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古村落數(shù)量多、分布廣、個性鮮明,被稱之為“傳統(tǒng)文化的明珠”、 “民間收藏的國寶”,近年來逐步受到世人的矚目。 古村落,顧名思義,一個從古流傳下來的原生態(tài)的村落。不受外界所紛紛擾擾的它,始終保持著它那一份清幽。 桐廬縣江南鎮(zhèn)石阜村位于江南鎮(zhèn)南部,與320國道相鄰,杭千高速貫穿全境。全村區(qū)域面積6.5平方公里,有24個村民小組,852戶農戶,人口3230余人。 石阜村,屬桐廬縣江南鎮(zhèn),村委會駐地石阜,故名。北至窄溪,南至珠山,西至蓮塘,東至小潘。 2004年行政村規(guī)模調整后,由原石聯(lián)、石合、石豐、石伍、石阜五村合并為新“石阜村”。 石阜歷史悠久,積淀深厚,也因耕阜積石而成名。古時村中有方畈秧歌、古澳鳴琴、斛山飛云、阜成禪鐘、大源分流、農閑樵唱、先祖耕阜、路亭遺韻、時節(jié)風尚、仰臥松菊、眠犬弄雪、隆阜月影十二景,按“春夏秋冬、漁樵耕讀、風花雪月”為序,以景配詩,從多個維度來贊美石阜的歷史人文及自然風景。 傳統(tǒng)古村落獨特的建成環(huán)境和其歷史文化遺產是極其脆弱和不可再生的,保護傳統(tǒng)古村落已成為國際社會的廣泛共識和迫切任務。 對待古村落應該堅持保護和開發(fā)并舉。 首先,也是重中之重——保護。古村落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凝固的藝術,具有無可估量的價值,所以要堅持保護第一的方針。 然而,保護不意味著把它處于與世隔絕的境地,我們應當適度開發(fā)。讓它被世人所了解,讓它成為宣揚古文化的載體。 活態(tài)保護:讓古村落充滿生機! 原真性保護:原址、原狀、原物、原汁原味! ![]() 當你踏跡石阜村,就會被這這雕梁畫棟的精致所吸引,仿佛訴說著這群古建筑卓而不凡的前世今生。 ![]() 你已經在大城市厭倦了千篇一律新油漆的新建筑,這些短平快的建筑,沒有古建筑特別的味道,讓你走來能夠感受不同時代的更替和歷史的變遷。 ![]() 在石阜村你能享受著時光靜止和滴答的感受,慢慢地,安靜地,看著這日出和日落中,古建筑溫潤的美,在不同疊影呈現(xiàn)下,讓人身心舒展的放松,我們好像融入了這個時光里,聽每一個古建筑娓娓道來她自己的故事。 ![]() ![]() ![]() ![]() ![]() ![]() ![]() ![]() ![]() 這是一塊尚未開發(fā)的處女地,等待有緣人的探尋。 ![]() 村委書記正等待有識之士來進行保護性的開發(fā),適合搞旅游、民舍等項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