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熙共有97個孫子,卻為何一眼看中弘歷?    中華書會 2016-07-28 18:18 (本文轉(zhuǎn)自:今日頭條) 要論歷代帝王中誰的孩子多,康熙真是拔頭籌的,8歲登基的他一共做了61年皇帝,共生了50多個皇子皇女,長大成人的兒子有24個,女兒有12個??滴醯倪@24個兒子雖然沒老爹這么能生,也一共為愛新覺羅家開枝散葉共97個孫子!真是家大業(yè)大! 
 在他近百個孫子中,只有太子長子弘皙被康熙養(yǎng)育宮中,其他孫子則長到十多歲才有機會見爺爺一面,但其中卻有一個孫子,在12歲那年,被康熙特批接到宮中養(yǎng)育,并深受喜愛,甚至接見大臣討論軍國大事,也特批弘歷可以留在自己身邊。這個孩子就是弘歷,將來的乾隆。 那么,為何,老康熙會在眾多的孩子中獨獨相中的弘歷呢? 話說康熙的兒子們出眾者多達(dá)十幾人,都有坐擁天下的心思,只有四阿哥胤禛從來沒有表現(xiàn)出對皇位的渴望,整日就在康熙御賜的圓明園(當(dāng)時只是一般的小園子)養(yǎng)養(yǎng)花、種種草,在書齋里鉆研鉆研佛法,與別的正在勾心斗角的皇子們不同,胤禛過的是閑云野鶴,與世無爭。 
 可他也能表現(xiàn)出自己不是個吃閑飯的爺,康熙偶爾交待的任務(wù),他都完成的很妥帖。比如安排太后喪事,清查倉米發(fā)放弊端等,這些都給康熙留下了好印象。 據(jù)《清圣祖實錄》統(tǒng)計,皇帝晚年去過圓明園十一次,除了胤祉,其他皇子都沒有這樣的恩榮,這顯然是因為四阿哥這里能讓他感到放松。在康熙生命中最后一個三月十二日(康熙六十一年),圓明園牡丹臺花開正艷,雍親王提出請父皇來家中賞牡丹,康熙自然欣然應(yīng)允。 
 就在這次會面中,把酒臨風(fēng),父子相談甚歡。胤禛提到了自己的兩個兒子:“您的兩個孫子打生下來還沒機會見到圣顏呢?!?br style="FONT-FAMILY: "> 老康熙隨口答道:“好啊!上次我聽說你有個兒子書讀得很好。把他們倆叫出來我看看?!?/strong> 沒想到一見到這兩個孩子,老皇帝就不覺放下了手中的酒杯,弟弟弘晝很普通,但12歲的弘歷則讓康熙過目難忘,只見弘歷身材頎長,容貌清秀,澄澈的眼睛中有著與眾不同的靈氣與沉靜。他一舉一動大方得體,不慌不忙,沒有普通孩子常有的緊張局促。而跟在他身后的同歲弟弟弘晝動作就拘束很多。 此時的弘歷還沒有意識到,這次見面對他的一生乃至國家有著怎樣的影響。很多歷史學(xué)家都說,把弘歷介紹給康熙,是四阿哥胤禛精心策劃的一步棋。 無論怎樣,做為一名長輩,康熙打心眼里喜歡這個孩子,他招手讓弘歷到自己跟前,詢問起他的功課,弘歷落落大方地背了幾段書,而且能清晰地講解譯義。憑著豐富的閱人經(jīng)驗,康熙認(rèn)定這個孩子是出色的。 
 過了幾天,老皇帝派太監(jiān)來到圓明園,帶走了弘歷的"八字"。 "八字"推命即是我國古代以一個人出生時間來推斷人生發(fā)展的古老技藝。在今天來看,這當(dāng)然是迷信,但在過去,這些迷信往往在偶然中決定了歷史之車的走向,乾隆的八字即是如此。
 1929年故宮博物院文獻(xiàn)館首批公布的內(nèi)閣大庫檔案中,有乾隆生辰八字及康熙六十一年時人批語。乾隆皇帝屬兔,生于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子時(《玉牒》)。內(nèi)容如下: 乾隆八字: 辛卯(康熙五十年) 丁酉(八月) 庚午(十三日) 丙子(子時)。 批語:庚金生于仲秋,陽刃之格,金遇旺鄉(xiāng),重重帶劫,用火為奇最美,時干透煞,乃為火焰秋金,鑄作劍鋒之器。格局清奇,生成富貴福祿天然。地支子、午、卯、酉,身居沐浴,最喜逢沖,又美傷官,駕煞反成大格。 書云:子午酉卯成大格,文武經(jīng)邦,為人聰秀,作事能為。連運行乙未。甲午,癸巳身旺,泄制為奇,俱以為美。 不用說,此命貴富天然,占得性情異常,聰明秀氣出眾,為人仁孝,學(xué)必文武精微。幼歲總見浮災(zāi),并不妨礙。運交十六歲為之得運,該當(dāng)身健,諸事遂心,志向更佳。命中看得妻星最賢最能,子息極多,壽元高厚。柱中四正成格禎祥,別的不用問。 很明顯,這個批語是算命先生寫的。 中國古代的命相之理,有一套固定的推算方法。按命相理論,乾隆八字,天干庚辛丙丁,火煉秋金,是天賦甚厚的強勢命造,術(shù)語稱為"身旺";地支子午卯酉,局全四正,男命得之,為駟馬乘風(fēng),主大富貴。 也許正是這與眾不同的八字讓康熙做出了一個決定——將弘歷帶回宮中養(yǎng)育。 
 這對于康熙時代的皇孫來講,是天大的"恩遇"。原來這個待遇只有太子長子弘皙獨屬,太子兩立兩廢的過程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則是因為弘皙。《朝鮮李朝實錄》記載,朝鮮使臣曾在回國向國王匯報說過此事:"皇長孫頗賢,難于廢立云。"又說:"或云太子之子甚賢,故不忍立他子而尚爾貶處云矣。"也就是說,康熙希望這個太子長子將來繼承皇位,所以在廢太子問題上遲遲下不了決心。 而現(xiàn)在,弘歷進(jìn)宮了,事情的發(fā)展遠(yuǎn)遠(yuǎn)超過了胤禛的期望。 康熙六十一年夏、秋兩季五個多月,避暑山莊中祖孫兩幾乎形影不離??梢哉f弘歷給康熙一生中的最后歲月帶來了歡樂,祖孫倆也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就如同普通人家的爺孫一般。 康熙批閱奏章時,弘歷就在旁邊磨墨寫字。老皇帝時常站起來,走到孫子身邊指點他。吃飯的時候,祖孫兩坐在一桌,爺爺不斷地給孫子夾菜。夏天的一個中午,康熙泛舟避暑山莊湖上,弘歷正在山上玩耍。遠(yuǎn)遠(yuǎn)望見御舟駛來,就滿心歡喜地跑下山來。老皇帝見了,生怕孫子跌倒,康熙急忙跑到船頭,朝弘歷大喊:“慢點跑,別摔了!”爺爺焦急的聲音深深印在弘歷的腦海里,六十年后還在御制詩《晴碧亭憶舊》中提及此事。   
 康熙親自教弘歷射箭,弘歷雖然才十二歲,但是他反應(yīng)敏捷,舉止精確,首次習(xí)射就連中五矢,康熙喜出望外,賜給他一件黃馬褂。"或命步射,以示群臣,持滿連中,皇祖必為之色動。"(《避暑山莊紀(jì)恩堂記》)
 康熙見大臣討論軍國大事的時候,弘歷也可以留在身邊。弘歷碰到這種大場面時總能懂事地"屏息而侍",十分得到康熙的認(rèn)同。 有人認(rèn)為,從這個角度上看,康熙喜歡弘歷,是傳位給雍正的一個理由。我們也很難說胤禛把自己的兒子介紹給父親不是老謀深算的一步棋。對于胤禛來說,這一舉動無論從哪方面對他都沒壞處。首先,這是一種試探,如果自己列入繼位的候選人,那么父親必然會關(guān)心自己的子息。因為一個政治家必須多算幾步。反之,自己沒有在候選人行列,那么祖孫建立起良好的關(guān)系,對自己的政治安全也大有好處。 本來弘歷在康熙近百個孫子中,是極不起眼的一個,他的出生也并沒引起過多大的關(guān)注,主因在于他的母親身份太低。弘歷于康熙五十年(1711)出生,母親是鈕祜魯氏。"鈕祜魯氏"是清代最有名的姓氏之一,但乾隆的母親之先祖命運平庸,一代不如一代,淪落成了一介白丁。乾隆的外祖父凌柱,最高官職也不過是"四品典儀",估計是父隨女貴而取得的閑職。 種種跡象推斷,十三歲的鈕祜魯氏進(jìn)入雍親王府時,只是一個普通的丫頭,出身平民家庭的鈕祜魯氏身上完整地保存了滿洲人在白山黑水中陶鑄起來的強壯和"皮實"。她面貌一般,從來沒有引人注目過,后來二十歲的她生了弘歷也沒能扭轉(zhuǎn)什么。 直到后來康熙愛烏及烏,指名要見見弘歷的生母,不知何故的鈕祜魯氏跪在面前,任康熙細(xì)細(xì)觀看,康熙邊看邊說:“果是有福之人,有福之人!”(《清高宗實錄》)日后鈕祜魯氏確如康熙所說,境遇順?biāo)?,長壽安康,享盡尊榮。 清宮"慈寧燕喜圖"中有老年鈕祜魯氏的畫像,畫面上的老太太方面大耳,心寬體胖。與那些出生富貴人家的后妃比起來,鈕祜魯氏身體強健,生性好玩好動。乾隆皇帝登基后,四次南巡老太太一次也沒落下,還曾三游五臺,三登泰山,還到過嵩山。至于避暑山莊,更是去了無數(shù)次。 
 再回頭來說康熙,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從避暑山莊回京后兩個月,猝然崩逝于暢春園。
 當(dāng)年十二月,朝鮮國大臣金演在與清王朝的外事交往中聽到了這樣的消息,將其記錄在《朝鮮李朝實錄》中:康熙皇帝病劇,知其不能起,召來閣老馬齊,對他說:"我的第四子最賢,我死后立為嗣皇。胤禛第二子弘歷有英雄氣象,必封為太子。"乃以為君臣不易之道,平治天下之要,訓(xùn)誡胤禛。解脫其頭項所掛念珠,對胤禛說:"此乃順治皇帝臨終時賜朕之物,今我贈爾,有意存焉,爾其知之……"言訖而逝。 
 有人說這個記載不盡可靠,不過,既然已遠(yuǎn)傳朝鮮,可見此聞傳播之廣。從雍正登基之時,弘歷就已經(jīng)成為太子的第一人選,已是不爭的事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