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六十八|雉啄皇孫

 剪刀_石頭_布 2016-09-19

駱賓王在《代李敬業(yè)傳檄天下文》中曾經(jīng)寫過這樣的詞句:“燕啄皇孫,知漢祚之將盡”——用漢代趙飛燕殘害皇裔的典故來斥責(zé)武則天殺害唐朝李姓皇室,導(dǎo)致唐室傾危的狀態(tài)。


趙飛燕是漢成帝時候的妃子。所謂“環(huán)肥燕瘦”,飛燕本是中國歷史上與唐代楊玉環(huán)并稱的絕世美女。但飛燕雖美,卻沒有為漢成帝誕下皇嗣;在這種情況下,她為了確保自己的太后地位,努力殘害漢成帝的其他皇子——這種“后宮爭斗”的腳本看起來很眼熟,跟《甄嬛傳》一脈相承。


“環(huán)肥燕瘦”雖然表達(dá)了不同的審美取向,但相同的是,無論是楊玉環(huán)還是趙飛燕,都在歷史上被人公認(rèn)為禍國殃民的紅顏禍水。似乎,這天底下所有男人的事業(yè)都是毀在背后那個女人手里的。


這話不公平。朝堂上男人爭權(quán)、宮中女人爭寵,說到頭,最終為的都是政治利益,所以二者應(yīng)一視同仁的被看作是“政治斗爭”??纯礆v史上多少男性帝王大臣,都是在肅清政治威脅后,才得以大權(quán)獨攬,成就一番事業(yè),最終流芳百世;而同樣的事情放在女人身上卻往往要讓她們背負(fù)罵名 ,遺臭萬年。同樣是玩陰謀詭計,歷史評價卻非要厚此薄彼,實在有失公允。


閑話少敘,趕緊進(jìn)入今天的正題,來說一說呂太后那朝的“政治斗爭”。


分封諸呂


上次末尾說了,呂太后為了鞏固自己的權(quán)力,在陳平的“建議”下,把自己老呂家的成員都安插到朝廷的重要崗位上,增添己方勢力。但太后是個有追求的人,她對此仍然不滿意,還想更進(jìn)一步。


她要給呂家封王。


這是件很忌諱的事情。漢初之時曾以軍功分封了很多異姓王;但到劉邦駕崩的時候,這些異姓王基本上都落得個身死國除的結(jié)果——根本原因還在于他們的存在本身就是對皇權(quán)的一種威脅。劉邦鏟除這些異姓勢力之后,還跟王公大臣會盟宣誓,假如有劉姓皇族以外的人稱王,天下應(yīng)共同誅滅他。


想要給呂家人封王,就得踐踏劉邦定下的這條原則;而這條原則的背后,則是政治斗爭的最敏感紅線——皇權(quán)歸屬。


天下走到了十字路口:繼續(xù)姓劉,還是改姓呂?


于是,呂太后趁著一次朝議把這個問題拋了出來,征求群臣的意見。


一聽是這件事,群臣知道其中的厲害,面面相覷,大氣都不敢出,把眼睛投向了文武百官的領(lǐng)袖:兩位丞相和太尉。


右丞相王陵在此三人中排位最高。他責(zé)無旁貸,站起身來,表示分封諸呂的想法違背了太祖高皇帝所立下的“異姓不王”的政治原則,懇請?zhí)蟠蛳@個念頭。


王陵憨直,認(rèn)為自己效忠的是劉氏天下,雖然劉邦已死,但也要忠于劉氏,而非改換門庭投奔呂氏,因此明知會讓太后不高興,仍然挺身而出,以求保住劉氏的皇權(quán)。


太后當(dāng)下就很不高興,朝堂上頓時陷入了僵局。


左丞相陳平一看太后不高興了,也趕緊站起身來,說,太祖高皇帝(劉邦)統(tǒng)一了天下,自然有資格為劉氏子孫封王,而如今是太后臨朝稱制,分封呂姓王,也沒有什么不可以的。


陳平這番話看起來輕巧,但實質(zhì)上卻是徹底突破了古代封建政治的底限。王陵所堅持的,是天下無論由誰掌權(quán),始終姓劉;而陳平卻說太后封呂姓王“無所不可”,就是在變相承認(rèn)如今天下已經(jīng)姓了呂了 !


陳平一邊說著,一邊還給旁邊的太尉周勃使眼色。周勃會意,立刻上前附和陳平。


太后滿意了。對她來說,今天朝堂上討論出來的結(jié)果并不重要,因為不管臣子們同意不同意,她都要封呂氏做王。她要大臣們站隊,是不是支持她獨攬皇權(quán)。


下得朝來,王陵抓住陳平、周勃,當(dāng)面叱責(zé)此二人不忠不義,拋棄了當(dāng)初和劉邦的盟誓,曲意逢迎呂雉,以后死了,有什么面目去見劉邦?


二人知道理虧,也不爭鋒。陳平只是解釋,在朝廷上爭道理,我倆確實不如丞相你,但今日之事,不退一步不行,以后保全劉氏血脈,還要靠我倆呢!


王陵認(rèn)為這是狡辯,拂袖而去。沒幾天,王陵就因為這件事被呂雉架空,封了個太傅的虛名,卻剝奪了丞相的實權(quán);王陵自己也覺得沒意思,無意為呂氏走狗,便稱病回家養(yǎng)老去了。陳平由此升任文官領(lǐng)袖右丞相;而太后的患難之交審食其也就此獲得左丞相的崗位。在外人看來,從此之后,丞相之位盡為“呂氏走狗”。


有人說,陳平是阿諛之徒,借此機(jī)會成功上位,放棄了為臣的原則,實現(xiàn)了個人野心。這樣的評論其實不甚公道。


世人褒王陵而貶陳平,全在一個“理”上,為的是廷爭“天下姓劉”這個道理。但天下歸屬是靠講道理來決定的嗎?這只是道學(xué)之徒一廂情愿的空想罷了。


天下歸屬不是靠道理來確定的,而是憑實力來確定的。


這就跟美國喜歡派兵海外管閑事一樣,每次我們國家都提出各種嚴(yán)正抗議、強(qiáng)烈譴責(zé),認(rèn)為美國蠻不講“理”,但有用嗎?沒用,人家有實力。


呂太后臨朝稱制,雖然不在理,卻手握天下實權(quán)。她要做什么事,別說封王了,即便是要公然稱帝,都不需要跟任何人商量,同樣也是因為她有實力。


因此,她提出要分封諸呂,只是個姿態(tài),若是臣下一味不從,那勢必會鬧得不可收拾,等到呂太后要依靠自己的實力強(qiáng)推此事的時候,極有可能會將朝堂上的斗智斗勇激變?yōu)樘煜麓髞y、群雄紛爭的局面。這會是劉邦在九泉之下愿意看到的局面嗎?


既然如此,不如就做一回“走狗”吧!至少還可以伺機(jī)而動、暗中營救。


堅貞憨直的王陵值得尊敬,委曲求全的陳平同樣值得尊敬。


此事之后,在太后的一系列政治安排下,呂氏風(fēng)風(fēng)光光的在大臣的奏請下順利封王。


皇族凋零


權(quán)力這個東西是有魔力的,跟指環(huán)王中的魔戒一樣,一旦戴上了就會被其操縱、改變心智。呂雉對權(quán)力的態(tài)度也在慢慢改變了。如果說她最初爭權(quán)是為了自?;蠲?,那么在當(dāng)上太后之后,至尊皇權(quán)的種種魅力讓她徹底上了癮,完全變了一個人。


既然天下能姓劉,為何不能姓呂?


在成功邁出第一步——分封呂王——之后,外戚呂家?guī)缀跻呀?jīng)到了跟皇族劉家平起平坐的地位了;于是,她開始籌劃第二步動作:打壓劉氏。


打壓的原則很簡單:聽話的,就留下;不聽話的,就干掉。


首先成為目標(biāo)的,是太后親手扶植的傀儡皇帝劉恭。他當(dāng)上皇帝的時候,還是少不更事的年紀(jì),長大了幾歲之后,聽說了自己童年的悲慘身世,就公然放話說要給自己親媽報仇,劍鋒直指太后。太后聽說了這件事,一點也沒心軟,立刻將他幽閉在永巷中,隨后編了個理由將其廢掉殺害,找了當(dāng)時的恒山王劉義接替帝位,并給他改了名,叫劉弘。


其實改不改名都無所謂了,不管是劉恭還是劉義還是劉弘,都是個前臺的牽線木偶而已,是政治舞臺上的一具華麗麗的擺設(shè)。


不過,另有一件不符合常理的事情倒是值得大家注意。新皇登基,天下改元,本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情;但這次劉弘小盆友登基,卻沒有改元。理由是,當(dāng)時是太后稱制的時期,雖然換了皇帝,但事實上的最高權(quán)力人卻沒有變化,因此不用改元。


這是赤裸裸的昭示,天下姓呂不姓劉呀!


雖說如此,呂家要全面控制天下仍有很長的路要走,畢竟當(dāng)時老劉家還是家大業(yè)大的狀態(tài),子孫眾多,有待一個個鏟除。于是,在干掉不聽話的皇帝之后,太后就開始找趙王的麻煩了——呂雉好像天生跟趙王犯沖,從劉如意開始,隨后接掌趙王位子的劉姓子弟似乎都得不到好下場。


劉如意之后,第二位倒霉的劉姓趙王叫劉友。劉友在當(dāng)時的劉姓子孫中,是比較受呂雉喜歡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劉友的正室妻子是呂太后的侄女兒。因此,呂雉才會在劉如意死后,將劉友轉(zhuǎn)封到趙國。


不過,劉友的不幸正是源自這個呂氏王后。


前面講過,呂雉長相一般。由此推及,呂家的女子估計在姿色上都比較平庸,劉友的這位王后估計也不例外。劉友是劉盈的弟弟,生于天下承平的時代,是不折不扣的紈绔皇二代,所以,他喜好美色、三妻四妾也就不難理解。結(jié)果就是,趙王劉友納了很多年輕漂亮的姬妾,冷落了姿色平庸的呂王后。


于是,呂王后醋勁大發(fā),跑到長安城,找到了太后。吃醋的女人是最恐怖的女人,比喝醉酒還恐怖,真的是什么事情都做得出來。呂王后也是如此。她估計是恨劉友恨到了骨子里,一心要劉友死,就向太后誣告說,劉友對呂氏封王頗有微詞,而且還信誓旦旦的說,等太后百年,自己一定帶兵入京,剿平呂氏。


這可觸犯了太后的底限了。呂雉二話不說,找了個理由把劉友召到長安城,將其關(guān)在官邸之中,派兵包圍,不提供飲食,將之餓死——跟戰(zhàn)國時期那位不可一世的趙武靈王的死法是一樣的。


劉友死后,呂雉又改封劉邦的另一位皇子劉恢為趙王。估計是呂雉對前次呂王后及時告密、大義滅親的舉動很滿意,這次也讓劉恢迎立呂家女子為王后,一方面為聯(lián)姻,一方面為監(jiān)視。


劉恢的老婆成為新的趙王后之后,明白現(xiàn)在是呂家得勢、劉家失勢的狀態(tài),就在趙國為所欲為,不僅十分稱職的完成了呂雉布置的任務(wù),對劉恢密切監(jiān)視、隨時匯報,而且對劉恢加以各種私事、公事方面的限制,還把劉恢一個非常恩愛的愛姬給毒殺了,手段之狠毒,與呂雉當(dāng)年無異。


劉恢一看這個架勢,想想自己雖然貴為皇二代,但現(xiàn)在卻連一個普通男子的歡愉都無法享有,心灰意冷,不勝悲憤,便走上了絕路,自殺了。


這劉恢雖然孬了點,但也確實可憐。但最可怕的還是這一系列動作背后的政治意圖。明眼人都看得出呂太后這是在鏟除異己,逐步翦除劉家的勢力,而且這一切只是剛開了個頭,后面的日子怕是會越來越難過——這使得整個劉姓皇族人人自危、憂慮萬分。


不知道劉邦大叔若是泉下有知,看到自己的子孫是這么個下場,會作什么感想?


劉氏的反擊


當(dāng)然,劉邦子孫中也并非都是劉恢這樣被老婆逼死的孬種。本文起首提到的《代李敬業(yè)傳檄天下文》中,還有“朱虛侯之已亡”這樣的話,里頭提到的朱虛侯就是向呂氏奮力反擊的劉氏子孫。


朱虛侯劉章,是齊王劉肥的兒子,劉邦的孫子。在呂太后掌權(quán)稱制的年代,他正是年輕氣盛的年紀(jì)。空有一身本領(lǐng),卻無法施展拳腳,處處為呂氏所壓制,這讓他極其忿恨。


我是太祖高皇帝的孫子,齊王的兒子,是大漢光明正大的皇族后裔,為什么要害怕呂家的那些小人?


年輕的劉章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


呂太后一直很喜歡劉章,視如己出,經(jīng)常召劉章入宮去陪吃飯,同席的大多是呂氏之人。一次,太后又召劉章陪伺,并讓他做監(jiān)酒官。劉章想了想,說,我是將門之后,所以如果太后要讓我監(jiān)酒,就得讓我用軍法才行。太后答應(yīng)了。


幾杯黃湯下肚,劉章有點醉意,膽子也大了,主動要求去唱首耕田的歌謠。呂太后聽了,想起劉章的父親劉肥當(dāng)年跟著自己在田里干活的樣子,便高興的同意了。


于是,劉章就開唱了:


深耕種,立苗欲疏,非其種者,鋤而去之?。ㄉ罡蟛シN,插苗要疏朗,對于那些不是同類的,就要堅決鏟除!)


呂太后一邊聽,一邊臉色就變差了,但也不好發(fā)作,只得沉默不語。


剛好這時,一個呂家的人喝醉了,起身要離席,劉章眼疾手快,沖過去就是一劍,將其斬于堂上。殺完人后,劉章面不改色,對呂太后回報,說自己執(zhí)行了監(jiān)酒官的職責(zé),以軍法處置了在酒席上失禮的人。


包括呂太后在內(nèi)的眾多呂氏族人都大驚失色,但由于有言在先,因此也無法治劉章的罪,只得悻悻作罷。史載,自此之后,呂家族人都非常害怕朱虛侯,而大臣們也開始依憑他,劉氏的勢力稍稍復(fù)振。


不過,僅憑朱虛侯酒后殺個人,就能真正復(fù)振劉家的聲勢嗎?怕這也是虛妄之言吧!


劉氏之所以沒有遭受滅頂之災(zāi),不是因為朱虛侯,關(guān)鍵還在于呂太后。


呂雉畢竟是個成熟的政治家,雖然狠毒,但卻深諳政治利害之道。她害怕的并非是區(qū)區(qū)一個劉章,而是天下大勢。


當(dāng)時劉呂之間的關(guān)系比較微妙,并非是一方完全壓倒另一方,而是處于一種相對平衡的博弈關(guān)系之下。劉家,是占著道理,沒有實力;呂家則是反之,有實力,卻無理。這種情況下,一旦平衡被打破,就會出現(xiàn)群雄競起、天下大亂的局面。陳平愿意委曲求全,就是不想造成劉呂決裂、戰(zhàn)亂重開的局面,這是成熟政治家的表現(xiàn);而同樣作為成熟政治家的呂雉,也會做相同的考慮。兩邊都知道,若是天下大亂了,作為既得利益者的劉呂兩家,都是得不到任何好處的。


所以,雖然很想把呂氏進(jìn)一步扶上位,呂雉也不敢做得太絕、太快——她懂得欲速則不達(dá)的道理。她采取的策略其實更高明:逐步的將實權(quán)轉(zhuǎn)化為大勢,從而打破這種博弈平衡,徹底壓制住劉氏。當(dāng)然,這個方法有一個很大的缺點——非常的耗費時間;但這完全值得,因為這個方法毫無疑問是最穩(wěn)妥、最保險的做法。


這便是太后的如意算盤。雖然短期內(nèi)對劉家不會有大禍害,但若持久下去,怕這天下最后還是要歸了姓呂的人的!


劉氏這邊也不是沒有出謀劃策的人。當(dāng)年在王陵面前信誓旦旦承諾要一心挽救劉氏天下的丞相陳平,知道局勢不利,異常焦急,閉門不出,苦思對策。


恰好此時,大漢王朝的首席外交官——之前曾經(jīng)成功勸降南越王趙佗的陸賈來拜訪陳平。陸賈給陳平提了個建議,他說,雖然現(xiàn)在呂氏掌控著實權(quán),但軍權(quán)還在太尉周勃的手里。周勃畢竟還是劉氏的老臣,只要我們這方能控制軍權(quán),就算呂氏勢力再大,也終究不過曇花一現(xiàn)。如果丞相你能跟太尉多加溝通、兩雄聯(lián)手,自然能保住劉氏天下。


這番話很中肯,陳平立刻安排去結(jié)交周勃。周勃也不是笨蛋,知道陳平背后的意圖——為自保,也為盡忠。同樣岌岌可危、焦慮萬分的周勃也沒有什么拒絕的道理,便就坡下驢,跟陳平一來二去,打得火熱。


丞相和太尉關(guān)系好,對于皇權(quán)是很忌諱的事情,但呂太后覺得陳平、周勃這兩人平時對自己言聽計從,從未有半分忤逆,就沒太注意他倆,仍然把關(guān)注重點放在逐漸扶持呂家和壓制劉家上。


在封了幾個呂姓王之后,她又將幾處原本屬于劉家的封國改封給了呂家人。


第一個是趙國。趙國是膏腴之地,是天下封國中力量數(shù)一數(shù)二的地方。按照呂太后的計劃,她原本不打算在此時搞那么大動靜,聲勢浩大的將趙國劃歸呂氏,引得天下側(cè)目;她還是想再找一個劉姓王來趙地的。挑來挑去,她覺得一向低調(diào)的代王劉恒(后來的漢文帝)很合適,于是她便派人去代地,通知劉恒做好接任趙國的準(zhǔn)備。但劉恒不是傻子,三位趙王的前車之鑒,讓他望而卻步,縱使趙國再好,劉恒也不敢再去輕易重蹈三位兄弟的覆轍。因此,劉恒向太后的使者謝絕了這個好意,并明確表示更愿意在代地為國守衛(wèi)邊疆、看守北大門。


看到劉恒如此識趣,太后心想,不如一不做二不休,趁機(jī)機(jī)會將趙王封號劃到呂家名下——封了呂祿為新任趙王。


另一處是燕國。封了呂祿為趙王之后幾個月,燕王劉建也死了。劉建也是劉邦的兒子,在原來的燕王盧綰叛國投敵去了匈奴之后,被劉邦封在了燕地。不過這哥們可能身體不太好,加之燕國地處北方邊境,氣候也不行,劉建在那里支撐了十五年之后,死了。


死便死唄,諸侯王這種崗位,向來都是父死子替,一代傳一代的。劉建雖然早死,但仍然育有一子,燕王的位子按道理就應(yīng)傳給他兒子。


可是呂太后不同意。她派人把燕王劉建唯一的兒子殺死,以燕王絕嗣的名義,將燕國也劃歸到呂家的名下,封呂通為燕王。


如果按這個勢頭發(fā)展下去,即便陳平跟周勃兩人關(guān)系再親密,恐怕最后也無力回天了。但可能是真的有“天意”吧,在這個關(guān)頭,呂雉計劃的核心問題暴露出來了:她的時間不夠了。


在她六十二歲的春天,剛剛參加完辟邪活動回宮的呂太后,在路上看到一只類似蒼犬的奇怪生物,這頭蒼犬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猛撲太后腋窩,折騰幾下之后,又忽然消失不見了。


太后害怕了,找了占卜官來算卦。占卜官算了以后,說,這是趙王劉如意在作祟。


若是咱們現(xiàn)代人,多半不會信這占卜官的胡說,大多會一笑置之。但放在呂太后那會兒,這句話的影響卻非常明顯:從那天開始,太后便生病了,病因就在那頭蒼犬撞擊的腋窩,疼痛不止,試了很多方法,都無法治愈,而且病勢還有一天天加重的趨勢。


為什么這樣一件蹊蹺至極的事情會對堂堂太后造成如此之大的打擊呢?我覺得,這里頭多半還是呂雉自己的心理問題。


呂雉執(zhí)政十五年,加上劉邦時期跟戚夫人的明爭暗斗,她在政治斗爭中生活了二十余年。為了生存,為了握權(quán),她不得不做很多心狠手辣的事情,當(dāng)時雖然得了一時之快,事后卻也都在她心里的深處留下了愧疚感和憂慮——害怕有朝一日遭到報復(fù);同時,古代科學(xué)不發(fā)達(dá),鬼神信仰很普遍,呂雉也不會免俗,多少有點迷信——比如她特別討厭日蝕這樣的天象,認(rèn)為是上天在找她麻煩——而這次“劉如意作祟”的卜詞更是戳中了她心中的弱點;再加上她當(dāng)時年紀(jì)也大了,無論是心理上還是生理上,都不如年輕時那么堅強(qiáng)不摧了。這些因素一疊加,便從心理上擊垮了呂雉,反映在身體上,就成了無法治愈的重疾。


“如意作祟”事件發(fā)生四個月后,呂雉呂太后這位不可一世、掌控中國十五年的女人,因病逝沉重而去世。


對于皇族劉氏,呂雉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夢魘;如今,呂雉死了,劉氏的噩夢總算是做到了盡頭。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jǐn)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xiàn)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