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園藝植物造景》43 日本明冶神宮的花園布置既艷麗,又雅致,是皇后常來游憩玩賞之處。花園中有一天然泉眼,并以此為起點,挖成一長條蜿蜒曲折的花溪,種滿由全國各地收集來的花營蒲。開花時節(jié),游客蜂擁而至,賞花飲泉,十分舒暢。 英國塞翁公園中在小地形高處設(shè)置人工泉,泉水順著曲折小溪流下,溪澗。溪旁布石,石隙。溪旁種植各種矮生匍地的色葉裸子植物以及各種箔根、球根花卉,與綴花草坪相接,謂之花地,景觀宜人。 五、河 在園林中,直接運用河的形式不常見。頤扣園的后湖實為六收六放的河流。兩岸種植高大喬木,形成‘兩岸夾青山,一江流碧玉’的意境。在全長1000余米的河道上,以英峙兩岸的峽口、石礬,形成高低起伏的岸路,同時也把河道障隔、收放成六個段落,在收窄的河邊植上龐大的榭樹,分隔的效果尤為顯著。沿岸的柳樹、白蠟;山坡上的油松、架樹、元寶楓、側(cè)柏,加之散植的榆樹、刺槐,形成一條綠色長廊,山桃山杏點綴其間,益顯明媚,行舟漫游,最得山重水復(fù)、柳暗花明之趣。站在后湖橋憑欄而望,兩岸右樹參天,清新秀麗,一帶河水映倒影,正是‘兩岸青山夾碧水’的寫照。 規(guī)則式的運河,兩岸常植以高大的椴樹等喬木。18世紀英國偉大的造園大師布朗一人就改造掉200余個規(guī)則式園林,成為自然式園林。取消了直線條,代之以曲線條,使規(guī)則式的河道改成曲折有致,有收有放,有河灣,有島嶼。兩岸配植自然式的樹叢、孤立樹和花灌木。一些倒木也不予清除,任其橫向水面,倒也自然有趣,見圖59。 第三節(jié)、堤島的植物配植 水體中設(shè)置堤。島是劃分水面空間的主要手段。而堤、島上的植物配置,不僅增添了水面空間的層次,而且豐富了水面空間的色彩,倒影成為主要的景觀。 一、堤 堤在園林中雖不多見,但杭州的蘇堤。白堤,北京頤和園的西堤,廣州流花湖公園及南寧南湖公園都有長短不同的堤,堤常與橋相連,故也是重要的游覽路線之一。蘇堤。白堤除姚紅柳綠、碧草的景色外,各橋頭配植不同植物,蘇堤上還設(shè)置有花壇。北京頤和園西堤以楊、柳為主,玉帶橋以濃郁的樹林為背景,更襯出橋身潔白。廣州流花湖公園湖堤兩旁,各植二排蒲葵,由于水中反射光強,蒲葵的趨光性,導(dǎo)致朝向水面傾斜生長,富具動勢。遠處望去,游客往往疑為椰林。南湖公園堤上各處架僑,最佳的植物配植是在橋的二端很簡潔地種植數(shù)株假擯榔,瀟灑秀麗。水中三孔橋與假檳榔的倒影清晰可見,見圖60。 二、島 島的類型眾多,大小各異。有可游的半島及湖中島,也有僅供遠眺、觀賞的湖中島。前者在植物配植時還要考慮導(dǎo)游路線,不能有礙交通,后者不考慮導(dǎo)游,植物配植密度較大,要求四面皆有景可賞。 北京北海公園瓊?cè)A島面積5.9ha,孤懸水面東南隅。古人以‘堆云’、‘疊翠’來概括瓊?cè)A島的景色。其中‘疊翠’,就是形容島上青翠欲滴的右松柏猶如珠礬翡翠的匯積。全島植物種類豐富,環(huán)島以柳為主,間植刺槐,側(cè)柏、合歡、紫藤等植物。四季常青的松拍不但將島上的亭、臺、樓、閣掩映其間,并以其濃重的色彩烘托出島頂白塔的潔白。 杭州三潭印月可謂是湖島的絕例。全島面積約7ha。島內(nèi)由東西。南北兩條堤將島劃成田字形的四個水面空間。堤上植大葉柳、香樟、木芙蓉、紫藤、紫簇等喬灌木,疏密有致,高低有序,增加了湖島的層次、景深和豐富的林冠線。構(gòu)成了整個西湖的湖中有島,島中套湖的奇景。而這種虛實對比,交替變化的園林空間在巧妙的植物配植下,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綜觀三潭印月這一龐大的湖島,在比例上與西湖極為相稱。 公園中不乏小島嶼,組成園中景觀,北京什剎海的小島上遍植柳樹。長江以南各公園或動物園中水禽湖、天鵝湖中,島上常植以池柏,林下遍種較耐蔭的二月蘭、玉簪,島邊配植十姐妹等開花藤灌,探向水面,淺水中種植黃花鳶尾等,既供游客賞景,也是水禽良好的棲息地。英國的丘園及屈來斯哥教堂花園中的湖島,突出杜鵑,盛開時,湖中倒影一片鮮紅,白天鵝自由自在地游戲在湖中,非常自然。也有故意疏于管理,使島上植物群落富具野趣,見圖6l 。廣東的小鳥天堂,就是獨木成林的熔樹,引來了大批飛鳥。不受干擾的綠島,具有良好的引鳥功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