比會到30%。所以投資海外產品,達到30%就已經不錯的一個比例了。 這是我做的一個資產配置案例圖。我配置的時間比較早,剔除了一些小眾產品,跟大家分享一下。 假如現在進行長時間投資用來養(yǎng)老,我直接把所有的錢投資到滬深300可取嗎?可以看深藍色線,如果投資人把資產全投資于滬深300,假設時間起于2012年1月3號,我們發(fā)現2014年,這個人投資還會出現虧損的情況,幅度大約3%-10%。在沒有任何資產配置的情況下,一個投資人投資一筆資產,兩年后還會出現虧損,這對想做長久規(guī)劃的投資人來說,是非常大的心理負擔。所以投資單一資產風險非常高。 剛說了一個80-X模型,現在應用。我今年30歲,80-30=50,那么我可以投資的浮動收益是50%,投資固定收益可以投資50%。假設固定收益產品年化收益是8%。再看淺藍色線,發(fā)現沒有任何虧損情況,且收益還比較高。之前單純投資滬深300的年化收益只有8.03%,而現在投資部分固定資產時,年華收益反而升高,變成了8.7%。因為固定收益是復利投資,這樣變相的把我們投資收益拉高了。 我們發(fā)現配置固定收益50%已經不錯了。但如果希望收益更高,想配置海外資產,怎么辦?剛說了投資海外產品最高30%,我現在有50%的浮動收益,然后25%投資滬深300,25%投資外國被動型指數基金。發(fā)現年化收益上升到9.26%,而且橫向看最大回撤,從單純的投資滬深300時的46%,到投資50%固定收益的27.79%,再到多元化投資降低到15.72%,發(fā)現收益更高,回撤和波動更低、更穩(wěn)定了。 最后我們來看一下最后一行數值,夏普比率。夏普比率大家可以簡單理解為在單位波動的情況下我們獲得多少收益,數值越高代表我們獲得的收益越多。單純投資滬深300時,數值只有0.27,波動劇烈,收益很低;配置50%固定收益時,發(fā)現這個比率還不錯,到0.63了;最終我們添加海外資產,比率上升到0.87,這是相當高的了。 一步步走過來,我們發(fā)現單純投資于高波動的浮動產品是不行的,要配置一些固定收益資產。還可以進一步配置一些海外資產,因為海外資產和國內資產相關性比較弱,不會出現同漲同跌,會出現此消彼長的狀況,比較平穩(wěn)的讓你看到收益上漲。所以我希望大家配置資產時,配置一些海外資產,不要過高,能比較好的管理資產。 最后跟大家說一點,資產配置不是賭博。它像一種馬拉松比賽,一點點積累財富,希望以小波動去獲得高收益。不希望大家高額投資某一種產品,風險比較大。以前給客戶做資產配置時發(fā)現一點,真正的有錢人,他們是企業(yè)主,他們真正需要錢的時候,反而是他們虧損最嚴重的時候。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他們把所有資產都投資在A股里,我覺得股市很厲害,他自己也是做企業(yè)的。大環(huán)境不好時,他的企業(yè)虧損,他的股票也是下跌的。等企業(yè)特別艱難時,股票跌到1600點,這時正好需要錢??墒枪善睅缀踬u不了,賣就是打兩折、三折,把股票撂在這。也就是說,他沒有進行合理資產配置,她再進行任意投資,往往更需要錢,那時的價值反而最低。 所以希望大家一定要有資產配置的心態(tài),有一個好的資產配置心態(tài),這不是賭博,不是玩游戲。今天跟大家說的一些簡單資產配置比例,如果可以比較好運用,對于前期的資產配置已經足夠。我們資產配置的目的,是投資各類資產,如期獲得收益。 以上是分享的全部內容,謝謝各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