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訂閱“超級育兒師”,貼身育兒管家 亮亮(化名)12歲,不愛學習,也沒有什么興趣愛好,整天窩在家里看電視玩游戲,對周圍的人不信任,對媽媽充滿恨意,有時會拳打腳踢,冷酷無情。亮亮生活在單親家庭里,媽媽既要上班又要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非常辛苦也很無助。媽媽不明白為什么自己為孩子付出了全部,卻沒有換來亮亮的一絲理解。經(jīng)過觀察了解發(fā)現(xiàn),原來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媽媽經(jīng)??谑切姆牵焐险f不關注亮亮的學習,實際上非常在意。亮亮小時候,媽媽高興的時候對孩子極度縱容,生氣的時候,常常暴打孩子。長此以往,亮亮對媽媽充滿了仇恨和不信任,脾氣也越來越暴躁。媽媽意識到打罵造成的嚴重后果后,在亮亮面前變得小心翼翼,事實順從,卻于事無補,相反亮亮的行為變得越來越囂張。 家庭暴力對孩子的影響 根據(jù)訪談資料顯示,成年后有暴力行為的人大多有一個共同點:童年都曾遭遇過不同程度的語言暴力,身體虐待。任何家庭暴力,包括目睹父母的暴力行為、受過份侮辱及恐嚇言語的管教方式,對兒童生理、行為及心理都會造成深遠的影響。 生理影響發(fā)育遲滯,健康狀況較差,睡眠不好,意外傷害心理影響緊張焦慮,膽小恐懼,沒有安全感,缺乏自信,自我評價低,成年后易抑郁,對生活絕望。行為影響不服從管教,無法用語言來表達情緒,常以暴力行為表達憤怒,在團體中無法信任別人,冷漠沒有同情心,無法建立穩(wěn)定的人際關系,成年后也較難維持穩(wěn)定的婚姻關系。容易有物質(zhì)濫用或者偏差行為傾向,如沉迷網(wǎng)游,酗酒。 打罵孩子不僅不能解決問題,還會造成新的心理問題,既不能讓孩子明辨是非,也無法改變孩子的行為,反而讓孩子誤以為只有暴力才能解決問題,滋長孩子的攻擊性,甚至于產(chǎn)生反社會的破壞行為。同時父母的威信在孩子心里也喪失殆盡。 如何改善親子關系:1父母需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阻斷壞情緒的傳遞 壞情緒是會傳染的,糟糕的心情,會在家庭成員中沿著力量強弱的鏈條依次傳遞,無處發(fā)泄的最弱小的人,則成為最終的受害者。最弱小的受害者通常都是孩子。如果父母的情緒比較糟糕,首先要能意識到,通過轉移注意力,散步,聽音樂,做些家務等方式緩解情緒。如果不能舒緩,最好離孩子遠點,可以告訴孩子說:“寶貝,我現(xiàn)在情緒不好,想單獨待會兒,冷靜一下。你可以自己先玩一會嗎?”避免將自己的不良情緒發(fā)泄在孩子身上。 2婚姻關系解除,不等于血緣關系隔絕 如果父母因為各種原因無法繼續(xù)生活在一起,不能給孩子一個好的婚姻,那么請給孩子一個好的離婚。適當告知孩子父母離婚的原因。不要將孩子卷入大人的矛盾中,爭奪孩子的感情,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對方的不好。更不要將自己對婚姻的失望和挫敗,發(fā)泄到孩子頭上,讓孩子充當替罪羊,產(chǎn)生嚴重的負罪感。離異的父母親都有探視孩子的權利,強行斷絕父子或母子關系,將對孩子未來的婚姻造成很多負面影響。 3尊重孩子,能夠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允許孩子表達情緒 有些人會認為天下哪有不愛孩子的父母,孩子是自己的,想怎么對待都可以。請不要以愛的名義去傷害孩子。孩子經(jīng)由父母來到這個世界,作為一個獨立的人存在。需要父母的尊重,接納,發(fā)自內(nèi)心的愛才能茁壯成長。放下評價和判斷,真誠地去了解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理解孩子情緒背后的原因,允許孩子在家里表達情緒,逐漸引導表達的方式。 4想要什么樣的孩子,就做什么樣的父母 想要一個樂觀向上,誠實守信的孩子,那么父母需要言行一致的表達。要求孩子好好學習,自己卻不讀書,不看報。要求孩子誠實,自己答應孩子的承諾常不兌現(xiàn)。如果父母經(jīng)常反復無常,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無所適從,無法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同時也讓孩子無法信任父母。變得越來越抗拒,不聽管教。 化解孩子心中的仇恨和絕望,需要父母的改變,耐心的等待。 特約撰稿人:林林 心融專職咨詢師;國家職業(yè)二級心理咨詢師;曾參加過精神分析、認知行為、短期解決焦點治療、家庭治療系統(tǒng)的學習培訓咨詢中以耐心包容的態(tài)度,促進來訪者自我理解,理解他人,提升個人內(nèi)在力量,促進個人成長咨詢風格:親切溫暖、包容爽朗、沉穩(wěn)堅定咨詢領域:婚戀情感、情緒疏導、個人成長、人際關系改善。 微課招募 8月6號晚21:00-22:00, 超級育兒師袁倚喬線上帶來暖心微課 《孩子做作業(yè)秒變“拖拉機”》 我們一起吐槽關于孩子愛拖拉的那些事兒,從問題中發(fā)現(xiàn)解決方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