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避免出現(xiàn)殘肢斷臂 在拍攝人像時,盡量不要使構(gòu)圖后的畫面出現(xiàn)斷臂、斷腳等肢體殘缺的情況。簡單地說,就是不要出現(xiàn)從人體的關(guān)節(jié)處斷開的畫面(近景、中景、局部特寫及要求特殊效果的照片除外)。 焦距:50mm 光圈:F2 快門速度:1/80s 感光度:ISO200 在構(gòu)圖時避免了裁剪肢體,畫面看起來更舒服、美觀 2、避免背景中出現(xiàn)破壞主體的因素 在拍攝人像時,選擇背景很重要,合適的背景既可以凸顯人物姿態(tài),又可以渲染氣氛;而過于雜亂的背景不僅使視覺中心無法集中在人物上,還會破壞所營造的氣氛,是背景選擇的禁忌。 在構(gòu)圖時盡量將人物占滿畫布,使畫面看起來更加飽滿,從而避免了雜亂的景干擾主體的表現(xiàn) 焦距:183mm 光圈:F4 快門速度:1/400s 感光度:ISO400 3、避免使用極端的鏡頭視角 在拍攝人像時,如果人物面部稍微朝下,就會形成面部消瘦的視覺印象。但是,如果過于追求俯視拍攝效果,正所謂物極必反,就會造成人物面部變形,反而失去了原本畫面所要表現(xiàn)的效果。因此在拍攝人像時,應(yīng)盡量避免采用俯視角度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兩個方面:①俯視拍攝不能很好地凸顯人物真實(shí)的面貌;②俯視拍攝還會形成不美觀的變形,破壞畫面的視覺效果。 選擇適當(dāng)?shù)母┮暯嵌扰臄z可以讓模特看起來臉型更好看,因而起到了美化人物形象的作用 焦距:135mm 光圈:F2 快門速度:1/80s 感光度:ISO800 4、避免陪體大于主體 在拍攝人像時,對陪體的選取有很大的學(xué)問,過于雜亂或過度搶鏡的陪體都是不可取的。在人像攝影畫面中,如果選取的陪體比人物還要大,會造成畫面沒有重點(diǎn),主次不分明,從而削弱人物主體的表達(dá)。 雜亂的背景對主體的視覺中心地位起到削弱作用,不利于人物的表現(xiàn),將景別縮小并且轉(zhuǎn)變拍攝方向后獲得了主體突出的畫面 焦距:200mm光圈:F4 快門速度:1/200s感光度:ISO100 5、避免出現(xiàn)視覺重疊的畫面 在拍攝人像時,由于角度的問題會出現(xiàn)視覺重疊的情況。特別是在戶外拍攝時,如果在拍攝前沒有很好地查看背景,此時采取平視拍攝就可能會出現(xiàn)樹枝或建筑等景物從人物的頭部或脖子上“長”出來的情況。 選擇合適的角度拍攝人像,避免了繩索從人物身上“長”出來的現(xiàn)象,這樣拍攝出來的畫面中主體人物更加突出 焦距:200mm 光圈:F3.5 快門速度:1/250s 感光度:ISO100 6、避免前景對人像的遮擋 為人像增加前景時,要注意前景對人像的遮擋效果,若使用不當(dāng)反而會使畫面的美感下降。 ![]() ![]() 左圖中大面積虛化的前景遮擋了主體人物,對畫面整體起到破壞作用;右圖中虛化的前景不僅美化了畫面,還使人物很好地融入到環(huán)境中 焦距:50mm 光圈:F1.8 快門速度:1/400s 感光度:ISO10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