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膀胱經上的穴位最多,有67個,而且,膀胱經的主要部分都在人體的后部——后背和腿后側。古人把膀胱經比喻成人身體的藩籬,說它是抵御外界風寒的一個天然屏障。 同時,膀胱經又是人體最大的一個排毒通道,也就是說我們通過剌激膀胱經,就可以增加全身的血液循環(huán)和新陳代謝,把人體的廢物從尿液中排出去。 人體有三大排毒途徑,第一條是通過輸尿管把尿液排出的通道,這是排出體內毒素的最大一條通道;第二條是通過大便把體內臟東西排出去的通道。 其實毒素從尿中排出去對人體來講更為重要,因為,人就是10天不大便,對生命也沒有什么影響,但若3天不小便,那這人就比較危險了;第三條排毒通道是毛孔,通過發(fā)汗把體內的毒素排出去。當然通過咳嗽、流鼻涕、流眼淚也能排出一些毒素。 膀胱經是掌握尿液和汗液這兩條通道的,所以膀胱經一定不能被堵住;另外,膀胱經是直接連接臟腑的,能夠把臟腑的毒通過膀光經后背的俞穴及時排出來,所以膀胱經還是排毒最簡單、有效的一個通道。 具體說: 1、治包括近視在內的眼疾: ——按揉晴明穴。 膀胱經的走向是從頭開始的,然后沿著頭后邊一直到腳外側小趾邊緣的至陰穴。睛明是它的第一個穴。 先用兩手大拇指指肚夾住鼻根,不要特別使勁兒,然后垂直地往眼睛深部按,按的時候把眼睛閉上(凡是明目的穴,按的時候都要把眼睛閉上),然后按一下松一下,再按一下再松一下,如是做9次,這個穴就能真正起作用了。 2、治眼睛方面的疾病和熱癥: ——揉攢竹穴。攢竹穴在眉毛邊上。 3、通鼻竅、治眼疾、頭痛、癲癇: ——用指腹每天梳頭上的膀胱經50次。 4、明目醒神、降血壓、防治頸椎病、感冒: ——艾灸天柱穴。 位于后頭骨正下方凹處,也就是頸脖子處有一塊突起的肌肉(斜方肌),此肌肉外側凹處,后發(fā)際正中旁開約2厘米左右即是此穴。 5、治咳嗽老不好、心里發(fā)憋、心血管問題、胃痛、肝膽問題、腰酸腰痛: ——艾灸后背傍胱經上的相應穴位。 往背上走有眾多穴位,它們都在后背中線旁開1.5寸和3寸的地方。后背這些俞穴太多,我們用不著去仔細地區(qū)分,先找最痛的點多艾灸或者按揉就行了。 6、治療生殖系統(tǒng)方面的疾病: ——艾灸八髎。 腰部往下還有好多髎,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左邊4個,右邊4個,共8個,通常叫八髎,主要在褲腰的下緣和尾骨尖中間這一段旁開2-3厘米處。 7、排毒減肥、治腰背痛、腦后頭痛、足跟痛: ——艾灸或按揉委中、委陽穴。 委中穴位置位于人體的腘橫紋中點,當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肌腱的中間。委陽穴位于膝部,腘橫紋上,肱二頭肌腱的內側緣,在股二頭肌腱內側??梢杂冒瑮l懸灸,每穴10-15分鐘,也可以用艾灸儀多穴同灸,時間30-50分鐘。 8、治腰痛、座骨神經痛、痔瘡: ——艾灸承山穴。 承山穴位于人體的小腿后面正中,委中與昆侖穴之間,當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時,腓腸肌肌腹下出現(xiàn)的尖角凹陷處即是??梢杂冒瑮l懸灸,每穴10-15分鐘,也可以用艾灸儀多穴同灸,時間30-50分鐘。 9、治慢性腰痛: ——揉飛揚穴。 位于小腿后外側,外踝尖與跟腱水平連線之中點直上七寸,當腓骨后緣處;或于承山斜下外開約1寸處取穴。 10、治感冒、膝蓋發(fā)涼、血壓高、眼睛酸濕、老花眼、腰腿痛、足跟痛、足跟裂: ——從飛揚穴一直推到昆侖穴。 昆侖穴在足部外踝后方,當外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11、正胎位:
——艾灸至陰穴。 在足小趾外側趾甲角旁0.1寸,是膀胱經上的最后一個穴位??梢杂冒瑮l懸灸,每穴10-15分鐘,也可以用艾灸儀多穴同灸,時間30-50分鐘。 足太陽膀胱經是人體中最長的一條經脈,是一條可以走到腦部的經脈。 古人把膀胱經比喻成人身體的藩籬,說它是抵御外界風寒的一個天然屏障。同時,膀胱經又是人體最大的一個排毒通道,也就是說我們通過剌激膀胱經,就可以增加全身的血液循環(huán)和新陳代謝,把人體的廢物從尿液中排出去。 人體有三大排毒途徑,第一條是通過輸尿管把尿液排出的通道,這是排出體內毒素的最大一條通道; 第二條是通過大便把體內臟東西排出去的通道;其實毒素從尿中排出去對人體來講更為重要,因為,人就是10天不大便,對生命也沒有什么影響,但若3天不小便,那這人就比較危險了; 第三條排毒通道是毛孔,通過發(fā)汗把體內的毒素排出去。當然通過咳嗽、流鼻涕、流眼淚也能排出一些毒素。 膀胱經是掌握尿液和汗液這兩條通道的,所以膀胱經一定不能被堵住; 另外,膀胱經是直接連接臟腑的,能夠把臟腑的毒通過膀胱經后背的俞穴及時排出來。 本經發(fā)生異常變動時,就會出現(xiàn)氣上沖而感頭痛,眼球疼痛的好像要從眼眶中脫出來一樣,頸項就好像在被牽拔般緊張?zhí)弁?,脊柱和腰部疼痛劇烈,髖關節(jié)不能屈伸,膝部發(fā)麻,小腿肚疼痛。 膀胱經上的穴位最多,一側有67穴(左右兩側共134穴),其中49穴分布于頭面部、后頸部和背腰部之督脈的兩側,余18穴則分布于下肢后面的正中線上及足的外側部。首穴睛明,末穴至陰。 1、治包括近視在內的任何眼疾:按揉晴明穴。膀胱經的走向是從頭開始的,然后沿著頭后邊一直到腳外側小趾邊緣的至陰穴。 睛明是它的第一個穴。先用兩手大拇指指肚夾住鼻根,不要特別使勁兒,然后垂直地往眼睛深部按,按的時候把眼睛閉上(凡是明目的穴,按的時候都要把眼睛閉上),然后按一下松一下,再按一下再松一下,反復做9次,這個穴就能真正起作用了。 在膀胱經中,睛明穴應該是女性朋友的最愛。 因為睛明穴為手、足太陽、足陽明、陽蹺、陰蹺五脈之會,而長期堅持按摩睛明穴可祛除皺紋。 用食指按住雙側睛明穴,每秒做強按壓一次,要天天堅持才有效果。 2、治眼睛方面的疾病和熱癥:揉攢竹穴。攢竹穴在眉毛邊上。平時用電腦時間過長,眼睛感覺發(fā)脹,可以用拇指彎曲的突出部左右交替叩擊雙側攢竹穴,每穴15~20次,用力以微感不適為度。 長期堅持可消除額痛、眼脹、恢復視力疲勞等作用。還可以用根據情況,選用鮮蘆根,菊花,麥冬,決明子,鮮薄荷泡水喝。 3、通鼻竅、治眼疾、頭痛、癲癇:用10個手指肚每天梳頭上的膀胱經50次,日久好處多多。 4、明目醒神、降血壓、防治頸椎病、感冒:揉天柱穴。天柱穴在脖頸子這塊兒入發(fā)際0.5處,揉的時候不用多想,揉到酸痛點就行了。 5、頸椎病、頸肩背部疼痛:按摩、揉擦大杼穴。在背部、當第一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久坐辦公室的上班族,其頸肩部很容易疼痛、僵硬,如果此時用手觸及大杼穴就會有異常的壓痛感。 這主要是因為,不當的姿勢、過度的緊張使頸肩部的督脈、足太陽膀胱經脈氣受阻,大杼穴就容易氣血不通。 因此,保持大杼穴氣血暢通,就能改善頸椎病的癥狀。 剛開始感覺頸肩不適時,要經常按摩、揉擦大杼穴,沿著大杼穴上下拍打,每天抽時間做2~3次,每次10分鐘左右,可以促進氣血的暢通。 如果頸椎病已經形成,出現(xiàn)明顯的頸肩背部疼痛時,還需要配合風池、肩井、外關等穴位,可以用按摩、梅花針敲打以及拔火罐的方法。
6、治咳嗽老不好、心里發(fā)憋、心血管問題、胃痛、肝膽問題、腰酸腰痛:按后背膀胱經上的相應穴位。 往背上走有眾多穴位,它們都在后背中線旁開1.5寸和3寸的地方。后背這些俞穴太多,我們用不著去仔細地區(qū)分,先找最痛的點多揉就行了。 7、治療生殖糸統(tǒng)方面的疾病:揉八髎。腰部往下還有好多髎,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左邊4個,右邊4個,共8個,通常叫八髎,主要在褲腰的下緣和尾骨尖中間這一段旁開2-3厘米處。 8、降血壓、治腰背痛、腦后頭痛、足跟痛:壓委中、委陽穴。委中穴在膝蓋窩里這塊兒。 揉委中穴時,要用大拇指點到穴上去,另一只手攥住腳腕往下壓它,不用使勁揉,點住它就行了。 我們平時只要有腰痛,壓委中效果就會特別明顯。腰疼痛、腰扭傷等病是生活中經常遇到的,而委中穴是這些病的克星。 “腰背委中求”,這是“四總穴歌”的一句。委中穴是四總穴中的要穴,“腰背委中求”就是說凡腰背病癥都可取委中穴治療。 經常按摩此穴具有舒筋通絡、散淤活血、清熱解毒的功效。注意:“委中穴”,可泄不可補,可針而不可灸。何故?此乃泄毒之出口。此穴通常為剌血首選。 9、治腰痛、坐骨神經痛、痔瘡:揉承山穴。承山穴在小腿肚子下緣,找的時候,要把腳后跟翹起來,這樣,小腿肚子就形成一個窩兒,這個穴位就在這個窩兒里,現(xiàn)在的人一般按承山穴都很痛。 10、治慢性腰痛立竿見影:揉飛揚穴。飛揚穴在承山穴斜下1寸的位置。
11、治感冒、膝蓋發(fā)涼、血壓高、眼睛酸濕、老花眼、腰腿痛、足跟痛、足跟裂:從飛揚穴一直推到昆侖穴。昆侖穴在外踝骨后緣這塊兒,是一個非常好用的穴位。 12、治腿抽筋、癲癇、身上老發(fā)緊:揉申脈穴。申脈穴在腳外踝下緣,不太好揉,但用食指指節(jié)硌的方法一下就容易找到。 13、耳鳴、頭痛、防感冒、通鼻竅、防止腳寒涼:揉金門到足通谷這一段膀胱經。 14、正胎位:艾灸至陰穴。至陰穴在小腳指旁邊,是膀胱經上的最后一個穴位。膀胱經上的至陰穴是一個婦科要穴。 此穴位于足小趾的外側,古書《醫(yī)宗金鑒》中記載這個穴位可以用于治療因為胎位不正造成的難產。 曾聽一個女中醫(yī)談到至陰穴的效果時,現(xiàn)身說法地講到,在她懷孕時胎位不正,灸過至陰穴后就正了,不料過兩天檢查時發(fā)現(xiàn)又不正了,只得再灸,又灸了三次,小寶寶才老實了,終于順產了。 其他婦科疾病如月經不調、崩漏、帶下、痛經、更年期綜合癥及乳癰、乳癖等,采用針灸至陰穴可獲得一定功效。 15、排毒減肥:拉抻或敲打承扶穴到委中穴這一段。這個地方的穴位不太好按揉,肉太多。 所以,我們用一個抻筋的方法,就是在床上把腿伸直了,腰往下彎一彎,抻完后,再多敲打一下大腿后邊,尤其是承扶到委中這一段,把痛點敲得都不痛了,膀胱經這塊兒就疏通了。 公眾號:zhw96900 ⊙版權聲明:文章源于網絡,如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 |
|
|
來自: HAPPI0naire > 《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