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肯 林肯的感情生活并不是很順利,仿佛是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在感情的道路上林肯也是一波三折。 林肯從小靦腆害羞,特別是在面對女性的時候更是不知如何是好。母親南希·林肯在他9歲的時候因病去世,林肯與父親的關(guān)系十分緊張,他的父親對繼子約翰·D·約翰斯頓都比對林肯要好,父親對他主要以打罵為主,林肯基本上沒有得到正常的父愛。后來繼母的到來給年幼的林肯帶來了溫暖,薩拉·布什·林肯很會因材施教,而且對林肯視為己出,與繼母的相處成為林肯幼年記憶中最幸福的時光??赡苷且驗橥甑倪@段經(jīng)歷,林肯始終不是很自信,特別是在面對女性的時候。當(dāng)林肯1837年春天到諾斯州的首府斯普林菲爾德的時候,他基本上不會社交,又長得丑陋,在女士面前尤其笨拙尷尬。雖然后來公眾看到的照片都認為林肯高大甚至有幾分英俊,實際上林肯既高且瘦,使整個人看上去比例不太協(xié)調(diào),再加上林肯從小沒有受到很好的教育,氣質(zhì)上也不出色甚至有點自卑,所以形象并不像后來的影視作品中那么浪漫挺拔。林肯的一位堂姊妹承認林肯很難與女性為伴,盡管林肯并不是一個膽小懦弱的人,但在與女性相處時他是十分笨拙的,總是不知如何是好,當(dāng)然這并不代表林肯不渴望幸福的婚姻。19世紀30年代,林肯二十幾歲時開始考慮自己的婚姻問題。之后,林肯與安·拉特利奇(Ann Rutledge)訂婚,關(guān)于兩人相戀的具體情節(jié)缺少文獻記載,我們不得而知。只知道這位拉特利奇小姐是一位年輕和藹的女士,林肯曾對一位朋友說過:“她是一個很慷慨的姑娘,會成為讓人疼愛的好妻子,并且她淳樸、聰明,雖然沒接受很高的教育?!眱扇嘶ハ嘈蕾p,林肯對這位小姐更是相當(dāng)滿意,并且準備在1835年完婚。就在兩人快要結(jié)婚的時候,傷寒癥突然把拉特利奇小姐從林肯身邊帶走。拉特利奇小姐的突然逝去對林肯的打擊是相當(dāng)巨大的,使林肯的心智受到很大損害,差點崩潰。面對未婚妻的突然病逝,林肯陷入到深深的憂郁中,陷入對未來不可掌控的宿命悲傷中,光明的道路剛剛打開就又恢復(fù)了黑暗。林肯無法接受心愛的未婚妻逝去的現(xiàn)實,他對朋友絕望地說:“我永遠無法想象狂風(fēng)暴雨擊打著她的墳?zāi)??!边@位靦腆沉靜的大男人,他的愛一旦釋放出來就變得不可自控,在失去愛人時差點燒傷自己。 他的朋友從未見過林肯這么絕望,擔(dān)心林肯會發(fā)生意外,為防止林肯精神錯亂或者尋短見自殺,陪伴照顧了林肯一兩個星期。林肯臥床休息將近半年左右,才從喪失愛人的痛苦中慢慢恢復(fù)過來。林肯的鄰居伊麗莎白·埃布爾為了分散林肯的注意力,主動為他介紹自己的妹妹瑪麗·歐文斯(Mary Owens)。瑪麗受過自由的英國式教育,并且被認為很富有。林肯后來發(fā)現(xiàn)這位瑪麗聰明活潑、隨和且富有幽默感,是一位理想的伴侶。如果林肯沒有搬到斯普林菲爾德的話,兩人即有可能結(jié)為連理。可是1837年林肯因為事業(yè)發(fā)展的需要搬到斯普林菲爾德,注意力開始轉(zhuǎn)移到政治和光明的前景上,這段短暫的戀情就無疾而終了?,F(xiàn)在我們沒有可靠的證據(jù)顯示林肯是否向瑪麗求過婚,但是從林肯1837年5月到8月寫給瑪麗小姐的信中,我們發(fā)現(xiàn)林肯與瑪麗至少是交往甚密的。1837年5月7日的一封信中,林肯描述自己在斯普林菲爾德的生活和遭遇的環(huán)境,并提到他們之前討論過的讓瑪麗·歐文斯來生活的問題。林肯認為斯普林菲爾德環(huán)境比較浮躁,自己處境比較艱苦,無法為瑪麗提供那種富足體面的生活,這會使瑪麗小姐內(nèi)心矛盾,而且林肯自己也不愿心愛的人受苦。林肯在信中懇請瑪麗小姐在做決定之前考慮清楚。8月16號的另一封信,似乎是林肯寫給瑪麗的最后一封分手信。這封信是寫于兩人剛見面后不久,林肯感覺到兩人在一起的前景并不樂觀,就在這封信中委婉地提到兩人分手,并且告訴瑪麗如果同意的話就不要再回復(fù)?,旣悺W文斯就像過客一樣路過林肯的生活,從此之后再未出現(xiàn)。盡管現(xiàn)在很多史家分析,這段無果而終的愛情是因為林肯想把精力集中到事業(yè)上,但是這位瑪麗小姐嫌貧愛富不愿吃苦估計也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以林肯的性格和當(dāng)時的處境,如果瑪麗愿意下嫁追隨,林肯定會傾其所有愛護有加的。這位瑪麗·歐文斯注定沒有做總統(tǒng)夫人的命數(shù)。

▲林肯夫人瑪麗·托德 1839年,后人熟知的總統(tǒng)夫人瑪麗·托德在林肯30歲時與林肯相識。很多學(xué)者把林肯與瑪麗的這樁婚姻解讀為政治目的,但也是見仁見智?,旣悺ね械麓_實出身顯赫,她出生在美國南部肯塔基州的列克星敦,祖父曾參加過美國獨立戰(zhàn)爭,還當(dāng)過將軍和州長,父親羅伯特·托德在年輕的時候以上尉的身份參加1812年反擊英國人入侵的戰(zhàn)爭,后來羅伯特在政府中任職并擔(dān)任了肯塔基州銀行的行長??墒乾旣惻c林肯一樣,童年生活并不幸??鞓?,7歲時母親伊萊扎·托德就去世。父親后來又再娶,瑪麗的繼母并不像林肯的繼母那樣會因材施教,瑪麗一直認為是繼母和她生的孩子搶走了父親對自己的愛,和繼母的關(guān)系很糟糕。8歲時,瑪麗因為與繼母的糟糕關(guān)系,被送到膳宿學(xué)校接受教育?,旣愓窃趯W(xué)校中接受了良好的法語教育,并且培養(yǎng)出像她父親那般的堅毅果斷的性格。1837年,瑪麗逃到斯普林菲爾德的姐姐家中。兩年后,因為無法忍受繼母的無止境的壓迫,瑪麗干脆長住在斯普林菲爾德。這時的瑪麗19歲,受過良好的教育,出身良好,談吐不凡,有著清亮的藍色眼睛,長長的睫毛,淺棕色的頭發(fā),身材雖不夠修長,卻是一位美麗可愛的姑娘。當(dāng)?shù)氐那嗄旰芟矚g這位美麗大方的姑娘,在瑪麗的眾多青睞者中,林肯是最不起眼的一個。 也許是家庭經(jīng)歷的關(guān)系,瑪麗比一般的同齡姑娘要聰慧早熟,19歲時就開始籌劃自己的人生,并且有意在斯普林菲爾德的輝格黨中挑選如意郎君。她的姐姐嫁給前伊利諾伊州州長的兒子,瑪麗住在姐姐家中,往來接觸的都是很有身份教養(yǎng)的人。瑪麗能青睞林肯確實很不可思議。當(dāng)時的林肯仍然相當(dāng)靦腆,甚至都不能和一位女士進行較長的對話,而且沒有受到很好的教育,在女性圈中沒有足夠的風(fēng)趣幽默。盡管是這樣,托德姐妹還是很看好林肯?,旣惖拇蠼憬阋聋惿讘?yīng)該是最早發(fā)現(xiàn)林肯的不凡之處的,而且極有可能就是她把自己的妹妹介紹給林肯,并且建議妹妹首先考慮嫁給林肯。林肯與瑪麗的出身雖然相差甚遠,談吐氣質(zhì)也遠不及瑪麗,可是兩人都是年幼喪母,都缺少屬于自己的財產(chǎn)。可是兩人都奮發(fā)有為,十分具有野心,是熱情的輝格黨。這樣,兩人在一起就有很多共同的話題,也比較容易產(chǎn)生感情的共鳴。林肯一見面就被瑪麗的風(fēng)采折服,沉醉于她的洞察力、她的意志品質(zhì)和文化教養(yǎng)?,旣愐残蕾p林肯的堅毅和主張,兩人算是一見如故,經(jīng)常在一起討論詩歌文學(xué)和政治。不過,一般都是瑪麗主導(dǎo)著話題,林肯更多的是聆聽。 林肯與瑪麗的欣賞之情慢慢發(fā)酵,在1840年這種感情升華為愛情,兩人互相理解惺惺相惜并訂婚。隨之發(fā)生在林肯生命中最悲慘黑暗的一段打擊使林肯放棄美麗的愛情,完全沉浸到接近要自殺的絕望中。林肯從1837年就開始領(lǐng)導(dǎo)并致力于其中的法律項目徹底失??;1841年,與他從1837開始共同購買一套房子居住的好友,因為父喪賣掉了他倆在斯普林菲爾德的共同財產(chǎn),回到肯塔基繼承父業(yè);斯圖爾特因為再度當(dāng)選為國會議員提議結(jié)束與林肯在法律上的合伙關(guān)系。這一系列的打擊,使林肯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懷疑自己是否可以自立并有能力養(yǎng)活妻子,特別是像瑪麗這樣出身良好生活條件優(yōu)渥的妻子。一直以來,支持林肯不斷奮斗的動力就是對自己能力的肯定,不斷的拼搏帶來的成績也讓他開始慢慢地樹立信心,現(xiàn)在這些在短短的時間中似乎都要消失殆盡。 更糟糕的是,林肯此時開始意識到自己可能并不愛眼前的這位瑪麗·托德。他愛上的可能只是自己的一個幻想,是瑪麗良好的談吐、出身及美麗的外表,是瑪麗身后有實力的輝格黨圈子,而不是瑪麗這個人。林肯很難面對沒有愛情的婚姻,認為這對瑪麗也是不公平。在寫給好友的信中,林肯就流露出這種情緒。他害怕面對自己曾經(jīng)幻想得到的東西,他開始退卻。以瑪麗家族的勢力,拋棄瑪麗幾乎可以毀掉林肯的政治生涯,林肯的內(nèi)心倍受煎熬。就在這時,他遇見愛德華的另一位親戚,18歲的瑪?shù)贍栠_·愛德華(Matilda Edwards)。在與瑪麗的艱難處境中,林肯絕望地愛上這位瑪?shù)贍栠_,這讓他意識到自己并沒有想象中對瑪麗的那般愛戀。對瑪?shù)贍栠_,我們所知甚少,只知道林肯在這時十分痛苦。 林肯是相當(dāng)有責(zé)任感的人,他既然已經(jīng)和瑪麗訂婚,如果現(xiàn)在反悔,自己就成了反復(fù)無常的人,這是他最為討厭和反感的。拋棄——是他早年的加爾文信仰中最害怕的東西,他在自己母親和姐姐的去世中,深刻地感受到被拋棄者的痛苦和憂傷。盡管他抓住機會向瑪麗坦白自己的處境和對瑪?shù)贍栠_的愛慕,并請求得到瑪麗的理解和原諒,但這并沒有減輕林肯內(nèi)心的愧疚和自責(zé)。林肯是道德感很強的人,這種背棄者的愧疚差點使他發(fā)瘋,一想到這可能給瑪麗造成的傷害他就愈加的絕望自責(zé)。林肯陷入深深的悲傷中,很難有東西可以使他高興起來。盡管林肯在感情之外的處境上逐漸好轉(zhuǎn),他的好友Speed訂婚的消息使他多少可以從絕望中感受到一點歡樂,但是心底的悲傷從未退卻。也許,林肯的內(nèi)心是深愛著瑪麗的,所以才會如此痛苦。 與此同時,瑪麗的處境也并不好過?,旣惡苄蕾p林肯,堅定地認為林肯會有遠大的前途,而且也因為深愛著林肯才答應(yīng)與他訂婚。并且,在當(dāng)時,被拋棄的處境也使一向高傲的瑪麗倍受打擊。林肯與瑪麗共同的朋友看著兩人深處痛苦中,似乎旁觀者清,意識到兩人其實都是互相放不下對方的,于是開始刻意安排兩人“偶然的相遇”,積極促成兩人的和解。經(jīng)過種種曲折,這對歡喜冤家最終在1842年11月4號修成正果,在親友的見證下走進婚姻的殿堂。在林肯的有生之年,兩人始終是攜手并進,患難與共。 盡管現(xiàn)在有很多說法認為林肯的婚姻并不幸福,林肯同意結(jié)婚是完全出于政治的考慮,加之瑪麗乖張難處,是總統(tǒng)夫人中最有爭議的一位。但是,我們只是以旁觀者的身份揣測,只有當(dāng)局者自己才清楚。林肯與瑪麗后來生養(yǎng)了4個兒子,林肯在與瑪麗小別時寫給夫人的信也是深情款款,事無巨細,讓人感受到兩人之間濃濃的愛意。林肯在外人面前也毫不掩飾自己對妻子的愛。林肯擔(dān)任總統(tǒng)后,在白宮的一次宴會上,深情地注視著妻子,對身邊的人說:“我的妻子還像她做姑娘時那么漂亮……那時我深深地愛上了她……”瑪麗也是絕對愛戀著她的亞伯拉罕,甚至對林肯還帶點婚姻中頗不常見的占有欲,當(dāng)別的女人對林肯稍獻殷勤她就無法忍受。我想,正是因為愛得深,所以才不能容許任何形式的分享,哪怕是一點點都不行。瑪麗對林肯的深深愛戀在林肯逝世時也沒有消失,1882年瑪麗被安葬在斯普林菲爾德橡樹嶺公墓丈夫的身邊,永遠陪伴著她摯愛的林肯。
版權(quán)所有:文史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