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酌怡情,酗酒傷身 《黃帝內(nèi)經(jīng)》記載,酒,少量飲之,能通經(jīng)絡,活血脈,解疲乏,對身體有益;多飲則會引起“酒醉”、“中酒毒”,現(xiàn)代醫(yī)學稱為“酒精中毒“,輕者傷身敗體,重則危及性命,對身體十分有害。 生活中,飲酒后常以飲茶方式解酒。茶葉中含有茶多酚、茶堿、咖啡堿、黃嘌呤、黃酮類、有機酸、多種氨基酸和維生素類等物質(zhì),相互配合作用,使茶湯如同一副藥昧齊全的“醒酒劑”。 飲茶能興奮中樞神經(jīng),對抗和緩解酒精的抑制作用,以減輕酒后的昏暈感,促進血液循環(huán),提高肝臟解毒能力,通過利尿作用促使酒精迅速排出體外,從而起到解酒作用。 但是,飲茶醒酒首選淡茶,酒后淡茶有益健康,醒酒茶湯并非越濃越好。 濃茶解酒易傷身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認為“酒后飲茶傷腎,腰腿墜重,膀胱冷痛,兼患痰飲水腫,消渴攣痛之疾”。 大醉之后飲濃茶雖然有一定的興奮和清醒作用,但濃茶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加重酒精對胃黏膜的刺激更易引起劇烈嘔吐,甚至引起上消化道出血;茶堿的利尿作用和酒精的利尿作用與嘔吐相疊加,可能導致機體體液大量丟失,而加重酒精對腎臟的毒性,因此,大醉之后用濃茶解酒并不合適。 1、蜂蜜解酒方:取蜂蜜二勺,加入250ml溫水中調(diào)化溫服。蜂蜜味甘、性平,歸脾、肺、心、胃、大腸經(jīng);具有滋陰潤燥、補虛潤肺、解毒的作用。美國國家頭痛研究基金會的研究人員指出,蜂蜜中含有一種特殊的果糖,可以促進酒精的分解吸收,減輕頭痛癥狀,尤其是紅酒引起的頭痛。另外蜂蜜水還可補充體液,讓酒后更舒服些。 2、新鮮番茄汁:取新鮮番茄一個,約100-150g,搗汁加涼白開250ml,加白糖適量,冷服。番茄甘酸,微寒,能生津止渴,健胃消食。研究發(fā)現(xiàn)番茄汁可以緩解醉酒癥狀,如酒后頭暈、煩躁等,還能通過升高肝和胃組織的乙醇脫氫酶活性,促進乙醇代謝,降低血清乙醇濃度,從而起到解酒的作用。 3、枳椇子湯:取枳椇子30g、蜂蜜50g煎湯取汁300ml,溫服。清王士雄:“解酒毒,(大醉不醒),枳子煎濃汁灌”。 4、甘草葛花湯:甘草30g,干葛花30g,葛根30g,砂仁30g,貫眾30g。解酒毒,適用于飲酒過度,胸膈痞悶者。不拘時,頓服。 5、葛花湯:《濟陽綱目》卷十一。上下分消酒濕,治酒傷。葛根、小豆花、藿香葉、白豆蔻、益智仁、縮砂仁、香附子、車前子、葛花、葛蕊、白檀、木香、丁香、沉香、橙皮、陳皮、姜屑、官桂、白術、澤瀉、茯苓、人參、甘草各等分。 6、百杯丸:《御藥院方》卷四。沉香15克,紅豆15克,葛根15克,陳皮15克,甘草15克,丁香18克,砂仁45克,白豆蔻60克,干姜30克。理氣,和胃,解酒。用于飲酒過多,胸膈滯悶,嘔吐酸水,胃腹疼痛。 特別提示 酩酊大醉,不省人事、嘔吐劇烈者宜送醫(yī)院急救。 預防酒醉最好的方法是適當飲酒而不酗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