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魏萬是李白的鐵粉。 魏萬,嘗隱居王屋山,故號王屋山人,后在上元初登第。年輕的魏萬非常崇拜“詩仙”李白,于是在唐天寶三年(744年)仲春,他決定并立即出發(fā),開始了他對李白瘋狂的追星之路。 他從王屋山出發(fā),日間行走,夜里則焚香沐手,抄錄李白詩卷。并在住宿、吃飯、喝茶時都故意議論李白,以期打聽到李白的行蹤。魏萬聽說李白在哪兒,他就趕過去??墒俏喝f剛到,人家告訴他李白已經(jīng)走了,真可謂是“一個后腳到,一個前腳走”。就這樣,從黃河流域經(jīng)幾千里地,來到江南。又尋蹤轉(zhuǎn)會稽、下明州、奔天臺、往永嘉、入縉云,還是追不上李白。 魏萬沒有泄氣,在暢游仙都后,又北上金華……,從江南又追尋回江北。直至翌年(745)春,才與李白相遇于廣陵(今揚(yáng)州),也算是皇天不負(fù)有心人吧!魏萬見到李白,一身風(fēng)塵、淚流滿面、撲倒在地,雙手捧上自己花了一年時間寫成的四十八韻的《金陵酬李翰林謫仙子》,請李白指正。 接著魏萬頭也沒抬,就敘述了一年多來追趕李白的艱辛以及沿途所見的風(fēng)光。李白感其情真意切的數(shù)千里相訪,結(jié)合自己與魏萬的共同游歷,一氣呵成了一百二十韻長詩———《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以贈別。 所以這次千里追星還是賺了。 二、蘇東坡是韓愈的首席粉絲。 韓愈,字退之。蘇軾常以韓愈自比,同病相憐之感啊...以下是蘇軾仰慕偶像的種種言行,相比現(xiàn)代韓國小鮮肉腦殘粉之偶像崇拜有過之而無不及。 一. “吾平生遭口語無數(shù),蓋生時與韓退之相似,吾命在斗間而身宮在焉。故其詩曰:「我生之辰,月宿南斗。」且曰:「無善聲以聞,無惡聲以揚(yáng)?!菇裰r我者,或云死,或云仙,退之之言良非虛爾。” ——《東坡志林·卷二 東坡升仙》 大意:我這輩子真苦逼,老是被人罵,估計是因?yàn)槲液晚n愈生辰八字相似,星座一樣。韓愈說,我這個星座的人,聽不到別人對自己什么好評價。當(dāng)年韓愈和我一樣遭罵,現(xiàn)在看來韓愈說的真對。 二. “退之詩云:「我生之辰,月宿南斗?!鼓酥酥バ珵樯韺m,而仆乃以磨蝎為命,平生多得謗譽(yù),殆是同病也?!?/p> ——《東坡志林·卷一 退之平生多得謗譽(yù)》 大意:韓愈在詩里說,他的生辰是月宿南斗??梢酝茢喑鲰n愈是摩羯座,而我也恰好是摩羯座,看來我倆這輩子老是被人誹謗是因?yàn)樾亲缓?。?!?/p> 三. “己卯上元,余在儋耳,有老書生數(shù)人來過,曰:「良月佳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從之。步城西,入僧舍,歷小巷,民夷雜揉,屠酤紛然,歸舍已三鼓矣。舍中掩關(guān)熟寢,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為得失?問先生何笑;蓋自笑也,然亦笑韓退之釣魚無得,更欲遠(yuǎn)去。不知釣者,未必得大魚也?!?/p> ——《東坡志林·卷一 儋耳夜書》 大意:元宵節(jié),我當(dāng)時在三亞海天盛筵玩,有幾個老教授來拜訪我,說:“這么好的月夜,約嗎?”我愉快地答應(yīng)了。走出城西門,進(jìn)入寺廟,走過小巷,漢人、少數(shù)民族混雜,各種店鋪商販很多,回到賓館已經(jīng)半夜了。菲傭關(guān)門熟睡,已經(jīng)一覺醒來又睡去了。我放下拐杖大笑,誰有所得誰有所失?文盲菲傭問我為什么笑,大概是自己笑自己吧;但是也笑韓愈釣不上魚來,打算到更遠(yuǎn)的地方去。其實(shí)不知道凡是釣魚的人,未必都能釣得上來大魚。 四. 宋神宗元豐七年,皇帝給韓愈的在天之靈升職了,封他為昌黎伯,昌黎是韓愈的故鄉(xiāng)。這是件很榮耀的事,而潮州是韓老師工作過的地方,當(dāng)?shù)厝藗儽陡信d奮,于是在紀(jì)念韓愈的廟宇里加上“昌黎伯”,不僅如此,他們還覺得要請個高手把這事刻碑記下來,想來想去,覺得蘇軾最合適。當(dāng)時,蘇軾雖然在黃州,但由于是韓愈的腦殘粉,所以果斷就接過這個任務(wù),“這個逼,我裝定了”。于是就有了名垂千古的《潮州韓文公廟碑》。 首先,怎樣給韓老師做歷史定位?韓愈官至吏部侍郎,算是副部級高干,但是這個職位相對諸葛亮、謝安、魏征而言,就有點(diǎn)拿不出手了,所以不能以這個職位來做為韓老師的冠冕。于是蘇軾的筆鋒巧妙一轉(zhuǎn),說:“匹夫而為百世師?!币粋€普通人成為了百世的師表,干脆讓韓愈當(dāng)老師,讓全天下人永遠(yuǎn)師從,這氣魄夠大了,一下子就把韓老師抬到圣人的位置。 然后,精神定位呢?又是一句經(jīng)典:“一言而為天下法”,說一句話能成為天下的規(guī)范。韓老師有這么威風(fēng)嗎?不然,據(jù)說韓老師在世時,說話經(jīng)常不被人采納,寫求職信經(jīng)常杳無音信,但蘇軾也不是在替韓老師吹牛,因?yàn)檫@是概括了韓愈一生的思想成就,只不過稍稍夸大一點(diǎn),將一生的思想高度概括為“一言”。 接下來,是文學(xué)界定位,重頭戲來了。蘇軾一句“文起八代之衰”,直接奠定韓老師“唐宋八大家”之首的地位。韓愈從事的古文運(yùn)動,使從東漢到隋朝都很衰敗的文風(fēng)得以振興。蘇軾先生,你不該把八代文風(fēng)一棍子打死啊,三曹、建安七子、陶淵明等文學(xué)大腕,也對得起他們所處的時代,說他們“衰”,過分了吧?其實(shí),蘇軾也不是不知道八代文風(fēng)的昌盛,他的本意是說八代以來,遺留了一些不良文風(fēng),例如過于講究駢文、宮體詩等,韓愈的貢獻(xiàn)主要在于對這些流弊進(jìn)行了糾正,但話不說絕對,就不能突出韓老師的地位,所以,對不起了,我老蘇要追星,只能犧牲一下那些前賢。 接下來,名句紛呈:“道濟(jì)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奪三軍之帥?!钡谝痪湔f韓愈繼承發(fā)揚(yáng)儒家思想,這個是干貨,但有沒有拯救世道,那就不好量化了;忠心為國而上《諫迎佛骨表》,惹怒唐憲宗,這也是事實(shí),當(dāng)然有夸大,韓愈自己也嚇得夠嗆;曾經(jīng)只身去河北,與藩鎮(zhèn)將士面對面質(zhì)問,算是有勇氣,但至于說“勇奪三軍之帥”,稍稍夸張。 這些都說明了韓老師很有料,史書上也的確有記載,但蘇軾又適當(dāng)?shù)匕胃撸野胃叩牟恢皇琼n愈個人的成就和境界,也拔高了整個時代的精神,對于發(fā)揚(yáng)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是很有裨益的。 拔高而不吹牛,贊揚(yáng)而有依據(jù),定位而被認(rèn)可,蘇軾雖然與韓愈相隔近三百年,其評語卻成了評價韓愈不可繞過的一個豐碑,一提到韓愈的成就,就會讓人立即想到“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文起八代之衰,道濟(jì)天下之溺”。 追星,我蘇軾還要追半個世紀(jì)。 |
|
|