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到《易經(jīng)》,很多人便認為這是迷信,將《易經(jīng)》歸于算命占卜一類。誠然,算命占卜是《易經(jīng)》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易經(jīng)》的作用遠不止于此。《易經(jīng)·系辭傳》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芍^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 不同的人,在《易經(jīng)》中看到的東西都不盡相同,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那《易經(jīng)》的精髓是什么?是辭?是變?是象?還是占? 在我看來,這些都不是。它們只是易的表現(xiàn)形式,而生才是易衍生的邏輯。邏輯就是易的生命。《易經(jīng)》曰:生生之謂易。又曰: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芍兑捉?jīng)》的視野之開闊,其大無外,其小無內,都網(wǎng)羅其中。 它把天地萬物都視為有生命的載體,而生命的本質就是生生不息。故《易經(jīng)》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演為六十四卦。這就是《易經(jīng)》的邏輯。在《易經(jīng)》生的邏輯演繹之下,吉兇悔吝便在八卦中出現(xiàn)了。故圣人設卦觀象系辭焉而明吉兇,剛柔相推而生變化。 辭,變,象,占只是《易經(jīng)》生的邏輯演繹的結果,而非原因。由此,我們便可知道,《易經(jīng)》的精髓就是生,生生不息?!兑捉?jīng)》八卦中的天地水火山澤雷風都是有生命的,只是它們的維度與我們不同,我們無法以常規(guī)的方式來破解來自它們的“天籟之音”。但《易經(jīng)》的偉大之處,就在于,在人類與天地萬物之間建立了一座溝通的橋梁,讓我們能夠走過橋去看對岸的風景。 那《易經(jīng)》是怎么建立溝通人類與天地萬物之間的橋梁的?其背后運用了哪些原理?感興趣的朋友可關注易經(jīng)與道德經(jīng)的頭條號,更多精彩,敬請期待。 |
|
|
來自: 魯大師963 > 《13.4.1.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