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太陽小腸經(jīng)穴位圖
1.循行路線: 手太陽小腸經(jīng),起始于手小指尺側端的少澤穴,沿手掌尺側緣至腕部,出于尺骨莖突,直上沿前臂后緣,到肘部尺骨鷹嘴和肱骨內上髁之間,沿上臂外側后緣,出行于肩關節(jié),繞行肩胛部,交會于第七頸椎棘突下之大椎穴,再向前進入鎖骨上窩,深入體腕,聯(lián)絡心臟,沿著食道下行,通過橫膈,到達胃部,歸屬于小腸。 其上行的支脈,從鎖骨上窩出來,沿著頸部,向上到達面頰部,至目外眥,轉入耳中。 另一條支脈,從面頰部分出,上行經(jīng)過于目眶下緣之顴髎穴,抵于鼻旁,至目內眥睛明穴,與足太陽膀胱徑相連接。
2.穴位:起于少澤終于聽宮,計19穴,左右共38穴。 (1)少澤:其部位在小指尺側,爪甲角后約1分處。 (2)前谷:其部位在手掌尺側緣,當?shù)谖逭浦戈P節(jié)前赤白肉際處。 (3)后溪:其部位在輕握拳,手掌尺側緣,第五掌指關節(jié)后,掌橫紋尺頭。 (4)腕骨:其部位在手掌尺側,第五掌骨基底與三角骨間的凹陷處。 (5)陽谷:其部位在腕關節(jié)尺側,當尺骨莖突與三角骨之間凹陷處。 (6)養(yǎng)老:其部位在尺骨小頭背面。取穴時屈肘,掌心對胸,當尺骨莖突之橈側縫隙處。 (7)支正:其部位在腕后5寸,在陽谷與小海的連線上。 (8)小海:其部位在屈肘,在尺骨鷹嘴與肱骨內上髁之間。 (9)肩貞:其部位在肩關節(jié)后下方,當腋后皺襞上1寸處。 (10)臑俞:其部位在肩貞直上,當肩胛岡下緣處。 (11)天宗:其部位在肩胛岡下窩中,當岡下緣與肩胛外角間的上1/3與中1/3的交點上。 (12)秉風:其部位在肩胛岡上窩的中點,當天宗直上處。 (13)曲坦:其部位在岡上窩內側凹陷處。 (14)肩外俞:其部位在第一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15)肩中俞:其部位在第七頸椎棘突下旁開2寸。 (16)天窗:其部位在頸側胸鎖乳突肌后緣,當扶突穴后上方。 (17)天容:其部位在下頜角后下方,當胸鎖乳突肌前緣凹陷處。 (18)顴髎:其部位在目外眥角直下,當顴骨下緣凹陷處。 (19)聽宮:其部位在耳屏與下頜關節(jié)之間,微張口時呈凹陷處。 3.主治病癥:耳聾,目黃,咽喉痛,頜部、頰部腫脹疼痛,少腹脹痛,尿頻,肩臂外側后緣疼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