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古時被稱為“節(jié)花”、“女華”等,每年季秋之月,百花凋零殆盡,唯獨寒菊盛開,其因耐寒、隱逸的品質(zhì),深得士大夫們的青睞。戰(zhàn)國時楚人屈原曾有“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句,借菊花暗喻自己對高尚人格的追求,故菊花一開始出現(xiàn)在文人的作品中,便具有了“人格”的象征意義。東晉潯陽陶彭澤荷鋤歸來,乘興吟出“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千古絕唱,使得菊花更和那些不與世俗同流合污而離群索居、隱遁山林的逸民高士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成為他們遺世獨立的精神象征。到了清末民初,文人們結(jié)社品菊、賦菊、畫菊……斜陽下,短籬旁不時顯現(xiàn)出他們遠離塵囂之身影。吳昌碩(1844~1927)、齊白石(1863~1957)就是其中代表人物。 吳昌碩 吳昌碩將篆籀的筆法、體勢融入繪畫,深得純樸沉厚之趣,既能融前人法度,又不為成法所囿,形成了富有金石味的獨特畫風(fēng)。吳昌碩特別偏愛畫菊花,所作之菊線條凝練遒勁,剛?cè)岵?;墨色濃淡相間,不落俗格。或伴以山巖、野石、溪水,或插入孤高細瘦的古瓶,皆與秋菊幽獨淡雅、冷逸傲世的情態(tài)相映成趣,畫幅留白處大量的題詠也使咫尺空間洋溢著抒情的人文氣息。 吳昌碩菊花欣賞 ![]() ![]() ![]() ![]() ![]() ![]() 齊白石 齊白石的“衰年變法”,寫意花鳥受海派畫家吳昌碩影響,體現(xiàn)出現(xiàn)代文人寫意畫獨特的時代精神。其筆下的菊花安排錯落有致,色彩熱烈明快,墨色對比強烈。菊花造型簡潔大方。體現(xiàn)屬于齊白石特有的“紅花墨葉”畫路,展現(xiàn)傲然獨立的精神面貌。這些都是齊白石獨特的藝術(shù)語言和視覺形式。 白石老人曾寫詩說:“少年樂事怕追尋,一刻秋光值萬金。記得那人同看菊,一雙蟋蟀出花陰。 齊白石菊花欣賞 ![]() ![]() ![]() ![]() ![]() ![]() ![]() ![]() ![]() ![]() ![]() ![]() ![]() ![]() ![]() ![]() |
|
|
來自: 幽蓮生夢 > 《飛花弄晚煙籠晴《花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