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忌”是個常見的中文名。例如唐太宗時期的名臣長孫無忌,還有《倚天屠龍記》里頭的張無忌。今天我們也來講講無忌的故事,這個人叫魏無忌,還有個稱謂,更為廣泛流傳一點兒,叫“信陵君”。不消說,這位也是戰(zhàn)國F4成員。 信陵君是魏昭王的兒子,不過他是小兒子,沒繼承王位。但他老子死后,他哥哥也沒虧待他,封他為信陵君。 當(dāng)然,作為一個典型的戰(zhàn)國時代的諸侯紈绔子弟,信陵君的主要工作跟其他F4成員是一樣一樣的:一是招攬門客,二是打仗。 禮賢下士 在禮賢下士這件事情上,信陵君應(yīng)該是F4中做得最好的。 那個時候魏國有個隱士,叫侯嬴,年齡七十,職業(yè)是魏國首都看城門的,家里很窮。但坊間傳說他很有智慧。 (旁白:不就是個糟老頭子么?。?/p> 信陵君不管這哥們身份是否卑賤、家里是否貧窮,就派人去拜見,并想給他一份厚禮。但侯嬴還特有氣節(jié),不要。 (旁白:這不是赤裸裸的裝逼么?) 信陵君一琢磨,看來這糟老頭子確實有幾把刷子。但這老頭子這古怪脾氣,即便是自己親自去拜見,可能都見不到。于是,他想了個法子,在家大擺宴席,請的都是魏國當(dāng)時的頭面人物,王侯將相。等這幫貴客都到齊了之后呢,信陵君卻穿戴整齊,帶著隨扈,自己親自駕車,去城門處迎接老頭子下班。 侯嬴一看這陣勢,完全不怯場,撣了撣衣服上的灰,就一屁股坐上了車子的主位。信陵君沒有任何氣惱,非常恭敬的握著韁繩駕車。侯嬴說,我有一哥們是做屠夫的,在旁邊的屠宰場,你先送我去那兒,我有幾句話要跟他聊一下。 信陵君一聽,二話不說,就駕車去了屠宰場。侯嬴下了車跟一屠夫聊了很久。從頭到尾,信陵君完全沒有露出任何的不高興。屠宰場旁邊就是市場,人來人往很多,看到本國F4成員如此恭敬的等著一個糟老頭子和一個屠夫聊天,都在心里唾棄這個糟老頭。 有點能力的人吧,看來都喜歡擺點譜兒,這幫人找工作吧,不參加雇主的面試,而是反過來面試雇主。之前有姜太公釣魚的,后來有三顧茅廬請孔明的,都是如此。侯嬴這種行為,也算是對信陵君的一種考驗吧。 終于,過了好久,侯嬴終于聊完了。于是,魏國這幫宰相、將軍終于能吃上飯了。信陵君繼續(xù)他匪夷所思的行為,站起身來,端著酒杯走到侯嬴面前給他祝壽。侯嬴這時候也不擺譜了,就說了些實在話,他說,我自己就是個糟老頭子。今天也給信陵君搞了很多麻煩。不過,對于公子您來說,其實是個好事。您想想,大家看到您一個尊貴的公子,那么禮賢下士的對待我,都會認(rèn)為我是個小人,而您是個尊貴的人。這不是成就了您的美名么。 信陵君聽了很高興,自此之后,侯嬴就成了他的貴客。 信陵君招攬門客,對于魏國來說,當(dāng)然是好事,由于他的門客眾多,其他強國忌憚魏國的力量,不敢來犯;但這幾千的門客,也給信陵君自己帶來了不少麻煩。 講個故事,例證一下。有一天,信陵君跟他哥,也就是魏王,倆人下棋。下到酣處,一個士兵模樣的人沖進(jìn)來,說,大王,不好了,北方邊境派來了信使,趙國發(fā)兵來打我們了! 趙國軍事實力強,我們之前說過好多次了。魏王一聽,不淡定了,哆嗦了一下,手里拿著的棋子都掉了下來,不過還算比較有頭腦,立刻就要著急大臣們商量對策。信陵君呢,這時候還研究著棋局呢,頭也不抬的對魏王說,趙王打獵呢,不是來打咱們的,哥,來來,繼續(xù)下棋。 魏王心里嘀咕呢,你小子怎么知道。不過他畢竟是一國之主,不能隨意露怯啊。他就強忍著坐下,繼續(xù)下棋。但他心里還是撲騰撲騰的,小心思完全不在棋上。 過了一會,又進(jìn)來一個士兵,報告北方傳來的消息,確實是趙王打獵。 魏王聽了,手里棋子又掉下來了。他就問信陵君,你怎么知道的。 信陵君笑笑說,我底下有個門客,能刺探到趙王的一舉一動,并且能立刻告訴我,所以我一早就知道這件事了。 魏王聽了,表面上很高興,好好褒獎了信陵君一番。但是暗地里,卻是非常的不爽。 這件事有幾個細(xì)節(jié),大家可以琢磨琢磨: 1、第一次士兵報告趙軍來犯的時候,信陵君就知道整件事的來龍去脈了,這說明他最遲在當(dāng)天一早出門的時候就知道這事了,情報來源比魏王的官方渠道早多了,這對于魏王來說,這不僅是面子問題,更是一種軍事威脅; 2、信陵君對魏王匯報得不是那么頻繁,魏王完全不知道信陵君手下有些什么人,又分別又什么樣的才能,這些人是信陵君的人,他們效忠信陵君,不效忠魏王; 3、最可怕的是,信陵君在趙王身邊安插了個細(xì)作,趙王完全不知情,在敵國尚且如此,在自己國內(nèi)不是更簡單? 想到這里,魏王的脊背不禁有點兒發(fā)涼。這個信陵君,不得不提防啊。 當(dāng)然,另一個側(cè)面,也說明了信陵君的政治水平,段位還是不夠高啊。 竊符救趙 F4的主要工作,除了招人,就是打仗了。 說到打仗,就不得不說長平之戰(zhàn)了。那是當(dāng)時國際的大戰(zhàn)役。趙王和平原君都火燒眉毛了,四處搬救兵。而平原君的夫人剛好是魏王的妹妹、信陵君的姐姐,自然是重點求援對象之一。 魏王也擔(dān)心自己姐姐的安危,就派大將晉鄙帶領(lǐng)十萬魏軍去救趙。 秦昭王很有政治頭腦,當(dāng)即修書一封給魏王,說,趙國這次肯定掛了,你們誰敢救,我打完趙國后,立馬調(diào)頭打你們。 魏王慫了。當(dāng)時秦軍真可謂如狼似虎啊,趙軍主力全被埋在了長平,根本組織不起什么像樣的軍隊,那魏國又何苦派這十萬子弟兵就送死呢?況且還要擔(dān)著成為秦軍下個攻擊目標(biāo)的可能。這么想著,他就命令晉鄙先不要進(jìn)兵,觀望一下情況再說。 平原君一看這魏國軍隊不是來拼命的,而是來看戲的,騰一下火氣就上來了,就開始寫信罵人。當(dāng)然,即便再怎么火,他也不敢罵魏王,他就寫信罵信陵君,說魏國人不講道義、不顧親情。 信陵君還是個很講道義的人。他本來就是積極主張救趙的,看了信以后,更加羞愧了,屢次上書請求魏王出兵。但是,對魏王來說,秦王和秦軍比信陵君恐怖多了,堅決不敢率先跟秦軍決裂。事情進(jìn)入了僵局。 信陵君還是個講義氣的人,就對自己的門客說,魏王看來是不同意了,弟兄們,我們自己上吧。于是,他搞來一百多輛戰(zhàn)車,打算帶著自己的門客和家人去戰(zhàn)場上跟秦軍拼殺,一死成仁。 那時候,侯嬴還繼續(xù)在做他的老本行,看門。信陵君帶隊走過他看的那道門的時候,還把情況都告訴了他。侯嬴很不客氣啊,說,公子加油啊,我在這里替你看好門,你不用擔(dān)心。 信陵君心里咯噔一下,這老頭子啥意思。走了幾里路,心里這塊石頭始終放不下,就跑回去質(zhì)問侯老頭兒,我對你那么好,如今我這是要去舍生取義了,你居然還在這說風(fēng)涼話。 侯老頭兒看到公子,呵呵一樂,說,我就知道你會回來。你白養(yǎng)了那么多門客,關(guān)鍵時刻,沒人獻(xiàn)計,居然落到個要自己送死的地步,公子您不覺得很可悲嗎。 信陵君聽了,知道他胸中已經(jīng)有了對策,就趕緊向他施禮,請求破敵之法。侯老頭兒就摒棄眾人,悄悄跟信陵君說,公子啊,打仗么,還是得用軍隊,你用這些歪瓜裂棗去拼殺,有什么用呢? 信陵君說,先生啊,我知道打仗要靠軍隊,但現(xiàn)在軍權(quán)不是在晉鄙手里么,魏王又不肯出兵,我沒有辦法啊! 侯老頭兒就說了,拿軍權(quán)不難,有兵符就行! 信陵君聽了,點點頭。確實沒錯,但兵符又不在我手里,咋整。 侯老頭兒接著說,我聽說兵符是放在魏王臥室里頭的。我還記得魏王有個愛姬叫如姬的,可以隨意出入魏王臥室,她可以拿到兵符。 信陵君更迷惑了,如姬是我哥的老婆,是王妃,又不是我老婆,憑什么為我賣命啊。 侯老頭兒看穿了公子的心思,他說,如姬的父親被人殺死,她非常痛恨那個殺她父親的人。她等了三年,一直沒能報殺父之仇。前陣子她求公子您替她報仇,您當(dāng)時派門客砍了她仇人的頭,獻(xiàn)給她。您對她有這么大的恩,她肯定會愿意為您赴湯蹈海的。 信陵君一拍大腿,確實有這么一檔子事。立刻就安排人聯(lián)絡(luò)如姬。果然如侯老頭兒所料,順利拿到了兵符。 公子拿了兵符就準(zhǔn)備上路。侯老頭兒又跑出來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雖然有了兵符,但主將仍然有可能不接受您的命令。如果到時候發(fā)生這樣的事情,您就危險了。我有個朋友,就是那個屠夫,叫朱亥,是個大力士,您可以帶著他一起隨行。如果主將聽從,那是好事;如果主將違抗,可以讓朱亥當(dāng)場擊殺他。 信陵君聽完這些話,眼淚立刻嘩嘩的流下來。侯老頭兒有點奇怪,這公子不應(yīng)該是個貪生怕死之輩啊。信陵君邊哭邊說,晉鄙是魏國極有經(jīng)驗的老將,肯定不會隨便聽從我的命令的,這樣他肯定是死路一條啊。為了成就這件事,要殺死一員魏國戰(zhàn)功赫赫的大將,我很難過。 侯老頭兒挺感動的。他說,公子,老頭子本來應(yīng)該跟您一起去的,但年紀(jì)大了,腿腳不便,不但幫不上忙,反倒會成了累贅。不過,您到大軍營帳的那天,我也會在這里自殺,算是表達(dá)我對您的一片忠心。這老頭子確實也沒有食言,也真是一條漢子。 這對主仆也確實堪稱一段佳話了。 信陵君跑到魏軍駐扎的地方,拿出兵符向晉鄙假傳了魏王的命令。果不出先前的預(yù)料,晉鄙根本不買賬,并質(zhì)疑信陵君。信陵君沒說話,身后閃出一條彪形大漢,手握鐵錐,一下殺死了晉鄙。信陵君順利奪取了軍權(quán)。 然后,他立刻整頓部隊,向軍士們喊話,如果父子都在軍中的,父親回家;兄弟都在軍中的,長兄回家;獨生子,回家奉養(yǎng)雙親。這是個非常人性化的舉動,另一方面,也是在向軍士們傳達(dá)一個信息,就是要抱著必死的信念去打這場戰(zhàn)斗。 這么一搞,人數(shù)從十萬減到了八萬,但戰(zhàn)斗力和士氣大大增強。信陵君和聯(lián)軍一起,奉力擊退秦軍,保住了邯鄲。趙王和平原君跑到郊外來迎接他,平原卷還背著箭囊為信陵君引路。信陵君的國際威望大大上升。 賭徒酒保 信陵君國際聲望是上去了,但國內(nèi)關(guān)系是搞得一塌糊涂。先是通過自己老板、也是自己親哥的女人偷了兵符,然后不分青紅皂白的殺死了魏國大將、有功之臣晉鄙。這欺君、叛國的帽子,怎么扣都不算過分。 他自己也知道。但是,他也是希望魏國好,不希望兄弟反目,所以也沒有什么造反叛國的心思。就讓底下的將領(lǐng)帶領(lǐng)大軍回國,而自己和門客就留在了趙國。 趙王和平原君覺得這么不是個事兒,人家?guī)土嗽垡话?,最后卻落個居無定所、旅居異鄉(xiāng)的結(jié)局,太慘了。他倆就商量要把五座城池封給公子做封地。 信陵君聽說,覺得是個好事,有點得意。一來可以名正言順在趙國站住腳了,二來也是證明自己的功勞在國際上也被廣泛承認(rèn)了。 但這時候,一個門客站了出來,勸信陵君千萬不可以接受這個賞賜。他說,公子您的作為,對趙國有恩,但對魏國就是叛國行為。您以此覺得自己有功,還要接受別國的封賞,我覺得不應(yīng)該。 信陵君很能納諫,立刻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錯誤,最終也沒接受趙王的封賞。 當(dāng)然,信陵君在趙國也沒閑著,打仗是沒得打了,但是招人還是可以繼續(xù)招。他四處打聽,聽說有這么兩個人,一個叫毛公,這人平時喜歡混賭場;而另一個叫薛公,喜歡逛夜店。信陵君聽說了就去尋訪。但這兩人估計不喜歡為人所用,就一直躲著他。 這有什么難得倒信陵君的,想當(dāng)年為了個看門的糟老頭兒他都能不擇手段。于是,他就放下身段,不帶任何隨扈,自己一個人步行去找他倆聊天,聊著聊著就成了好朋友,最后順利拿下。 平原君聽說了這事,就覺得好笑。晚上喝了點酒,就在自己的夫人(信陵君的姐姐)面前嘲笑信陵君,說,你一直說自己弟弟是個大賢人,但我最近聽說他在跟賭徒、酒保交往,豈不是個笑話。言者無心,聽者有意啊。平原君夫人也好面子,氣不過自己丈夫這么揶揄自己弟弟,就私底下把這些話都告訴了信陵君。 信陵君當(dāng)時就來氣了,跟他姐姐說,住不下去了,準(zhǔn)備收拾東西走人。他說,我以前以為平原君是個賢人,所以我背棄了自己的老板來救援趙國。但我今天才知道平原君就是個紈绔子弟而已,每天紙醉金迷,根本不積極求才。這樣的人根本不值得交往。 平原君聽說了,知道自己酒后失言,跑到信陵君面前脫帽謝罪,好不容易挽留了下來。但平原君底下的門客呢,聽說有這么檔子事,很多人就跳槽去了信陵君那里了。 函谷關(guān)之戰(zhàn) 就這樣,信陵君在趙國呆了十年。秦國聽說信陵君不在魏國了,就不停的攻打魏國。魏王實在壓力太大,想起當(dāng)年信陵君在魏國時候的種種好處,就派人去請他回國。 但信陵君還是擔(dān)心魏王騙他回去是要殺了他,就下令說,嚴(yán)禁替魏使說話。這時候,毛公和薛公倆人就派上用場了。他倆勸公子盡快回國。 信陵君說,不,我在趙國挺好的,大家都很尊重我。 賭徒和酒保就說,公子確實在趙國很受尊重。但這有個前提,是因為魏國還在。現(xiàn)在魏國快被秦國滅了,到時候公子就成了亡國公子了,還有什么資本受到尊重呢? 信陵君一聽,臉上勃然變色,立刻備馬回到魏國。 確實是信陵君多慮了,魏王這時候根本顧不上之前兄弟倆那些恩怨情仇,一看見他就哭了,說,兄弟你可回來了。信陵君也哭了。哭完以后,魏王立刻封信陵君為大將,帶兵抗秦。 信陵君威望高,一當(dāng)上大將,其他國家得知后,都來調(diào)兵救魏。信陵君率領(lǐng)援軍把秦國名將蒙驁打得落花流水,把秦軍打回了函谷關(guān)內(nèi)。 這在當(dāng)時可牛逼了,秦軍很多年沒那么慘過了。信陵君國際威望迅速爆棚,各國的人紛紛把自己寫的兵法進(jìn)獻(xiàn)給信陵君。信陵君就干脆把這些兵法合在一起出版了,就叫《魏公子兵法》。 這下是秦國受不了了。前兩天還是壓著魏軍打呢,這轉(zhuǎn)眼就變成自己風(fēng)聲鶴唳了。但秦國人聰明,就繼續(xù)使出了屢試不爽的反間計。秦國人派人找到了信陵君的仇人——晉鄙的門客,讓他們?nèi)ハ蛭和踹M(jìn)讒言。 其實魏王心里的疙瘩一直沒解開,想起以前那諜報事件、加上后來用自己的女人偷兵符還殺死了自己的大將,再看看眼前這次超高的國際人氣,再次感覺到了深深的擔(dān)憂。 于是,這些風(fēng)言風(fēng)語就起了作用。 悲夫!兄弟情也敵不過反間計啊。 終于,魏王沒扛住,派人頂了信陵君的位置。 信陵君知道自己再也不可能得到魏王的信任了,想想自己叱咤戰(zhàn)場、出生入死,即便是最殘暴的秦軍都無法擊敗的他,卻最終倒在了自己的親哥哥手里,真是沒意思。于是就干脆放浪形骸,再不問政事,尋歡作樂,最后因飲酒無度而死亡。 結(jié)語 F4的故事到此就都完結(jié)了。《通鑒》上有記載揚雄的評價,他對F4的評價很低。他說,F(xiàn)4的事跡就是因為真正的君主不理國事,而讓F4這幫奸臣篡奪了大權(quán),這對國家根本沒什么益處。 光哥對此也是贊同的,所以才會把這個評價單獨挑出來放在《通鑒》里。 我覺得,這句話放在F4的其他三個人身上,還勉強說得過去,但若要放在信陵君身上,就非常不合適了。 我比較喜歡太史公對他的評價。他說,自己曾經(jīng)探訪過大梁的廢墟,看到當(dāng)時侯嬴看的那個門還有個廢墟在。盡管F4都喜歡結(jié)交賓客,但只有信陵君會不厭其煩的挖掘生存在社會各個隱秘角落的隱士,也從來不以結(jié)交這些底層人士為恥辱。他能獲得超過諸侯國王的聲望,是完全合情合理的。 在我看來,信陵君是個品德高尚的人。他打破了傳統(tǒng)的等級觀念,唯才是舉,不問出身;他在自己困頓的時候,也不愿意犧牲自己國家的利益;更重要的是,不管在什么時候,他都未曾利用自己手中的權(quán)力去嘗試篡奪魏國大權(quán)。這充分說明他是一個真正自律、胸懷大義的人。 信陵君的所為跟F4的其他三個人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其他三個人雖然也能幫助別人,但他們的幫助也就停留在“助人為樂”的水平;而唯有信陵君真正做到了“舍生取義”的水平。 ====== 本系列文章版權(quán)專有,未經(jīng)允許不得用于商業(yè)用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