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魏晉時期,時局的大動亂造就了藝術的大繁榮。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書法藝術的發(fā)展。 這個時期的書法,承接了漢代之余緒,又極富創(chuàng)造活力,是書法史上的里程碑。這個時期的書法,可以說是中國書法歷史中的最高峰,也奠定了中國書法藝術的發(fā)展方向。 魏晉書法對后世書法影響甚大,隋唐的尚法之風,兩宋的尚意之風,都受此影響。有人認為,魏晉書風,啟元明之態(tài),促清民(國)之樸,深刻地影響了歷代書法并影響著當代書法的發(fā)展。 魏晉名家王羲之的書法,傳世不多。其中,《墓田丙舍帖》相傳是他臨摹鐘繇而成。該帖前后共六行,計七十字,字雖不多,但已能道盡魏晉風流,絲毫不遜于《蘭亭序》。 此帖的特點在于筆致閑雅、構體風流,一種生動流轉、點畫顧盼之情洋溢于字里行間。由于在風格上,《墓田丙舍帖》的風流閑雅,有異于《薦季直表》、《宣示表》的古拙樸茂,所以,宋代書法家米芾在《書史》中認為這是王羲之晚年所書。 該帖的原文是:墓田丙舍,欲使一孫于城西,一孫于都尉府,此繇家之嫡正之良者也,兄弟共哀異之。哀懷傷切,都尉文岱自取口痛,賢兄慈篤,情無有已,一門同恤,助以悽愴,如何! 仔細讀帖,會發(fā)現(xiàn)其用筆嫻雅,字體風流,不乏古意。點畫生動流轉,饒有天趣,真是善書之絕妙。王羲之學習鐘繇,實為善學,失其拙厚樸質之意,得其精密秀逸之姿。 有人評價說,此乃古質今妍,馳驚沿革,成千古之書圣。 該帖的每個字用筆溫潤,結體勁健,正是王羲之創(chuàng)造性地臨摹鐘書所造成的新作,成為歷代書愛者取法貴上的正書法帖。 那什么是丙舍呢? 古代以十干配五方,丙為南方之位,因以指南方。五行中,丙丁屬火,因以為火的代稱,丙為陽火,丁為陰火。北為主,南為從;陽為主,陰為從。 所以,“丙舍”一詞的含義有兩種,一是:正房旁邊的耳房。二是:代表客居他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