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入園、升班、新的面孔,不一樣的環(huán)境…… “止哭”不過是緩解分離焦慮最表淺的第一步。真正挑戰(zhàn)的,是作為家長因為“交付”而感到的持續(xù)不安和教師因為“接管”而背負的種種壓力。 1b 老師想對大家說,在幼師口袋,有一群同樣身為父母且一直在服務(wù)學(xué)前教育事業(yè)的路上踏實前行的小伙伴,面對“分離”,他們怎么想,如何說? 1b 老師 微信ID:youshikoudai006 ▲ 資 深 幼 師 - 真 情 分 享 文字版 —— 親歷 —— 兩歲3個月,在大洋彼岸那個遠離我故土和原生家庭文化的城市,工作上的忙碌讓我萬分不舍的決定送你入園。在你的周圍,是你還不太能聽懂的語言和用你的話說長得“與你不同”的國外小伙伴。而你,是一個兩歲才開口說話,性格內(nèi)斂,從不主動接觸小朋友,吃飯胃口不好的孩子。對于你將面對的全新生活,我作為母親的緊張和不安可想而知。 我和所有母親一樣擔(dān)心你在一個強調(diào)獨立自主的幼兒園是否能夠吃飽, 渴了是不是會自己喝水, 沒有了我的陪伴和故事,是不是會瞪著眼睛錯過了本該香甜的午覺……而我最最擔(dān)心的,是老師是否能像我一樣懷著愛心待你,對你充滿耐心。
于是,有了我在你尚未正式入園之前就用心寫下的一封封給老師的郵件,詳細地描述你的日常的生活和行為習(xí)慣、個性特點,希望得到老師引導(dǎo)的地方,以及你常說的詞匯列表,還有你和我一起在家制作的手工…… 在這一刻,我不會想以學(xué)前教育專業(yè)工作者的身份去對你的老師做任何的“指指點點”,我所表達的,和全天下的媽媽一樣,只希望你的老師能夠?qū)δ愣嘁环至私?,多一分喜愛,多一分關(guān)懷。因為從那以后,她將成為每天陪伴你時間最長的人。 我仍記得送你入園的第一天當(dāng)我開車離開時,你奔向戶外活動場地柵欄邊安靜的望著我遠去的眼神,你沒有哭,但是對“下午媽媽來接你”的期許和對這個陌生環(huán)境的失措不安在你清澈的大眼睛里展露無遺。 我清晰的記得你的老師在你入園的第一天中午發(fā)回的郵件,里面有你抱住你的玩具熊沉沉睡著的模樣,還有一行簡短卻對我而言無比重要的文字: 那一刻,我潸然淚下:因為透過你睡著時微張的小嘴和你小臉蛋上的平靜,我看到的,是一種段新的,值得我們共同信任的照料關(guān)系的建立,是一個普通的母親對你的老師字里行間傳遞出的善解人意和對你的“上心”的無限感激。
回歸到我教師教育工作者的身份,思考“入園”“升學(xué)”這樣的儀式性時刻的重要意義。我想說,在孩子入園的過程中,我們開啟的其實是一段由家長、孩子和老師共同參與構(gòu)建的全新關(guān)系,它對我們其中任何一方都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處理的,絕不僅僅是分離焦慮而已,更是如何站在彼此適合的角色,用充滿智慧的愛賦予這場“交付”與“分離”更深層次的價值,讓它變成成就更好的孩子、家長和老師的起點。 父母之愛,是一段不斷放手的旅程。它終是以更好的分離為目的,因為我們最終盼望的,是孩子在我們所賦予的肉身之外,擁有真正屬于他們自己的生活和自造內(nèi)在永續(xù)能量的精神生長。因此在家長這里,我們需明白,從入園那一刻起,孩子們就進入了這段旅程的第一站,開始面對沒有你庇護左右的真實世界,邁出他們社會學(xué)習(xí)的重要一步。我們所擔(dān)心,憂慮的種種,從吃飯到穿衣、從交朋友到探索游戲,一切對于他們而言,都該是需要面對的問題情境。父母的作用,并非是替他們?nèi)ソ鉀Q這些問題,因為那樣,你便會剝奪孩子解決問題的機會和權(quán)力,也難以讓他們獲得真正意義上的獨立和成長。但是,我們可以幫助教師更好的了解我們的孩子,做連接孩子和教師之間關(guān)系最初的階梯。 為人父母的旅程,更是考驗?zāi)阄覀€體生命成熟度的旅程。你希望他懂得愛,可卻發(fā)現(xiàn)自己也未必會愛;你希望他自主獨立,卻發(fā)現(xiàn)自己也仿佛才將脫離了上一輩的庇佑在生活的航程里搖擺和追逐;你希望他擁有高尚的自由,卻發(fā)現(xiàn)要達成這個目標,自己也尚需不知多久的修為……為人父母,在我們與他們這世界上最親密的關(guān)系中往返周旋,其實本就是一個讓你我更加成為我們想要成為的我們的過程。 老師之愛,是一場專業(yè)而不越權(quán)的陪伴。從開學(xué)入園的那一天起,作為老師的我們懷著愛迎接來自不同家庭、不同原生家庭背景下的孩子,這是一場無比美好的相遇。但是我們知道,作為老師,我們所寄予孩子的愛并非只源自我們的滿腔熱情,更源自我們的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能力。 安慰孩子,我們不僅僅知道擁抱和勸慰,我們更知道如何接納和認可孩子的情緒,并和他一起尋找情緒的出口; 建立關(guān)系,我們不僅僅懂得怎么讓孩子們開心,我們更知道在什么樣的時間,什么樣的場景給與怎樣的回應(yīng); 共同游戲,我們不僅僅會和孩子們過家家,我們更明白提供什么樣子的洋娃娃,哪些社會角色常用的工具能夠激發(fā)他們更豐富的表現(xiàn)和表達…… 最后給大家一首詩: 你們的孩子,都不是你們的孩子 乃是生命為自己所渴望的兒女。 他們是借你們而來,卻不是從你們而來 他們雖和你們同在,卻不屬于你們。 你們可以給他們愛,卻不可以給他們思想。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們可以蔭庇他們的身體,卻不能蔭蔽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們在夢中也不能想見的。 你們可以努力去模仿他們,卻不能使他們來象你們。 因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與昨日一同停留。 你們是弓,你們的孩子是從弦上發(fā)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無窮之間看定了目標,也用神力將你們引滿,使他的箭矢迅速而遙遠的射了出來。 讓你們在射者手中的彎曲成為喜樂吧。 因為他愛那飛出的箭,也愛了那靜止的弓。 ——卡里爾·紀伯倫:《先知》第四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