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Conline 評測】不管是IT數(shù)碼的哪一個領域,廠商們都會緊盯著市場和需求的關系去研發(fā)具有潛力的電子產(chǎn)品。而由于最近幾年單電相機的強勢崛起,直接讓性價比高的全畫幅相機成為無數(shù)畫幅黨的心中愛。不過機身是便宜了,但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原廠鏡頭都會超巨大且超貴——這有違單電相機的輕盈便攜的初衷呀!于是各種新老鏡頭轉(zhuǎn)接就成為了這部分玩家的日常。而我們今天要評測的這款七工匠FE 35mm F2.0 鏡頭,是來自新晉鏡頭研發(fā)廠商深圳七工匠光電科技的首款作品。到底它能否與原廠鏡頭一戰(zhàn)?是否會創(chuàng)造出國產(chǎn)鏡頭傳奇故事?下面跟隨筆者步伐一起來看個究竟吧。 一、鏡頭外觀:全金屬工藝 強度直逼原廠 七工匠進軍國產(chǎn)影像的第一枚鏡頭選擇35mm F2.0這樣的焦段其實是非常聰明的。許多攝影愛好者聽了前輩們的話后,購買并使用了50mm定焦鏡頭都會感嘆——作為掛機頭來說總是有這樣或那樣的視覺狹窄的問題。35mm的廣角定焦鏡頭被譽為是“進可攻退可守”拍攝神焦段,不論肖像還是風景,都能給人一種“恰到好處”的感覺。而七工匠選擇這個焦段作為第一枚研發(fā)生產(chǎn)的鏡頭想必也是考慮到35mm定焦人氣高漲,縱然目前還不能加入自動對焦功能,但也算是開了一個“好頭”。 PConline評測室本次拿到雙版本的七工匠 FE 35mm F2.0 鏡頭,首先我們從包裝說起。一個鏡頭好不好雖然跟包裝做得好不好沒有直接關系,但對于打算跟日本拼市場的高精密度電子產(chǎn)品而言,外包裝是否精美筆者覺得是十分重要的。為什么呢?因為玩攝影的朋友都早已習慣了國外產(chǎn)品的高水平包裝和更強大的光學性能了,你讓消費者此時在國產(chǎn)產(chǎn)品上買賬的話,自然不能輸?shù)魵鈭觥?/p> 所幸的是,七工匠光電科技作為一個新興品牌,在產(chǎn)品包裝上做得格外有個性。包裝正面印有FE 35mm F2.0的鏡片光學結(jié)構,產(chǎn)品公司名稱與微信二維碼則分別在左上角和右側(cè)。白色的盒子采用兩頁翻蓋式設計,表面的“七工匠”三個中文字醒目非常。 產(chǎn)品外包裝打開后,里面的物件一目了然。鏡頭本體受上下兩塊黑色的海綿牢牢夾緊,包裝里另附帶產(chǎn)品說明書與保修卡。雖然說明書和保修卡都只是簡單的一張卡片,但該包含的信息(產(chǎn)品介紹、保養(yǎng)方法)都寫得非常清楚。 本次評測拿到手上的是“白+黑”雙版本,黑色版本比較傳統(tǒng)化一些,而銀白色的就顯得更加高貴了。如果不是看到鏡頭正面有大大的七工匠LOGO在上面,還真的以為這是日企產(chǎn)品。全金屬的材質(zhì)令這款鏡頭絲毫不遜色于國外生產(chǎn)的鏡頭,冷艷的鏡身以及高達320g的重量就已經(jīng)給人極好的第一印象。 再來看看七工匠FE 35mm F2.0鏡頭的其他信息。它由5組7片的光學結(jié)構構成,最大光圈是F2無誤,最小光圈是F16,最近對焦距離是35厘米。整個鏡頭只有6厘米長,而最大直徑是5.5厘米。既然是手動鏡頭,景深比例指示標與焦距指示標自然不能少;對焦環(huán)的阻尼感適中,扭動比較順暢,感覺剛剛好。而筆者收到的兩款鏡頭的光圈環(huán)阻尼有所不一樣,黑色的稍微松一些,銀白色的相對硬一些,但這種差異很小并不影響實際使用體驗。 雖然在產(chǎn)品說明書上并沒有提及這枚鏡頭表面使用了何種光學鍍膜,但從實際觀察中可以看出,七工匠FE 35mm F2.0鏡頭的前鏡片均有呈橙紅色的鍍膜覆蓋在上面,相信這對成像時抗鬼影該有一定幫助。且從環(huán)形上的數(shù)字可以看到這款鏡頭是可以使用43mm口徑的濾鏡。 筆者曾經(jīng)撰文提及過鏡頭遮光罩的重要性(總是嫌遮光罩礙事?實測告訴你沒有它會很嚴重),而在七工匠FE 35mm F2.0鏡頭中竟然意外地附帶了遮光罩,只不過是使用提拉式設計的。遮光罩與鏡身融合非常緊致,你完全不用擔心提拉次數(shù)太多會導致松弛。遮光罩其實還有一個重要功能,就是可以保護鏡片不受外界刮劃,同時也凸顯七工匠對第一款鏡頭的設計之用心。 一款鏡頭沒有絕對的好與不好,只有在適當?shù)膬r位上是否有自己認為滿意的表現(xiàn)。七工匠FE 35mm F2.0鏡頭是一款全畫幅E卡口鏡頭,自然這次評測就搭配具有2430萬像素的A72進行。參數(shù)設置上,關閉相機HDR功能、創(chuàng)意風格為Std、光圈優(yōu)先、ISO 100來拍攝風景樣張,焦距設置為無窮遠,對樣張的中心和邊緣在各個光圈的表現(xiàn)截取100%原圖。
從這款鏡頭的銳度測試可以看出,全開光圈F2.0的話中心銳度比較一般,但也不算肉;中心銳度在F4、F5.6、F8的時候都能處于理想狀態(tài),最小光圈F16就下降得比較明顯了。而邊緣成像方面則不太如意,要收縮到F8才能明顯減少色散現(xiàn)象,而F11與F16都有不錯的表現(xiàn)。這枚鏡頭最優(yōu)使用光圈段介乎在F4到F8,中心和邊緣的成像效果都比較優(yōu)秀。 三、七工匠 FE 35mm F2.0 鏡頭暗角&畸變測試 鏡頭的暗角是一種自帶的非常有趣味的特性。為什么說趣味呢?有的朋友喜歡拍攝私房情緒片,鏡頭暗角的自帶特性無疑會更討好他們。但如果是風光攝影師就不一樣了,他們會想盡一切辦法阻止暗角的產(chǎn)生。對于不同攝影師來說暗角的意義都不一樣。而實際上,沒有一個鏡頭可以完全抑制暗角的產(chǎn)生,尤其大光圈鏡頭在接近全開的時候暗角會更加厲害。我們通過不同光圈看看七工匠FE 35mm F2.0鏡頭在暗角方面表現(xiàn)如何。
從暗角測試中可以看出,即時在F2.0全開光圈的時候,暗角也沒有比它更小的光圈時所呈現(xiàn)的效果要重,反而從各個光圈的情況來看,似乎區(qū)別都不大,因為暗角普遍都是在外圍有著一圈的灰。作為一枚人文街拍鏡頭來說,筆者倒是覺得沒有多大影響,反而減少了在后期要自己添加暗角的麻煩。相信在實際街拍體驗的時候暗角的產(chǎn)生會為你的照片帶來另外一番風味。 再來看看這款鏡頭的畸變(透視失真)情況是如何。
鏡頭存在桶形畸變或枕形畸變甚至線性畸變是很正常的。越高端的鏡頭在這方面的校正會越強大,但也同時會更貴。對于35mm廣角定焦來說,七工匠在這枚鏡頭上的畸變校正做得不錯,從上圖我們可以見到在邊緣位置只有微微的桶形畸變,對于想要真實還原拍攝場景的朋友來說這一點還是十分靠譜的。 對于大光圈定焦鏡頭來說,紫邊或者綠邊是一個令人煩惱的問題。紫邊或綠邊的現(xiàn)象十分常見,是拍攝時高光與低光(大光比)邊界所形成的一種色斑,毫無疑問這種色斑嚴重的時候會對照片有非常不好的影響。不過近年來后期處理軟件直接自帶去除紫邊或綠邊的功能,相信即使鏡頭本身紫邊嚴重,對于攝影愛好者來說也不是什么問題。
七工匠FE 35mm F2.0 鏡頭在F2.0和F2.8的時候紫邊的存在比較明顯,而在F4之后就完全消失了。所以對于攝影玩家來說,假如對原圖的紫邊有執(zhí)念的話,在拍攝大光比的題材的時候要稍微注意避開使用全開光圈進行拍攝了。而通過上面的評測可知,七工匠FE 35mm F2.0 鏡頭在F4或F5.6的時候使用成像是最出色的。 “看!鬼影!”攝影玩家最怕就是聽到這樣的驚嘆。所謂眩光、鬼影,其實描述的都是同一種東西,那就是在拍攝的時候由于是逆光或側(cè)逆光導致在畫面產(chǎn)生非常明顯的光斑現(xiàn)象。就算再強大的鏡頭鍍膜,都不可能完完全全消除眩光。眩光在畫面中是否突出,完全就是考驗一枚鏡頭的鍍膜技術是否精湛。我們看到七工匠FE 35mm F2.0 鏡頭表面是有謎之橙紅色鍍膜,相信對抗鬼影方面會有一定能力。
筆者所處的辦公環(huán)境的天花板布滿非常多的小燈泡,只要一往天花板拍攝,無數(shù)多角度的光線都會涌進鏡頭,環(huán)境非常復雜。從抗眩光測試中我們可以看到,七工匠FE 35mm F2.0 光圈收縮到F4是表現(xiàn)得最好的時候,只有模糊一小片的光斑。其余光圈的表現(xiàn)都比較一般,看來七工匠在鏡頭鍍膜技術方面要再加把勁才行。 玩攝影的最重要其實還是拍照片的實際感受。光是一味追求參數(shù)其實是一種不好的風氣。由于七工匠FE 35mm F2.0 鏡頭本身是手動鏡頭,相機是不能記錄其光圈數(shù)據(jù),導出照片到電腦統(tǒng)一顯示為“F0”。不過沒關系,能拍出自己想要的感覺來就好。雖然它是定義為人文廣角定焦鏡頭,但其實只要你喜歡,拍任何題材的照片都可以。(全部點擊即可查看高清原圖)
盡管七工匠 FE 35mm F2.0 鏡頭是一枚手動鏡頭,但實際體驗筆者認為是樂此不疲的。配合相機本身的對焦放大以及峰值對焦功能,完全不會有拍攝上的障礙。從拍攝樣張可以看到這枚鏡頭的中心成像銳度非常出色,十分適合拍攝小品特寫類的照片。筆者特別喜歡全開光圈來拍攝一些在構思的時候就想加暗角的照片,例如樣張里的雙龍戲珠,出來的效果特別有感覺。如果是大多數(shù)情況下的風景樣張,建議各位剛開始玩手動鏡頭的朋友選擇F5.6或F8光圈來使用。原生E卡口不需要任何轉(zhuǎn)接,能做到小體積好畫質(zhì),比原廠F2.8更大的光圈F2,筆者覺得已經(jīng)是相當不錯的了。
一直以來,攝影愛好者對于光學影像上的“國貨”都是有一種嗤之以鼻的態(tài)度。這也不能怪他們,或許是政策問題的原因,國內(nèi)的光學技術目前很難跟日企拼。別人領先你多少年的技術,你就得用多少年的時間去追趕。筆者也渴望有一天能看到攝友們用著自己祖國研發(fā)的相機與鏡頭,去記錄祖國的大好河山。
就像筆者開篇所言,七工匠FE 35mm F2.0 鏡頭盡管不是國內(nèi)首款E卡口定焦鏡頭,卻有著非凡的做工以及強大的中心成像能力,這點十分值得嘉許。我們同時也看到國產(chǎn)鏡頭在近兩年有著飛速的發(fā)展,從 50mm焦段到35mm焦段,從手動鏡頭到自動對焦鏡頭,都顯示著這是一個非常有潛力的市場。關鍵是,我們的鏡頭成像雖然不及原廠,卻勝在價格夠低!
七工匠FE 35mm F2.0 鏡頭作為七工匠光學科技的第一枚作品,盡管很難做到十全十美,但它真的讓筆者感動。成像還不夠優(yōu)秀證明它的還有很大進步空間,至少目前看來它尚能與其他國產(chǎn)鏡頭一戰(zhàn)。手動鏡頭也有手動的玩法與樂趣,拍攝小品拍攝人像的題材對于這枚鏡頭來說是完全不成問題的。購買便宜的E卡口全畫幅機身再搭配一枚售價不足千元的七工匠FE 35mm F2.0 鏡頭練手動對焦技術,對于入門的攝影愛好者或者真是個不錯的選擇。至于是否要做其他卡口鏡頭,是否在手動鏡頭的路上繼續(xù)前進,這些都是七工匠光電科技在未來要面臨的挑戰(zhàn)。不妨期待他們下一次能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 產(chǎn)品概覽七工匠|七工匠FE 35mm F2.0鏡頭新產(chǎn)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